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在浙江,探寻中国乡村的现在和未来

——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侧记

字体:
—2023—
10/14
07:17:23
2023-10-14 07:17:2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祝梅 张源 肖淙文 吉文磊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祝梅 张源 肖淙文 吉文磊)浙江乡村有多美?百闻不如一见。

  10月13日,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会前,与会代表走进如画的浙江乡村。越过青山、吹着海风,穿过麦浪、踏上古桥,一张张照片,定格了浙江乡村的现在,也把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诸多经验装进了行囊。

  9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从浙江看全国,日新月异的浙江乡村,个个都美得不一样,却又与全国多地的村庄有着相通的地方;从全国看浙江,乡村该往何处去,更多探索和方向,在彼此的学习与交流中启发酝酿。

  美丽探索,乡村再出发

  在浙江看乡村,看什么?代表们总会捕捉到一些关于“美”的信息。

  温州驿头驿阳村,来自重庆的代表饶有兴致地研究着村民们的美丽庭院。庭院的围栏不高,稍稍探头就能看到:有人在院子里种满了月季,有人正在喂锦鲤,还有村民在家就能荡秋千。

  “浙江乡村的美,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细节。”这位重庆代表是第三次来到驿头驿阳村,“2005年、2010年我来学习过,村庄要发展,搞好环境是基础,浙江的村,每次来看都有不同,重庆也在努力进步。”

  一路走,一路观察思考,代表们发现,各美其美的浙江乡村,兼具美美与共的包容、开放与共通,很多探索创新不局限于省域。

  衢州龙游县詹家镇浦山村,房屋外立面绘着七彩斑斓的彩绘。让来自云南的代表产生共鸣的是,这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从养殖村实现美丽蜕变,还把畲族特色美食、畲族歌舞表演融入村庄建设和发展中。“云南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未来的乡村发展不止要环境美,更要发掘和传承好民族文化特色。”云南代表说。

  “无论是湖州南浔的荻港村,还是嘉兴桐乡的墅丰村,都以‘千万工程’为引线,通过文化建设形成产业发展的特色亮点,这背后是浙江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地精雕细琢。”福建代表说,同处东南沿海地区,浙江和福建乡村气质相投,墅丰村活用丰子恺漫画打造村里的特色景观,招引了文创业态,这对文化资源丰富的福建很有启发。

  “千万工程”改变了浙江乡村的发展轨迹,也为千千万万个中国村庄标注了前行的原点和方向。

  美丽经济,推陈又出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重中之重。参观路上,处处可见浙江的巧思:一瓶莫干黄芽冷泡茶,背后是茶叶这个浙江分布地域广、经济带动效益强的优势特色产业;一块巧克力,背后是嘉善缪家村酿酒的甜蜜事业,“千万工程”的推进,让巧克力小镇等产业项目落地乡村。

  看产业,探究的是乡村发展的动力。连着在舟山考察樟州村、庙桥村,来自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代表感慨:同样身处海岛,两个村都有独特的辨识度。一个依托海港资源打造特色民宿,一个挖掘三毛故居元素精耕文化品牌。

  温州永嘉县丽水街古村,让来自江西的代表大呼“想在这里当个村民”。引入县旅投集团,合力成立强村公司,丽水街古村保留古村韵味的同时,植入文创、音乐、餐饮、民宿等多元业态,打造音乐节、夜经济等一批旅游新IP,吸引村民回流创业就业。

  生态活菜、升降草莓、半空西瓜……宁波鄞州区湾底村72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大棚,让来自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的代表感觉很新鲜。整个大棚由数字化监测远程调控系统操控,“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可摘”,采摘体验游搞得红红火火。

  丽水莲都区堰头村,考察团一行乘船驶入瓯江,宽阔的江面上帆影点点。凭借古堰画乡的独特景致,堰头村的农家乐民宿产业和大港头村的油画文旅产业互相“补位”,让来自青海的代表颇为感慨:“两个点串联起来,自然风光和人文相得益彰,这里卖风景、卖乡愁,甚至卖家乡的情调,乡村也被艺术和文化浸润,软硬件搭配起来,形成创意类的消费新业态。”

  安吉余村的浙江“千万工程”展示馆里,浓缩了20年的浙江经验。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这里诞生,露营经济、咖啡经济、民宿经济,美丽经济潜力无限。代表们听到了一组数据: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安吉接待游客达2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1亿元。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成的深蓝咖啡,单日接待顾客突破1.5万人次,咖啡出杯量达到7132杯。

  美丽进阶,未来更可期

  参观考察途中,有几位代表小声讨论:村子挺美,服务也挺好,但这些美丽都有成本。要进一步迭代升级,美丽成本靠什么支撑?一路走、一路看,不少代表都在找“答案”。

  当前,浙江正在建设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在台州仙居县上叶村,来自陕西的代表被浙江乡村大脑的应用震撼了:5173个小斑块,生成全国首张杨梅产业地图,上叶村就是其中一个小斑块,杨梅亩数、主体数量、联系方式,大数据落实到每一家农户、每一株杨梅,既赋能生产,又能据此提供政策补贴等保障。

  “陕西是水果大省,也在尝试产业数字化赋能,但相较之下还有些粗放。”陕西代表说,参照浙江做法,陕西或可瞄准苹果、猕猴桃等产量居于全国前列的水果品种先行尝试,靠数字化提高农事生产预判、决策力,提升产业产能和效益。

  来自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的代表今年已经来过浙江好几趟。“浙江村庄建设有个鲜明特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带动老百姓增收,这样大家才有共同发展的积极性。”他说,今年江苏从省到市、县,乃至部分乡镇都“组团”来浙江学经验、找差距,此行又“刷”到几个村庄新面孔,回去还要再总结。

  村民除了有薪金,还有租金、股金、福利金、养老金、创业金……嘉善县缪家村探索形成的农民增收“六金”模式,让来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代表十分关心农民“钱袋子”的问题。广东代表说,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聚焦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正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多条路径增加农民收入。

  家门口增收,村里还有什么金点子?土豆、番薯、玉米……杭州余杭区小古城村,村民家门口摆着的共富邻售点摊位,吸引代表们驻足。“这些摊位是村委提供给老百姓售卖特色农产品的,无人售货、明码标价。”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为代表们介绍。

  吸引年轻人、打造新业态,两年前,改革“停不下来”的德清五四村盘活村民的闲置农房成立民宿管家培训中心,五四村的接待人员向代表们介绍,“民宿管家去年成为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德清也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标准、人才输送向全国。”

  来浙江看乡村,更像是一次互促共进的头脑风暴。成果沉甸甸,未来更可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千万工程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