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撬动制造企业“天花板”,这家从浙江永康走出来的企业如何变“有限”为“无限”

字体:
—2023—
08/19
09:50:28
2023-08-19 09:50:28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徐燕娜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浙江大地发生了全方位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这一进程中,浙商是“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者,他们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走出了一条破壁进取、勇毅前行的光辉之路。本次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和《浙商》杂志社联合推出的特辑,选取21家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实践样本,以期解读这些企业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的发展之路。这是第21篇《撬动制造企业“天花板”,这家从浙江永康走出来的企业如何变“有限”为“无限”》。

20.jpg

  8月18日,坦桑尼亚100多家企业来到位于金华的一家企业采购五金工具;

  7月3日,这家企业又作为中外企业合作的桥梁,迎来安哥拉政府代表团,金华地区优秀企业在此相聚,双方展开深入交流;

  6月13日,中亚五国300个五金行业经销商与零售商齐聚哈萨克斯坦,整合上万个连锁加盟商对接中国五金产业带海量厂家、推进上游产品与下游渠道全球化互联互通的模式率先在中亚全面落地。而这产业链两端的“中间人”,还是这家企业!

  它就是从“世界五金之都”、浙江小城永康走出来的企业——浙江脉链集团(以下简称“脉链”)。

081fb58d92a95daa347267d18a7cb0e.png

37bb8d962eca2ca3f14c0f50088dd1a.jpg

  时间倒回到两个月前,一场五金专业展“天天脉交会”在永康启幕,有国内厂家一天之内谈下一年五分之一的订单,也有国外采购商订下50万美金的五金工具产品。这场接地气的展会,让五金行业看懂了何为“买全球卖全球”,也让产业链上下游充分理解,为何一家传统的五金电动工具制造商要往产业服务商转型。

  一位与脉链合作30年的国外客商谈到,传统商业模式有“天花板”,倘若不改革,就可能止步于此,甚至倒退。脉链模式打破了企业增长的“天花板”,甚至不只是脉链自己的“天花板”,还有产业的“天花板”。

  “做企业,把几个产品做好就可以,一亩三分地的产出是有限的;而做产业,上下游两端潜力无限,关键是用什么方式把他们连接起来。”出发前往哈萨克斯坦的前一周,脉链董事长徐伟强这样告诉《浙商》杂志记者。采访期间,正对脉链数智产业园大门的创咖中心,时不时有国内厂家和国外采购商进出。

1677b2664573c42912f520cdc1e6e53.jpg

  三次切换,冲浪新赛道

  “过去20年,我们有三次非常重要的切换期,第一次是从制造向品牌切换,第二次是由品牌向服务切换,第三次则是由服务向平台切换。”徐伟强表示。

  脉链的前身为中国皇冠电动工具投资集团(以下简称“皇冠”),由徐伟强的父亲创办于1983年。1997年,徐伟强大学毕业回到老家接班,在20世纪90年代的黄金时间里,带领皇冠坚持品质,加强研发,提升产品等级,并扩大生产规模。2008年,皇冠的出口额在电动工具行业里排名浙江第一;2009年,当时俄罗斯最大的工具企业英特斯科和皇冠合资组建ICG集团,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工具制造企业之一。

acbb06298df9cc6cbc913b2404f7cfe.bmp

  彼时的皇冠工具

  皇冠在业内声名鹊起,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是徐伟强内心的焦虑——品牌做起来后,产业链上下游甚至欧美日大牌公司都把皇冠当成竞标对象。同行既可以仿皇冠的产品及品牌,又可以找皇冠的供应商,还可以找皇冠的客户。“单靠一家企业无法抗衡,为何不联合中国制造一起与欧美大牌竞争呢?”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徐伟强将“皇冠”改名为“脉链”,并在上海成立品牌与研发中心,推出产业服务模式。转型服务商的脉链,既不和国内厂家竞争,而是联合起来一起“走出去”;也不和海外客户竞争,而是帮他们对接国内厂家。就这样,一张以上海为“大脑”、金华为“身体”,打通国内国外的全球服务网络建成。

  彼时,互联网平台已花开遍地,但多是商家和消费者的平台,厂家与终端的平台还未看到成功案例,徐伟强便将目光看向平台建设。与前两次被动切换不同,2018年,徐伟强带着脉链主动摸索产业互联网,并在4年后,找到产业互联网的真谛。

  “2020年是过去20年脉链变化最大的一年。此前,企业做大做小、有没有品牌,都只是量变,思维方式仍停留在‘我是谁,怎样让自己过得更好’;而2020年之后,彻底变成服务思维,考虑的是如何经营产业,如何让进入平台的合作方过得更好。”

  服务思维下,徐伟强创新“产业带+数字化+本地仓”模式,带领脉链创建五金工具B2F(商家对工厂)产业服务聚合平台——脉链云商数字化平台,推动金华五金智造品牌联合出海。至此,历经多年蓄力,脉链大刀阔斧地进军数字化新赛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五金产业服务平台。

  “用数智化把制造业再做一次”

  在脉链的B2F平台上,国内外上下游中小企业都能享受到“产业带+数字化+本地仓”设施共享、品牌渠道共享、数字化系统共享、技术标准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共享带来的数字时代红利,打开高质量增长和数字化转型的新局面。

640.png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脉链产业大脑的数字化系统共享,平台能及时、透明地链接起千里之外的海外商家和中国厂家,通过脉链云商,商家按不同品类、不同市场、不同等级、不同标准快速定位产品信息。过去工厂不愿意接小订单,现在商家联合发布采购需求,不只会吸引“商家的商家”参与集采,还会吸引“不同国家的商家”参与全球集采。对商家来说,小订单有了大订单的价格和交期;对厂家来说,生产从原来先制造、再找订单,变为先订单、再制造的良性循环。

  最先成功的是安徽脉链,从永康电动工具代理商转型为平台服务商,不仅发展销售,还承接了平台的服务需求,营收从6000万元一路上升到4亿元。而对于海外客户,用共享品牌做采购成了最佳选择,例如有阿尔及利亚客户用皇冠品牌实现的采购额从1亿元飙升到4亿元。

  威凯莱光电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蒋海洋与脉链的合作始于2017年。“我们过去只做高端测绘工具,年销售额2000万元左右。但和脉链合作后,我们的思路拓宽了,业务开始向五金工具拓展,销量增长很快,2022年销售额已达到1亿元。”

  做产业是共生思维,得益于数字化升级,2023年上半年,脉链实现了60%的业务高速增长。

  “事实上,脉链就是用新的方式,实现科、产、贸融合,用数智化把制造业再做一次。”今年上半年,徐伟强已经跑了十多个国家,他透露,2023年脉链计划在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建15个本地仓。

  同频共振,融合地方产业带

  从制造到品牌,从品牌到服务,再从服务到产业平台,仔细观察脉链20年来的三次跨越式发展,是与浙江三大优势的同频共振。

  “首先,浙江的民营经济非常活跃,这是体制机制优势;其次,浙江靠近上海,有着开放的天然区位优势;第三,浙江块状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在这里做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是最好的市场。”徐伟强分析道。

  2017年,数字经济成为浙江“一号工程”,此后飞速发展,成为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浙江对于数字经济的部署,也为脉链植入了数字化基因,这只“隐形的手”推动脉链转向数字化平台新赛道。

  “做产业,先利他再利己,讲起来容易,但真正相信的人有几个?这次‘天天脉交会’之后,产业链上下游真正看懂了脉链模式,看懂了我们是如何将下游渠道打通、利用下游数据来反哺上游的研发和制造,我们的员工也开始意识到平台化开发共享服务就是未来。”

  2023年5月,脉链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3%。与此同时,脉链模式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阶段,开始向下一阶段飞跃。

  徐伟强表示,未来,脉链将与永康的产业带融合,同时把永康的企业联合起来,去打通终端,把品牌和终端控制在自己手里。“脉链既有海外资源,又有平台优势,我们将无缝对接地方的五金产业带,跳出制造企业的‘天花板’,促进五金产业带高质量发展。”

  浙商心语

42ed06e835d50047483a41d80993a1a.png

  徐伟强 浙江脉链集团董事长

  经过20年发展,脉链不管企业规模还是企业内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制造到品牌、到品牌共享的采销服务、再到产业服务平台,经历三次切换,脉链由一家规模一个亿的制造代工厂,成长为拥有国际化渠道、国际化自营品牌、自主制造基地的新型B2F产业服务平台,规模接近30亿。这背后,是脉链对“八八战略”里的体制机制优势、区位优势、块状特色产业优势的牢牢把握。

  浙江的产业带具有碎片化特点,企业散小弱问题突出、国际化品牌运营能力不强、科研投入不足、数字化管理不强,化危为机,这让我们找到了把一线、二线人才与三线、四线产业带融合的数智化重构新机遇,科、产、贸融合,以国货品牌工厂店联合出海为切入点,用数智化把制造业再做一次。

  学者论道

0aa79f22de80f9c71608b10e49ee841.png

  郭占恒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永康五金享誉全国、闻名世界,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在册企业1.4万家,规上企业超1130家,但也带来企业众多、过度竞争的“瓶颈”制约。如何撬起五金制造的“天花板”?子承父业的徐伟强创建了脉链模式,这是历经数十年工具行业实践摸索启动的战略转型。在脉链的B2F平台上,国内外上下游中小企业,都能享受到“产业带+数字化+本地仓”设施共享、品牌渠道共享、数字化系统共享、技术标准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共享带来的数字时代红利,开创了五金制造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新局面。

  脉链模式的成功实践,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数字浙江’建设”的丰硕成果,也充分证明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平台经济大有可为,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带动中小企业联动创新,大有可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品牌;徐伟;皇冠;产业带;共享;商家;数字化;五金;天花板;产业责任编辑:李心怡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时间倒回到两个月前,一场五金专业展“天天脉交会”在永康启幕,有国内厂家一天之内谈下一年五分之一的订单,也有国外采购商订下50万美金的五金工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