日前,百度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3年第2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反映全国100个主要城市的交通变化态势。
《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宁波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在全国百城中排第71位,居“新一线”城市末尾,和邢台、淄博等《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名榜》中的三线城市相仿。宁波也是交通拥堵情况最少的GDP“万亿俱乐部”成员之一。
拥堵指数降幅居全国百城之首
身居都市,谁不希望自己的上班通勤、下班休闲能避免拥堵困扰?报告用数据告诉你,宁波恰是满足这一愿望的“理想之城”——
今年第二季度,宁波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8.91%,降幅居全国百城之首;周末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6.5%,降幅居全国百城第二,仅次于嘉兴;平均通勤时耗31.26小时,居全国第49,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次于东莞。
换言之,宁波不仅已取得明显的“降堵”成效,还不断巩固交通顺畅的优势,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一座汽车保有量超300万辆的“新一线”城市,宁波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日益完善道路运输网络——
比如,按下“快进键”的城市快速路建设,提升宁波300多万车主的通勤效率。往返于东部新城和东钱湖的居民,将受益于鄞州大道—福庆路(东钱湖段)快速路的通车;7月通车的浒运公路,架起慈溪至前湾新区的南北交通大通道……
再如,跑出“加速度”的地面公交设施建设,为绿色出行人群开辟“绿色通道”。以东部新城南北向交通主干路——海晏路为例,兴宁路至百丈路段设双向8车道,将公交专用道视为“标配”,并严控高峰期社会车辆对公交车道的占用。
同时,宁波还在加密公共交通网点,打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宁波已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累计里程达186公里;主城区新辟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39条;公路运输的“大脑”为智慧交通赋能……
市内出行强度全国第三
目前,宁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中,70.97%的人能在1公里的步行范围内到达目的地。这一比例位居全国百城第10;平均只需步行847.24米,位居全国第7。
《报告》指出,“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步行距离,可从步行角度评价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幸福水平”。也就是说,宁波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毛细血管”,对已选择绿色出行人群的支持力度,在全国已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
良好的路况和便捷的交通,还能反过来激发市民的出行意愿。今年第二季度,宁波的市内出行强度(即市内出行人数占居住人口比值的指数化结果)环比增长20.81%,居全国第3。这也从侧面反映宁波经济社会复苏的活力。
根据《宁波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宁波将基本形成以“双快系统”(即快速路与快速公交)为骨干的城市交通网框架,初步建成外联内畅、安全便捷、智慧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无论你是“有车一族”,还是绿色出行的践行者,届时的通勤幸福指数都有望节节攀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