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如果你看见一群年轻人在金华铁路文化公园你找我藏、你追我跑,千万不要感到惊讶,他们正在玩一种很新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在金华已经流行了近一个月。
游戏名曰“躲猫猫”,又称藏猫儿、捉迷藏。几十上百人聚在一起,选出“猫”和“老鼠”,集体打开手机共享位置,然后开始“猫抓老鼠”。这种童年时光的游戏,如今有了GPS和北斗卫星的加持。这种今年年初出现在一些大学校园内的新玩法,如今已在全国各大城市悄然流行。从9月中旬起,金华市区、义乌、东阳等地开始风靡,线上社交平台上,约线下共享位置“躲猫猫”的帖子刷屏。
想躺赢不存在的,玩一局跑了近万步
打开抖音、小红书,搜索“线下躲猫猫”,记者找到了金华数个“躲猫猫”邀约帖与微信群。其中,最近的一个邀约为10月11日晚19时到21时30分,地点就在金华铁路文化公园,至少需要30人才能开启这局游戏。
国庆期间,记者在市区月亮湾公园偶遇了一场正在进行中的共享位置“躲猫猫”。当天19时,游戏集合处已约有30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张桌子摆在人群中,上面摆有收款二维码及矿泉水、荧光手环等。
扫码支付14.9元后,记者加入了游戏。第一局游戏开始前,群主宣布规则,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其间选出5人扮演“猫”、20多人扮演“老鼠”。每人手腕上都戴有两根荧光手环,以便与路人区别。19时30分,“老鼠”们开始向公园深处散去。10分钟后,扮演“猫”的游戏参与者开始出动,所有人都在高德地图上的一个群组里共享位置,集体换成汤姆猫或者杰瑞鼠的头像。此时,“老鼠”们散布在各个位置,有的抱团,有的单独躲避。
一开始,几只“猫”抱团,但地图上的“老鼠”们始终隔得远远的;随后,“猫”开始单独行动,约莫5分钟,就在路边成功抓住一只忘记看共享位置的“老鼠”。很快,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老鼠”接连出现……
有趣的是,每抓到一只“老鼠”,他就需交出手环,并加入“猫”阵营抓捕其他“老鼠”。随着体力的消耗,“猫”抓“老鼠”效率不断提高,5只“猫”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大。最终赢得荧光手环最多的为“猫王”,躲到最后的则为“鼠王”。
记者在现场观察了一下,“猫”的运动量远超“老鼠”,一局下来有人的微信步数已经超过了一万步。不过,不论是“猫”“鼠”,大家都是友谊第一,其乐融融、笑声不断,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青年,很快打成一片。
当天的“猫王”是一位20岁出头的“老玩家”胡霖晓,他是金华某高校的大三学生,9月初就在学校里与同学尝试这个游戏。“从一开始不会玩,到渐渐熟悉,从最开始玩‘鼠’躲人,到热衷于当‘猫’抓人,这个游戏很有挑战性,也交到了不少朋友。”
风靡超50座城市,社交属性共享快乐
相传“躲猫猫”起源于唐朝,数千年来经久不衰,受到一代代小朋友们的喜爱。而今,现代卫星技术“出其不意”地让一群成年人重温捉迷藏的乐趣。
共享位置“躲猫猫”游戏在半年中,玩法不断迭代,从最初的5人游戏,扩展到现在能让上百个素不相识的人一起玩;从微信共享位置,到现在用地图软件共享位置;有公司还研发了专门的App服务玩家,具有创建活动房间、设定活动范围、自动分配阵营等功能。如今,又迭代出“猫鼠狗三角大作战”“反派鼠、隐身猫”等新玩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50座城市出现了相应的“躲猫猫”社群和线下活动。
“躲猫猫”为什么这么火?通过游戏来共同体验和享受社交互动的乐趣是关键。
有活动爱好者表示,这项游戏“不仅可以运动瘦身,还可以沉浸式体验童年捉迷藏的快乐,释放生活压力”“让跑步运动变成一个社交游戏,有趣又好玩”。
在金华市区经营一家小众旅行工作室的小黄就是共享位置“躲猫猫”游戏的发起人。他认为,这一活动让人们在游戏中得以满足社交需求,并且通过活动锻炼身体。他组织过数十场类似活动,参与者从一开始的陌生局促,到后来的熟悉热络,如今已经有了固定的游戏小圈子,有一些人成了忠实玩家。
不过,小黄与多名游戏资深玩家都提醒,一些安全隐患要注意避免,不要到地形复杂的地方追逐、不要爬树、不要在太晚的时间玩、不要在水域附近玩、不要在有机动车经过的地方玩、注意避让行人等。“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要自主做好安全工作,我们在游戏前也会告知注意事项,比如遇到意外情况不要慌张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