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
会议规格很高,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易炼红主持会议并讲话,省长王浩和省委改革委其他成员出席会议。
这场会议上提到了诸多需要重点突破的改革攻坚任务,其中一项是深入推进民呼我为工作体系改革。
“民呼我为”,朗朗上口的4个字,从何而来,又有何深意?
一
知其来路,方能识其所在、明其将往。
提到“民呼我为”这4个字,最有亲切感的莫过于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的居民。
2003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将翠苑一区社区作为基层联系点,先后3次到社区调研,高度关注群众呼声,并作出重要指示。
翠苑,是杭州老旧小区之一,社区老龄人口多,调研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关注养老问题,当了解到老年人就餐困难,他建议社区专门办个面向老人的食堂。2003年9月,翠苑一区老年食堂正式开张。
从社区老年食堂、托老中心、爱心停车库到邻里之家,20年来,翠苑一区角角落落发生的暖心贴心变化都是社区党员干部对“民呼我为”的践行。
翠苑一区社区
事实上,“民呼我为”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教导,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其中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只局限于民生工作领域,而是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比如, 浙江20年如一日坚持的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根据这一制度的要求,从省领导到村干部都要定期、不定期地走进群众中,倾听老百姓的呼声诉求。据统计,20年来,仅省市县三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共有约15万人次下访,累计接待群众20余万批70多万人次。
再比如,浙江持续推进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各项重点工作,都是把“民意”作为制定决策的逻辑起点,并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评价工作成效得失的根本标准。多年来,浙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可以说,“民呼我为”已经成为浙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指南针”。
二
“民呼我为”这4个字已有20年“历史”,在当下,仍备受推崇。
在此次会议之前,省委书记易炼红曾在多个场合都对这4个字有所谈及。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他强调要完善民呼我为机制。今年9月1日,他在赴绍兴市接待群众来访时就强调,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近年来,杭州聚焦群众企业的急难愁盼,在全市探索创新“民呼我为”具体实践。
比如创新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通过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实现民生实事“群众点单、政府配餐”;打造街道“居民议事会”等基层民主载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商议决定事关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在重点工程推进等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干部全员参与驻乡进村访户,“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成为党员干部工作常态。
这一系列举措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企业关心的老大难问题,让幸福更可感、可知、可及。
历经20年,这4个字字为何依然熠熠生辉,不断被提及?
站在浙江的视角,当前,浙江正大力推动三个“一号工程”,作为系统工程,三个“一号工程”涉及创新、改革、开放等多个领域,“体量”大,覆盖广,如何找到“突破口”,亟待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有哪些,企业群众对改进工作是否满意?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在这4个字里。
比如,今年8月23日,浙江省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邀请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等一大批浙商“大佬”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民营企业家对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意见建议。就是一个践行“民呼我为”的生动案例,当然,这里的“民”特指民营企业。
在经济运行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哪些结构性、周期性问题最为突出,在市场里“游泳”的民营企业家最有发言权。而党委政府也只有真正了解企业遇到了什么困难,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当下,摸清症结才能对症下药,伸出手扶一把。
放大视角看,“民呼我为”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有着紧密联系。
这一点在《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中有所体现——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之一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意见》指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
无论从何视角看,“民呼我为”所蕴含的丰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
会议提出推进民呼我为工作体系改革,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这项改革接下来具体该怎么做?党员干部和群众都很关心。
我们不妨做个“拆字”题。
先看前半部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从字面上理解,“呼”对“应”,就是党员干部要对群众的呼声要当回事,必有回应,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更进一步来说,还要做到“快速反应”,真正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容不得半点拖拉。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手段可以为此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浙江重点打造了一颗“最强大脑”——“民呼我为”统一平台,这个平台全面整合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领导信箱等100多个来自政府、市场、社会的各类民意反映平台渠道,通过一个口子收集民意大数据,帮助党委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颗“大脑”还需要不停地“进化”,通过一次次迭代升级,进一步解决载体过多投诉乱、分头受理监督难等难题,提升效能,让老百姓“呼”得更便捷,让党员干部“应”得更及时。
再看后半部分——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求”对“为”,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不能把群众的诉求当成耳旁风,听过就算,而是要实实在在办好每件事。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例如通过日常跟踪、年度评议等各种形式,对落实解决群众诉求的全过程、各环节加强监督,让责任机关、单位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不敢有丝毫马虎。除了党委政府的内部监督外,还要“开门监督”,例如通过搭建“公述民评”“民情热线”等民意互动平台,让老百姓参与监督,真正把评价工作好不好的“表决器”体系交给群众。
聚焦“民呼我为”这4个字推进工作体系改革,浙江大有文章可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