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当来自伊朗的三名射击运动员进入杭州亚运会亚运村文化屋时,被摆在玻璃圆桌上的一群“加油鸭”吸引。得知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后,他们不约而同的坐在了圆桌前。
这些名叫亚运“加油鸭”的摆件是公益手作,源自杭州传梭博物馆与阿里巴巴公益志愿者的一个初心:变废为宝,将废弃笋壳与非遗结合,变成环保伴手礼赠送给各国运动员,传递中国向“绿”前行的亚运理念,同时“鸭”通“甲”,寓意拔得头筹,“加油鸭”为亚运健儿加油。
剪笋壳、涂胶水、画花纹……在传梭博物馆馆长兼浙江省土布非遗传承人郑芬兰的指导下,伊朗的三名运动员亲自制作,拥有了人生第一份中国的非遗礼物。“只有很小的时候在学校做过手工,今天的这番体验唤起了我的童年记忆,让我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伊朗射击运动员Neka告诉潮新闻记者,制作“加油鸭”的体验和射击有相似之处,都需要静下心来,认真仔细专注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出精美的作品。
Neka的“加油鸭”创意满满,他把指导老师、志愿者和自己的名字都设计其中,并激动地向大家展示他的作品。“亲手制作‘加油鸭’,这是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方式,亚运村的文化屋成为了传递中国文化的窗口。”
当三名伊朗运动员都完成自己的“加油鸭”后,郑芬兰老师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并邀请他们在签名布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文化屋的非遗项目体验摊位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各国运动员,通过非遗技艺的体验,外国友人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化。”郑芬兰说,于此同时,我们的祝愿是,希望各国运动员拿到这个伴手礼,能感受到鼓舞,在杭州亚运会上拼出好成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亚运;非遗责任编辑:孙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