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德清县钟管镇

“千万工程”接续推进 美丽乡村蝶变升级

字体:
—2023—
09/18
07:44:39
2023-09-18 07:44:3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杨斌英 梅亦洋 胡冰彬

  钟管镇蠡山漾风景如画

  浙江在线9月18日讯(记者 杨斌英 梅亦洋 胡冰彬)极目远眺,这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林,也有碧波荡漾的河流;流连其间,这里有古韵悠然的传统村落,也有科技感十足的智慧社区……如今,在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一幅田绿水美、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陈。

  美丽乡村的“繁花盛景”离不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实施。

  今年是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钟管镇持续发力,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口,以村庄集聚、环境提升为关键,以产业导入为核心,不断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相继获得了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浙江省文化强镇、浙江省森林城镇等荣誉。

  初秋时节,就让我们走进美丽钟管,探寻范蠡、西施隐居地的今日风光。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乡村更加整洁有序

  “每天晚饭后沿着村里的游步道漫步,风景好,心情也好,惬意得很呢。”这几年,一路见证家乡的美丽蝶变,钟管镇青墩村村民直叹“今非昔比”。

  全域土地综合实践,钟管从青墩村开启。

  早在1997年,青墩村班子就开始谋划设计村民搬迁集中居住点。一名村干部回忆道:“那年青墩村花灯郎自然村要通闭路电视线,可村里只有10来户分散的人家,施工成本实在太高了。”正当大家发愁时,有人提议:“干脆搬出来算了”。

  “怎么搬?”“搬哪儿?”从这一年开始,青墩村开始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并写进《村规民约》,鼓励村民在新规划的中心村居住区上建房。2002年,青墩村花灯郎自然村的18户农户如愿搬迁到集中居住点,留下的那片老宅基地,经过改造复垦后也实现了再利用。

  作为湖州市村庄复垦最早的试点新农村之一,目前,青墩村已经将全村13个自然村379户农户规划缩并为一个中心村、两个居住点,农户集聚度达95.8%,节约村庄建设用地近450亩,被认定为省级宅基地复垦示范村。

  一村示范引领,激活全域土地整治“一池春水”,钟管镇其余村庄也迅速行动,由“一处美”迈向“全域美”。

  “一边是拆除老房子,另一边是新村建设,对于列入规划又没有马上搬迁的农户该怎么办?”曾经,这个问题是东舍墩村村民最关心的事。不过,现在村民们已经吃下了“定心丸”。“先搬后搬一个标准,等到整组建设用地复垦时,我们可以和其他农户一样拿到同样标准的补偿。”村民老邱高兴地说。

  这是东舍墩村在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为克服个体搬迁和整体复垦的时间差矛盾,提出的农房“记账”补偿模式,即先将向新村集聚的农户的旧房面积记录在案,待旧房所在地整体复垦后,再按记录补偿,形成正向经济微循环。此举极大地鼓励了农户向新村集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已有330户村民集聚到新村。

  如今的钟管镇,有平整宽阔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屋舍,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土地综合整治前期的扎实探索,为“千万工程”的扩面提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村精品、万村美丽”

  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钟管镇一直秉持着“因村而异”改革理念。其中,沈家墩村以规划先导算好“经济账”,开创了以村集体统一经营为特色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实践。

  1999年,沈家墩村开创了全国首个“股票田”,由村委会统一出租土地给种养大户经营,实现百分百流转。到了2012年,沈家墩村又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规划新村、集中建房、整村集聚,中心村规模达到380户。

  随着“千万工程”的迭代升级,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也在不断深入。沈家墩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村还将高标准建设农事服务中心,引进农业科技项目,全面构筑农村生产集约高效、农居生活特色传承、生态空间岸绿水秀的空间格局。

  “白墙黑瓦、绿柳碧波,来到这里就像穿越回古代,感觉一切都慢了下来、静了下来。”这几天,趁着天气凉爽,上海大学生小周和几个朋友相约来到钟管“蠡山沄居”度假村游玩,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令他们目不暇接,山清水秀的如画风景更让他们赞叹不已。

  “蠡山沄居”所在地蠡山村,2014年起就以中小河流整治工程、两漾三河治理提升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开发。该村被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蠡山漾也成为全国首批美丽示范河湖之一。

  环境好了,游客也就多了。蠡山村以水为媒开展“引凤”工程,吸引了投资超2亿元的文旅综合体“蠡山沄居”在当地落户,极大地带动了旅游民宿业的发展。

  蠡山村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千万工程”的正确引领。如今的蠡山村,山也青,水也清,山幽鸟鸣之中,“千万工程”见证了环境之变、村貌之美。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

  乡村更加和美包容

  近日,在德清县钟管镇新联、审塘两村跨村集聚小区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辆辆运输车不停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新联村是钟管镇最靠北的行政村。去年新联、审塘两村在德清县率先实施“优化集成”工程,一期搬迁安置247户,跨村集聚搬迁至钟管集镇,打造公共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空间舒适的多元宜居社区,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样,以钟管镇南部干山村为代表的第三代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目前也正在全面推进。早在2017年,钟管镇抓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契机,投资2亿元大力改造集镇风貌,将干山集镇破旧不堪的退役粮站改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基地,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师生前来研学。

  在此基础上,去年,干山村进一步实施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围绕优化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形成集便民服务中心、健康小屋、托育中心、幸福学堂等设施于一体的未来社区公共服务矩阵,着力打造智慧共享型未来社区。

  道路更宽敞了,住得更舒适了,钱包更充实了,这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带给百姓的直接感受,更是“千万工程”引领乡村蝶变的生动体现。

  “20年来,钟管镇土地综合整治已经过3次迭代升级,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变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升级的要求,不变的是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从民生福祉出发的初心。”钟管镇党委书记朱琦说。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20年后再出发,在“千万工程”的新征程上,钟管将接续奋斗,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续写美丽新篇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湖州;美丽乡村;千万工程责任编辑:楼怡霖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如今,在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一幅田绿水美、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