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新时代如何传承弘扬践行“浦江经验”

字体:
—2023—
08/22
07:54:50
2023-08-22 07:54:50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俞晓赟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把浦江县作为首次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逐步形成。

  20年后,我们从“浦江经验”发源地再次出发,带着问题开启这组报道,倾听人民的心声,从人文角度观察,从历史维度思考,不仅是为了回答“浦江经验”是什么,更是为了跳出信访看“浦江经验”,从中汲取更多有益启示。

  这组报道今天圆满结束,我们从三个问题出发,回答“浦江经验”20年的坚守与回响,展望基于“浦江经验”衍生出的丰富内涵。

  1 “浦江经验”带来了什么

(浦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20年间,“浦江经验”熠熠生辉,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作为“浦江经验”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浦江经验”给浦江人民带来了什么?浦江人民的生活又有了哪些改变呢?

  8月9日晚,浦江县郑宅镇寺后村,一场助农直播正在进行。

  “欢迎来到直播间,今天推荐的是洛神花苏打水,原材料是本村村民种植的洛神花,喝起来有点甜哦。”直播间里,大学生志愿者卖力讲解。

  镜头外,寺后村党支部书记蔡东锋忙着登记每位客户信息,笑容不止:“这是我们村酒厂的第一次直播,主要是打知名度。”

  寺后村酒厂,是寺后村投资建设的乡村振兴项目,由村集体聘请专人运营,规范化管理,主要生产洛神花的白酒、花茶、饮料。

  短短半小时,预先准备的洛神花酒与苏打水销售一空,洛神花酒卖了80余瓶,洛神花苏打水卖了20多箱。这样的成绩让蔡东锋十分惊喜:“我们村能在网上卖货,这事要放在2018年前我想都不敢想。”

  2018年,寺后村是浦江有名的落后村。当时,村里还没修水泥路,卫生环境也差,80穴坟墓散落在村中。蔡东锋说:“毫不夸张地讲,村民推开门就能看到别人家的坟。”

  为什么发展如此滞后?“村里矛盾多,班子不团结,村民不齐心。”没有和谐的干事环境,工作始终展不开,就连修水泥路也因为迁坟的事屡屡碰壁。

  由县管干部担任团长,机关干部、政法干部、纪检干部和乡镇班子成员、联村干部担任团员,浦江推出“4+2”联心服务团,要求长期固定联村(社区)服务,做到“村(社区)重要决策必到、重要活动必到、发生突发事件必到、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必到”。

  这一做法真正让村干部遇上难题有人固定帮,让老百姓遇上难事有人固定管。“当时,我们班子立下军令状,要彻底改变现状。服务团到村指导帮助后,工作推进得更顺利。”蔡东锋说。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迁坟。党员干部带头迁,遇到难解决的、涉及其他村的,由镇、县级相关人员出面动员。仅一个月,困扰寺后村发展的坟墓全部完成迁移。此后,水泥路也很快通到家门口。

  村庄变美了,但蔡东锋没有止步,“村庄要发展,必须要有项目”。寺后村要做项目,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2019年下半年,在镇党委政府和联心服务团的指导下,蔡东锋带队开辟了大片荒地,把党员分到10个区块,义务种植、分区块管理洛神花。

  洛神花,又名红桃K,有一定保健价值。“洛神花管理简单,一年花开一次,还能套种油菜花。”第一年,1.5万公斤洛神花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收入。更多村民加入后,洛神花种植规模达到六七十亩。人心越来越团结,最后一件信访积案也在2019年底成功化解。

  2020年,蔡东锋申请乡村振兴项目。在县委组织部、县消薄办、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寺后村投资300余万元实施以洛神花酒厂为主体的乡村振兴项目,拥有标准化酿酒设备,可年产白酒五六万公斤。

  寺后村种植洛神花5年来,带动10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为农户增收100余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3万元,并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短短两年间,村党支部从一星党支部升级为五星党支部。2023年6月,该村获评“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

  今年,寺后村与其他村庄探索飞地共富模式,扩大洛神花种植面积。酒厂不断创新,推出洛神花茶、洛神花苏打水等产品。这两天,酒厂还在尝试酿造黄桃酒。“去年酒厂的利润是150万元,今年的目标是翻一番。”蔡东锋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说,寺后村的蝶变,靠的就是“村和谐,人心齐”。

  确实,在一个村里,村民团结,干群关系和谐,大家劲往一处使,何愁乡村不振兴?放到一个县域,也是同样的道理。

  20年间,“浦江经验”给浦江人民带来了什么?寺后村的变化是一个缩影,杭坪镇那条致富公路亦是答案,还有更多答案就写在浦江县飞速发展的20年里。

  对此,安徽安庆师范大学六尺巷和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师范大学浦江经验研究中心副主任邱少晖说,“浦江经验”之所以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践行群众路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聚民智、集民力、联民心,达到了人心齐的效果,为推动村民自治、村民共富提供了基础平台,推动了政府治理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基层善治环境的形成。

  2 信访量下降,定期下访接访还有必要吗

  2022年,浦江信访总量为629件次,相比于2002年的10307件次,信访总量下降约九成。

  践行“浦江经验”20年间,浦江县制定四级联动信访机制。其中,每月15日,县领导分头到联系乡镇(街道)接访约访群众。如今,信访量下降,不是每个人下访都能遇到信访件。那么,定期下访接访还有必要吗?

  8月15日下午,浦江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钱福安如约来到仙华街道。当天是浦江县领导每月固定的下访接待日。因为没有来访的群众,接待大厅显得静悄悄。随后,钱福安带队来到辖区一家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指导安全生产、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有访接访,无访调研”,已成为浦江县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共识。领导干部下沉社区调研,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仙华街道中埂社区的老人们就享受到了这样的红利。“现在有这么宽敞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就是县领导‘无访调研’时给我们解决的。”该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负责人蒋生伟说。

  中埂社区位于仙华街道,下辖5个自然村1个小区,常住居民2200人,外来人口2800余人,7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三成。考虑到有些老人平日里缺少子女照顾,该社区开设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

  “办是办起来了,但条件很简陋。”蒋生伟说,当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最西边的小房间,前屋是餐厅,后屋是厨房。

俞晓赟 摄

  虽然社区推出了“小巷骑兵”,每天定时送餐到户,但更多老人心底的愿望是,能在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2021年,下访接访的县领导走访调研时指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房屋陈旧、面积狭小、功能不齐全,不能满足老人的就餐需求。

  “在县领导推动下,促成了现在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迁建。”中埂社区相关负责人回忆,当时与几个自然村的负责人讨论后,最终定址在老人最为集中的莲塘自然村,由社区出资租赁公用房。

  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有三间房,一间作厨房,两间当餐厅。“全天对老人开放,平时吃完饭,老人可以在中心吹着空调下下棋。”蒋生伟介绍。

  “我们年纪大的人就喜欢煮得烂一点,现在的菜很合胃口。”79岁的金伟善自从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迁址后,每天都要从邻村赶来吃饭。黄仙华今年92岁,胃口很好,不输年轻人。她说,菜很少重复,每天都有新花样,她一餐能吃一碗饭。

  “菜式要减少重复,口味要贴合老人。如果做不好,我们就换厨师。”蒋生伟说,目的就是让老人吃上可口、满意的饭菜。

  在中埂社区,位于金店自然村平七路旁的智慧停车场,车辆进进出出,十分繁忙。原先,这里是一片征用但未进行开发的土地。

  “停车场也是县领导调研带来的。”中埂社区相关负责人说,社区停车难、乱停车问题突出,群众呼声很高。县领导在走访了解情况后,牵线搭桥为社区带来了项目。社区经“4164”议事协商机制通过项目后,投资50余万元建造了智慧停车场,在解决停车难、充电难问题的同时,还为社区实现了经济创收。

  中埂社区的两个民生项目,正是“有访接访,无访调研”的缩影。实践证明,“有访接访,无访调研”既能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又能摸清潜在的矛盾,还能解决镇村两级干部无法解决的问题,助推当地发展。至此,定期下访接访是否还有必要的答案已显而易见。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副院长、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余钊飞说,领导下访接访不仅是解决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的方式,更是了解和收集民情民意的过程。党群的深度互动共同助力决策,有助于实现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高度融合。“浦江经验”从下访解民忧走向无访聚民智,不仅是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的需要,也是“浦江经验”在新时代的传承和践行。

  3 新时期“浦江经验”有哪些启示

  跨越20年,“浦江经验”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浦江一地破题,到浙江全省实践,再到全国复制推广,不断彰显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我们不仅回望过去,也同样展望未来。跳出信访看“浦江经验”,我们又能从中汲取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浦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浦江县政府食堂,每周二和周五,各有一场特殊的早餐会。

  周二,由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召集,各乡镇(街道)、重点部门分管领导参加。周五,由县委书记或者县长召集,各乡镇(街道)一把手、重点部门负责人参加。

  一份早餐、一张圆桌,吃出了什么“味道”?浦江县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何海深告诉记者,早餐会不设话题、不准备材料,气氛轻松,发言没有客套话。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聊问题、聊经验、聊办法。往往是这边刚提出问题,那边就分享相关工作经验。实在遇到难回答的,大家就一起讨论。“问题大多跟群众息息相关。”何海深说,很多问题在讨论中有了解决思路,会后很快就落实了。

  其实,早餐会已经连续坚持了10年。浦江县领导干部换了一任又一任,但这个会始终不曾改变。10年来,参加人员吃的是浦江早餐,谈的是群众诉求,解的是群众难题。

  “一任接着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毅力,是“浦江经验”20年来在浦江县枝繁叶茂的重要原因,也是浦江20年嬗变的关键所在。

  浦江县委书记俞佩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年来,历届浦江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访时的殷切嘱托和谆谆教导,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实现了信访形势之变、社会发展之变、干部作风之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践行“浦江经验”,关键在人。20年间,浦江县涌现一批又一批基层治理能手。尤其是在“4+2”联心服务团,224支团队、1172名县乡党员干部,组团包村,通过推进基层各个点上的稳定发展,实现全县域的长治久安。

  他们的生动实践,折射的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这也是“浦江经验”可以破解天下第一难事的原因所在。

  确实,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和价值所在,要敢往矛盾窝里钻,担当作为攻坚破难,才能把工作干到百姓“心窝里”。“最终目的是为了踏踏实实把事解决,老百姓的愁眉苦脸就会变成笑脸。”何海深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促进“上”“下”良性互动。践行“浦江经验”20年来,除了领导干部真下真访、真抓实干、真情真意,还离不开群众力量的参与。

  从中埂社区的“小哥+老哥”服务团,到花桥乡的乡贤评理堂,再到郑家坞镇的商会调解委员会……每一位参与群众都在发光发热,持续奉献自己,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回望20年来的历程,“浦江经验”不仅是一次创举,更是时代变迁中的一次激荡回响。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所长张旭亮认为,20年间,“浦江经验”不断衍生出新内涵。跳出信访看“浦江经验”,有很多启示:必须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必须突出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做到深入基层摸实情把准脉解难题;必须突出全面协同治理的意识思维,做到多元共治绘就矛盾化解同心圆;必须突出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思路,做到以良法善治实现提效破局;必须突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胸襟格局,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张旭亮的启示很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浦江经验”在每一个亲历者的身上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见解。

  面对新时代,如何更好传承弘扬践行“浦江经验”?同样有很多答案。展望未来,相信“浦江经验”依然能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中熠熠生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浦江经验责任编辑:王志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面对新时代,如何更好传承弘扬践行“浦江经验”?同样有很多答案。展望未来,相信“浦江经验”依然能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