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三门县蛇蟠乡的海港区域,总能看到数十台挖掘机挥舞着铁臂。原来,三门县正如火如荼开展互花米草防治行动,利用挖掘机将互花米草翻根深埋。
互花米草是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在沿海地区快速蔓延,严重影响了湿地生态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今年,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启动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
“近几年,我县不少海域被互花米草疯狂侵占,不仅堵塞航道、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压缩了我们水产养殖空间。”在今年的三门县两会期间,县人大代表赖朝元向三门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建议。
5月30日,三门县人民检察院收到县人大常委会的线索移送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全县互花米草生长情况开展调查,发现县内海游港、健跳港、浦坝港、蛇蟠岛等多地沿海滩涂、海港两岸互花米草疯长成灾,多处点位甚至已形成单一植物群落。当时数据显示,三门全县互花米草总面积约2.23万亩,列全省第五,居台州第一。
三门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守护沿海滩涂、海港,就是守护百姓的“钱袋子”,因此互花米草除治工作刻不容缓。8月14日,三门县人民检察院对负有监管职责的县相关行政单位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向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制发检察建议,并向蛇蟠乡发出磋商意见书。该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及属地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计划利用一年时间完成全县2万余亩互花米草的清除和生态修复整改工程。
“之后我们向健跳镇、浦坝港镇、横渡镇、花桥镇等乡镇也发出了磋商函,指导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开展除治行动,加强协调联动,推进互花米草科学综合治理。”三门县人民检察院负责人介绍。仅1个月时间,近1万亩互花米草已被铲除,曾经被互花米草挤占的海港逐渐恢复“生命力”。接下来将进行生态改造,以种植红树林、芦苇等本土植物方式开展修复,确保源头治理。
“互花米草的治理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将探索建立长效防治机制,争取实现‘一年见效、两年除治、三年巩固、长期管护’的防治总目标。”三门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