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纪念日,一场特殊的欢迎仪式在浙江文学馆举行。
“浙江作家,欢迎回家。”
上午,新落成的浙江文学馆门口,八个大字显得亲切而醒目。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叶彤,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晋杜娟,共同为基层作家、评论家举行了“欢迎回家”的授牌仪式,并合影留念。
作为浙江文学馆举办的首次线下活动,浙江文学馆(院)长程士庆表示,这趟“作家回家”之行意义非凡。
三个特展,浙江文学馆打造“文学之家”
今年是浙江文学史上重要的一年:鲁迅先生《呐喊》小说集出版100周年、茅盾先生《子夜》出版90周年、金庸先生诞辰99周年。
浙江文学馆推出的三个重磅特展吸引了同行作家、评论家的共同参观。
在“一个自觉的时代书写着丨纪念茅盾先生《子夜》出版90周年”特展,品读茅盾先生《子夜》诞生背后的故事。
作家、评论家参观特展
而“在鲁迅的旗帜下——黄源的朋友圈”特展则系统地展示了黄源先生作为鲁迅先生晚年亲密的弟子和战友,与一大批知识分子、文化名人的相知相交的历程,一封封亲笔书信成为黄源“朋友圈”的最好见证。
“侠之大者百年金庸”纪念特展则集中展示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各个版本,在丰富的作品中感受金庸先生用自己构筑的武侠世界,向读者传递“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精神。
在一份珍贵的金庸先生《笑傲江湖》手稿面前,大家纷纷驻足参观。来自衢州一中的散文作家毛香菊感慨:“金庸先生的字真好,我们的校名就是他题的字。金庸先生曾在衢州读书两年,对衢州的印象非常深刻。”
随后,作家、批评家一行还参观了浙江文学馆的文学数字应用体验展厅,感受浙江浩瀚的文学资源与数字化的融合。
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晋杜娟说:“浙江文学馆凝聚了几代浙江文学人的梦想,一定会成为浙江的作家之家、广大群众的文学之家。从今天的参观我们可以看到,‘浙江作家回家’不仅是对当下浙江作家的号召,更是这些浙江文学史上大师们精神的一次回家之旅。”
浙江文学馆(院)长程士庆表示,浙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原乡,我们要努力将浙江文学馆打造成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共同的家园。程士庆告诉记者,浙江文学馆推出的三个重磅特展,接下来可以有组织地进行观展,并将择时向公众开放。
一次座谈,“八八战略”主题下的百花齐放
结束参观后,浙江作家回家暨“八八战略”主题创作座谈会在浙江文学馆举行。“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之际,浙江省作协组织了23位作家分赴全省各地深扎采风,感悟“八八战略”指引浙江大地发生的精彩蝶变,在“循迹溯源”中深入创作,在“学思践悟”中续写佳作。
浙江作家回家暨“八八战略”主题创作座谈会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叶彤在座谈会上表示,诞生20年的“八八战略”犹如20岁的青年一样,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智慧力,为浙江的文学创作提供遵循、指明方向。希望各位浙江优秀作家在作品中写出浓厚“浙江味”,升腾“烟火气”,增强“人民性”,创作出一批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引领时代的经典之作。
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在交流时说道:“文学是时代与作家内心相互激荡的产物。文学最根本的尺度就是人性的尺度,能够刻画出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们在提倡主题创作的同时,更要在文学创作上百花齐放。”
现场,来自全省的作家、评论家以文学创作为名,开展了一场充分、热烈的交流。
“参加主题创作对我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我觉得要改变一下,我想写一个小说。故事围绕一个画家和一个华侨女子的关系展开。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把主题创作表达出来,同样要写出村庄历史的厚重感。”
浙江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钟求是的创作原型来自他老家平阳县昆阳镇的鸣山村,十几年来,每次回老家他都能感到这个村庄的变化。
浙江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副主编哲贵则走进了温州鹿城区的驿头村,相传这里是北宋著名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后裔程澥及其子孙的聚集地。
深入了解后,哲贵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乡村案例,他选取了八百年前迁移至此的程氏先辈、八十年前走出国门的程氏后裔、当下扎根于驿头村的90后年轻“村官”等五个小故事,深入探讨了乡村原来的面目和未来的可能性。
王旭烽现场上一堂文学课
最后,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还以“我与母语写作”为主题现场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
王旭烽表示,自己走过很多国家,发现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她希望年轻的写作者们和她一样,把用自己的母语写作、为自己的祖国写作、讲好中国故事,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