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故事村”许村镇科同村,村民观看露天电影。
盐官镇桃园村打造“棋类文化村”,越来越多的高规格赛事在村里举办。图为2019年在桃园村举办的象棋车轮战上,象棋大师与村民过招。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记者 沈烨婷 褚晶君 共享联盟·海宁 朱瑞庭)“乐在棋中”盐官镇桃园村、“光影故事”许村镇科同村、“蚕俗文化”周王庙镇云龙村……不久前,海宁首批“艺村艺品”示范村名单公布,12个镇街实现示范村全覆盖。
“海宁结合自身实际,以‘艺村艺品’建设为抓手,既注重对乡村传统文脉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又注重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形成了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机制。”省文联相关负责人说。
“‘艺村’是指构建有艺术特色的村庄,‘艺品’是指培养村民的艺术品位。‘艺术乡建’要改变乡村的外在,更要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海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宁“艺村艺品”建设就是遴选出一批特色村落重点培育,鼓励、引导各村创建有各自鲜明特色的品牌,让艺术的种子开花结果,众多乡村在“艺术乡建”中创出了自己的品牌。
近日,记者深入海宁乡村,探访这里别致的“艺术乡建”。
变盆景为风景 你追我赶争创品牌
走进丁桥镇新仓村梁家墩自然村,满眼是淳朴自然的乡景。再往里走,就会发现另一番天地——绿树红花中掩映着一座艺术气息浓厚的房子,白墙上的涂鸦彩绘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零一美术馆。
美术馆的主人是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水彩画家马百齐。2016年,马百齐在妻子的推荐下,来到她的家乡新仓村考察,寻找适合写生和承办线下水彩论坛、研学活动的乡村。彼时,梁家墩自然村正在发展乡村旅游,但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方向。
“当时,梁家墩自然村已经因为青砖黛瓦的江南建筑和钱江潮而出名,村里兴起了水彩写生的热潮,但缺乏持久性的抓手。”新仓村党委书记陈志华说,“我们希望画家手里的画笔,能帮梁家墩留住人气。”
双方一拍即合,第二年,零一美术馆启动建设。此后,经马百齐引荐,平龙、武将、周崇涨等知名美术家纷纷与梁家墩达成入驻合作意向。截至目前,梁家墩已举办各类展览等艺术活动数十次,吸引全国各地画家投稿1500余件,展出作品400多幅。常有学生及水彩画爱好者住在村里。
这是独属于梁家墩的热闹。“艺术浸润乡村,是个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所以一开始往往只是点缀的‘盆景’。”嘉兴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俞梅芳说,从2013年起,她和团队就一直参与嘉兴乡村建设和艺术设计实践。“艺术的力量要传递到更广阔的乡村,需要多方发力。”
“盆景”如何变“风景”?海宁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逐步完善一整套评价体系,从品牌、队伍、活动、阵地、名师五大方面,清晰地构建出“艺村艺品”的框架。
创建过程中难点不少。“比如,有乡村遇到了艺术家驻村没有固定场馆的问题,我们就腾退存量羊棚、落实建设指标,把羊棚变成艺术场馆。”海宁市文联主席朱红刚说。
针对文化人才缺乏、文化资源不足等问题,海宁整合本土文艺家、高校专家学者等艺术人才资源,建立专家库,由乡村点单、专家库派单。“我们村想要一个棋艺大师驻村指导,向专家库申请后,工作人员就帮我们对接联系了海宁市棋类协会会员、象棋名手杨逢春。”桃园村相关负责人说,杨逢春入驻后,在村里成立了“棋智妙想”志愿服务团,致力于象棋启蒙教育,年受益学员1500余人。
海宁全域行动起来。优势品牌是什么、不足之处在哪里、推进还有没有难点……为了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海宁建立了常态化推进机制,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地进度汇报,在比学赶超中共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170多个村(社区)中,第一批60个村(社区)已开展“艺村艺品”建设,其中14个通过示范村考核。到2025年,海宁全市开展“艺村艺品”建设的村(社区)将超过90%。
经多方引导、鼓励和扶持,海宁“艺村艺品”渐成燎原之势,众多乡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围绕本村历史名人“清代棋圣”范西屏,桃园村打造“棋艺”艺术品牌,2017年被评为“中国象棋村”,马来西亚象棋总会也曾来此与村民交流切磋;海洲街道新桥社区擦亮了“书法”金名片,辖区2000多户家庭中,有书法爱好者1000多人,社区开办的墨韵书院里,无论白天夜晚都有人挥毫泼墨……
深挖原生文脉 艺术从村里“长”出来
书法村、诗歌村、滚灯村、摄影村……随着艺术村多点开花,新的问题冒了出来。
“比如,有的村内容同质化,制约了乡村艺术的健康发展。”朱红刚说,“还有的村引进了艺术家,但只是挂个牌,很少组织活动,村民参与度也不够,乡村的艺术热度难以持续。”
此外,有的外来艺术进入乡村,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有段时间,陶艺受到不少乡村的青睐。海宁也有一个村引进了从事陶瓷印创作的艺术家,打算将乡村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的陶艺村。但由于村庄本身没有相关文化底蕴,在打造过程中难以获得群众的认同、激发群众的兴趣,项目进展非常缓慢。
怎么办?海宁市文联副主席许晓飞认为,尊重村庄的原生文脉,让艺术从村里“长”出来,能保持长久和鲜活,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村庄原生的文脉从哪里找?从乡愁中挖掘。云龙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说起云龙村,人们就会想到蚕桑文化。”周王庙镇云龙村党委书记沈啸驰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云龙村曾凭借“亩产千斤桑百斤茧”的养蚕技术闻名遐迩。依托这份底蕴,云龙村决定重拾昔日辉煌,织出一条新“丝路”。近年来,云龙村充分挖掘、整理特色蚕桑文化,建设云龙记忆馆,翻建云龙茧站,开发出祭蚕神、唱蚕歌、画蚕画等项目。今年暑期,2000余名学生来云龙村开展蚕桑研学,村子的蚕桑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
村庄原生的文脉还藏在民俗和非遗项目中。
近日,在黄湾镇大临村的一间工坊里,村民朱琳燕正尝试制作带有亚运会元素的彩色拷花印染作品。花版制作、染料制作、染浆制作、染色、印花……几十道工序让人目不暇接。
“几十年前,在田间桑地、集市庙会,我们村里的妇女都会带上蓝印拷花头巾。彩色拷花印染技艺就是在我们村蓝印花布印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项技艺传承了150多年。”朱琳燕曾任大临村文化管理员,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逐渐深入了解这项非遗文化。
在“艺村艺品”建设中,大临村着力打造“彩色拷花印染”艺术品牌,让非遗文化焕发生机。朱琳燕还拜嘉兴市级非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邬韵生为师,进行系统学习,并共同开设了非遗工作室,每年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受其影响,当地的小学也开出了彩印花布班,让本土艺术品牌有了更年轻的“代言人”。
海宁各乡村还注重依靠乡贤力量唤醒乡村艺术。硖石街道荷叶村借助当地乡贤、硖石灯彩嘉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丽琴的影响力,通过名师入驻、建立队伍,建设灯彩工作室、灯彩长廊,让全村近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参与灯彩制作;袁花镇新袁村则引进乡贤作家周飞,成立工作室,带动了当地的文学创作。
“其实很多乡村都有自己的优势、特色,关键在于能不能被发现、挖掘并发扬光大。”许晓飞说。海宁立足自身实际,通过调研摸排、现场展示等,充分挖掘本土的艺术家、专家、乡贤等资源,深入了解村民实际的艺术需求,激励更多的群体投身艺术村落的打造和建设。目前,海宁8个文艺类协会已与各乡村结对,助力“艺村艺品”进一步深入。
平衡艺术与商业 兼顾天平的两端
当艺术逐渐在乡村扎根,海宁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我们在乡村调研中,会听到不少村庄的困惑——艺术和商业如何共存?”俞梅芳说,很多人觉得,艺术和商业仿佛是一架天平的两端。乡村搞艺术,如果完全不讲经济效益,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但商业化太重,又容易变味。
如何破题?在俞梅芳看来,诗意与烟火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艺村艺品’建设可以叠加旅游、教育等行业,比如卖艺术风景、出售文创产品、开展艺术研学,在艺术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马桥街道湖塘社区就是一个“破冰”者。憨态可掬的熊猫,栩栩如生的小猪佩奇,活泼的螳螂……走进湖塘社区的田间地头,人们的目光一下子就会被这些栩栩如生的柴草玩偶吸引。
“这几年,周边地区要举办大型活动,都会来我们这里,借用或购买柴草作品。”湖塘社区党委书记姚强忠说,柴草作品由本地的草根艺术家制作。收割后的水稻秸秆,经过晒干、整合缠绕成一根根柴绳,就是柴扎木偶的原材料了。
“柴草编制是我们这一带的老手艺,以前就是图个新鲜、好玩,没想到现在还能挣钱。”今年72岁的居民周雪康说。湖塘社区以“柴草编制”为艺术品牌,打造了柴草工艺坊,周雪康带领老匠人设计制作飞禽走兽、卡通IP人物等上百种柴草工艺品。柴草编制每年吸引2万多名游客,相关文创产品也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路径。
办节庆活动,这是许村镇科同村的“玩法”。5月30日,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后的第三天,远隔万里的科同村上千村民也迎来了他们自己的电影节——2023科同之夜·第三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
依托当地乡贤、2005年“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个人”徐九斤,科同村打造了“电影故事”艺术品牌,从2021年起连续举办了三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科同村党委书记郭利忠说,围绕“文化+产业+生态”的模式,科同村建起了文化礼堂、村文化中心、科同画院等,同时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特色民宿等,目前已有商户20余家入驻,盘活了科同老街经济带。
“玩法”当然不止这些。桃园村建设棋院、棋类主题酒店,推出棋类主题菜肴;大临村打造蓝印花布旅游研学路线,创作系列文旅产品;荷叶村开展硖石灯彩长训班,培训青少年数百名,拓宽村集体增收途径……“艺术乡建”与文旅、教育等结合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显现,今年上半年海宁全市乡村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8亿元。
更为深刻的改变,在于村民的精神内核。由艺术带来的乡村美育,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村民。
“吃过晚饭,大家就约着去练舞。现在村里打牌的人少了,跳舞的人多了,生活品位都高了。”许村镇永福村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永福村以成立10余年的本村舞蹈队为核心,带动了全村1680余名舞蹈爱好者和从业者,形成全民练舞的欢乐氛围。舞蹈成为永福村的一张艺术金名片。
一支生机勃发的乡土人才“生力军”,也在海宁不断壮大。目前,海宁已组建各类文艺团队1900余支,培养文艺骨干5000余人,带动村民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最终变成“创作者”。
契诃夫说,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在海宁广袤的田野上,艺术就如翅膀,让一个个村庄变得轻盈活泼,也吸引着更多农民走进更辽阔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专家观点
遵循乡土的内生逻辑
赵斌
海宁的“艺术乡建”,注重诗意与烟火、艺术与生活和谐共生,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激活了乡村内在活力,构建起以村民为主角,政府、艺术家、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乡村情感共同体。
遵循乡土的内生逻辑。“艺术乡建”一个重要的基石就是敬畏乡村的文化和传统,要尊重、挖掘乡村自身的文脉。“艺术乡建”不能生搬硬套,不妨让艺术从乡村自然长出来,从而打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与本村相得益彰的品牌。
让“有形之手”更有形。“艺术乡建”,不仅是艺术家的事、乡村的事,也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整体布局“艺术乡建”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艺术机构、专业艺术院校的资源优势,合作互补、多赢互惠,促进“艺术乡建”和谐发展。
“艺术乡建”,核心在人。首先是人才队伍。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加入,“艺术乡建”同样如此。高层次、高质量的带头人、领头雁等骨干人才的培育、引进是重中之重。可以根据乡村的不同情况,选派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对乡村进行艺术探索与实践。其次是村民。村民不仅是共建者,更是共享者。应予以村民充分的话语权,考虑“艺术乡建”的参与性与实现感,从而增强村民参与“艺术乡建”的内生动力。
(作者系嘉兴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
马桥街道湖塘社区打造草编文化,柴草编织的玩偶成为工艺品,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
黄湾镇大临村蓝印花布工坊,学生们正在学习彩色拷花布印染技艺。 海宁市传媒中心供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