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三个关键词盘点杭州亚运“中国军团”开赛以来初印象——

勇敢、自信、温暖,青春正飞扬

字体:
—2023—
09/28
08:11:14
2023-09-28 08:11:1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张彧 张留

  浙江在线9月28日讯(记者 张彧 张留)从9月24日正式开赛至今,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上的表现,堪称惊艳。

  若仅仅以数据来考量这届亚运会的开局,恐怕会早早“拔剑四顾心茫然”:囊括半数以上金牌、拉开第二名一倍之多的奖牌总数,奖牌榜第一的归属早已失去悬念。

  但这样的亚运会,就不精彩了吗?不,我们只需要换一个维度去阅读那些属于“中国军团”的瞬间:

  眺望巴黎,有剑指奥运的练兵突破,让我们咂摸未来;聚焦赛场,有自信率直的青春力量,让我们眼前一亮;掌声之下,有热血沸腾的经典时刻,让我们久久难忘……

  梦幻开局之后,该如何看待跃迁式的金牌上升曲线,又有哪些信号值得期待“未完待续”的后半场?

  我们试以三个关键词,来为“中国军团”做一次“画像”——

  勇敢

  身在亚运,心向世界

  得首金、破纪录、大包揽,开赛以来,中国队在奖牌榜上看起来一直很燃。

  中国赛艇队3小时夺6金;中国泳军一日揽7金;中国体操女团实现13连冠;中国乒乓“天团”零封日韩……

  名场面迭出,固然让观众们肾上腺素飙升,频呼过瘾。但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从亚运会的竞技层面来看,“中国军团”在优势项目上拥有断层级的优势,拿下金牌早已算不上惊喜,而是题中应有之义。

  亚运的燃,不在夺金的张扬,在于争先的勇气。

  这勇气,是为了在通往巴黎奥运会的漫长征程中抢先一步。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将杭州亚运会比喻为巴黎奥运会前的“中考”,中国选手要交出满意答卷,为参加明年巴黎奥运会打好基础。

  身在亚运赛场上的中国军团,瞄准的是世界。截至9月26日,打破11次亚洲纪录、两次世界纪录。这些数据在接下来的赛程中能否增长,才是衡量“中国军团”够不够燃的“度量衡”。

  亚运的燃,不在榜首的悬念,在于短板的突破。

  以中国代表团的实力,亚运会的榜首之位早已不是悬念,剩下的问题是如何攻克那些自己潜意识里、别人下意识里曾经牢不可破的“堡垒”——雅典奥运会刘翔攻克了田径直道,伦敦奥运会孙杨证明了游泳长距离的中国实力,里约奥运会钟天使、宫金杰打破了自行车项目的空白。

  下一个惊喜和突破在哪里?开赛以来,我们初见端倪:

  从一鸣惊人的陈烨到崭露头角的崔宸曦、张杰,滑板项目创历史的三块金牌,堪称意外之喜,且斩将夺旗者皆为十余岁的少年,这给了国人对于巴黎奥运会的诸多想象;

  中国跆拳道队“虎口拔牙”,战胜韩国队获得混合团体冠军;时隔九年,中国柔道再次拿下金牌;中国七人制橄榄球女队重回亚洲霸主之位……

  相比日见“斗金”,将原本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是更值得“浮一大白”的发现。

  接下来,游泳收官、田径开赛、跳水和举重的“梦之队”也将粉墨登场。传统的长板能否继续保持优势?以前的短板能否跨过“世界级”的门槛?这些问题将在未来的10天内从漫漶走向清晰。

  自杭州到巴黎,恰好还有一年,“中国军团”能否在奥运赛场延续惊艳表现,亚运会就是那个最近的窗口。

  自信

  青春中国,星光四射

  “说我不行的人,你们看这个成绩还行吗!”

  24日,当汪顺站上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的最高领奖台后,他在社交平台回应了赛前的质疑。两个月前的福冈世锦赛上,汪顺在男子200米混合泳中没能晋级决赛,400米混合泳因为犯规被取消成绩。那时,很多人开始疑惑:汪顺,还行吗?

  质疑声中,汪顺找回了“王者”速度,在家门口“顺便”破掉了由他保持的亚洲纪录。夺冠一刻,汪顺振臂庆祝。

  如果要画像,这股由内而外的阳光与自信,就是“中国军团”最耀眼的精气神。

  阳光、自信、霸气、幽默、时尚……这些五花八门的标签,从里约奥运会开始,就早已替代了人们对于中国青年运动员“谦虚、内敛、少言”的刻板印象。傅园慧的妙语迭出、头戴“小黄鸭”的杨倩“比心”、秦凯在颁奖仪式现场的浪漫求婚……世界看到了一群阳光灿烂的中国运动员,也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开放、可爱的中国。

  而今,这股“后浪”来势更猛。平均年龄仅25岁的“中国军团”,有不少项目已经是00后“小鬼当家”:2006年出生的黄雨婷,射落首个“三冠王”、18岁小将盛李豪创造了本届亚运会中国队的首个世界纪录、00后组合王婷婷和张旋联手夺金……

  他们比前辈更加享受比赛、青春阳光。斩获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金牌后,队员们会大方地展示在亚运村定制的美甲。00后运动员董郗娅说,用马卡龙颜色绘上蓝天、爱心,还有彩虹,“希望我像彩虹一样灿烂”。

  他们和前辈一样作风硬、能吃苦。亚运冠军邹佳琪双手的照片成为网络热点——常年赤手划桨让她的手上满是厚厚的老茧。邹佳琪的爸爸说,没有哪个小姑娘的手会这样。但邹佳琪和邱秀萍两位姑娘却毫不在乎,在她们看来:亚运首金只是开始。

  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一代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这些年轻人已经站在亚洲之巅,而他们的年龄、天赋和努力,将注定还要继续“天天向上”。

  要知道,亚运会,既是检验实力的舞台,也是迈向奥运会的踏步石。过往多届亚运会,从小将到名将的蜕变并不少见。比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小叶子”叶诗文连夺两冠,一战成名,而两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叶诗文在这两个优势项目上顺利登顶,大放异彩。

  我们将掌声献给年轻的冠军们,也期待着还未登场的全红婵们能带来更大的惊喜。

  温暖

  绽放微笑,无畏向前

  成就奥林匹克经典时刻的,不是只有夺金。

  中国运动员留下的亚运初印象,还有更多的从容和温暖。

  选择第二次复出的叶诗文,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摘得一枚宝贵的银牌。这个坦言不再追求“我很强大”的女孩,面对来自家乡父老的加油鼓劲,已经可以微笑着面对赛场:“虽然成绩跟我预期稍微有一些差距,但能在这么多家乡父老的鼓励下,最后将奖牌换了颜色,还是很满意的。”

  “更快、更高、更强”,是向第一攀登,更是向更好更强的自己挑战,哪怕有挫败和曲折,也无畏向前。

  吴易昺在网球男单第三轮爆冷出局后,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竖着大拇指、带着遗憾表情的自拍照;女子重剑个人赛,东京奥运会冠军孙一文未进四强后坦然承认“对于时间和距离掌握得不是很好”……

  热爱,赋予了运动员们勇敢、拼搏、进取的力量,他们不仅有夺金时舍我其谁的霸气,也有不唯金牌论英雄的大气,更有以体育促团结的和气。

  48岁的丘索维金娜亮相赛场,奥运冠军管晨辰现场助威大声呼喊着“丘妈,我爱你”;

  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越南选手武氏美仙孤独地游在最后,令所有人动容。现场的观众和已经完赛的选手都为她送上了热烈掌声。最终,武氏美仙以17分18秒89的成绩完赛。虽然这个成绩不会被载入历史,但参赛选手和全场观众用掌声“陪伴”她游到终点的一幕,将成为诠释亚运精神的经典时刻。

  是的,竞技体育并不只有残酷,它是团结与和平的桥梁。亚运赛场上,运动员和现场观众,都在用激情、欢呼和掌声,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一个和平、团结、包容的亚运会,将是比金牌榜更重要的定格。

  我们期待着接下来的亚运瞬间,能让看淡金牌的微笑继续绽放,能让跨越国界的温暖继续前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杭州亚运会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