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前7月浙江对非贸易规模全国居首

浙江制造加速奔向非洲

字体:
—2023—
08/23
07:57:27
2023-08-23 07:57:2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拜喆喆 通讯员 冯春鸣 李芳

  浙江在线8月23日讯(记者 拜喆喆 通讯员 冯春鸣 李芳)今年以来,浙江对非贸易规模显著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浙江省对非洲进出口总值达2170.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同期全国对非贸易的19.1%,居全国首位。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浙江省对非洲出口1778.0亿元,同比增长23.5%,对全省出口的增长贡献率达73.2%。自2022年5月以来,浙江对非出口已连续15个月保持正增长;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至7月,浙江自非洲进口392.8亿元,占同期全国自非进口的9.2%,居全国第2位。

  从国别看,南非是浙江在非洲最大贸易国,阿尔及利亚则在非洲主要贸易伙伴中增速最快,浙江对非前三大出口国分别是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进口方面,前三大进口来源国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和刚果共和国,三者合计占浙江自非洲进口总值的70.3%。

  光伏产品、取暖片……各类浙江产品正走进非洲人民的生活。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太阳能组件正准备发往南非。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东磁对非洲出口光伏产品2063万元,同比增长近11倍。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洲拥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但光伏装机容量仅占全球的1%,该公司嗅到商机,打算出口试样到南非,开拓非洲市场。 

  非洲对“新三样”产品需求火热。1月至7月,浙江对非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分别出口27.8亿元、11.9亿元和1.6亿元,分别增长164.3%、262.9%和235.5%。

  “浙江制造”拥抱非洲市场的同时,非洲进口的芝麻、花生、牛油果、蜜橘和咖啡等优质食品和农产品,也逐渐受到中国市场认可。1月至7月,浙江自非进口农产品16.8亿元,增长27.2%。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值迅速增长,增速达61.7%。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非洲;贸易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