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向着心中的梦想奋力奔跑

——探访我省残疾人事业展示点

字体:
—2023—
10/19
08:11:33
2023-10-19 08:11:3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蒋欣如 王璐怡 张苗 杨一凡 竺佳 张银燕 通讯员 章叶节 吴笑笑 黄俊 共享联盟·海曙 孙勇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内,同学们正在参加社团活动。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余杭区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展厅。 记者 杨一凡 摄

  听障残疾人制作的布艺玩偶、红包等产品。 记者 竺佳 摄

  编者按: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更好地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省残联和杭州亚残组委联合命名了分布在全省各地的44个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残疾人事业展示点。这些展示点如同一扇扇窗,从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多角度展现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残健相融、共建共享的和谐画卷。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前夕,浙江日报重点探访了部分展示点,感受蓬勃发展的浙江残疾人事业。

  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记者 蒋欣如 王璐怡 张苗 杨一凡 竺佳 张银燕 通讯员 章叶节 吴笑笑 黄俊 共享联盟·海曙 孙勇)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让每个生命

  都出彩发光

  宽敞整洁的教室内,老师打着手语上课;图书馆内,有学生正摸着盲文阅读;走廊上,坐着轮椅的同学和同伴们有说有笑……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这是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随处可见的日常。

  作为我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育的重要基地,浙特教院共开设有工艺美术品设计、电子商务、特殊教育等13个专业。学院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其中残疾学生1500余人。

  “校园里有志愿者提供帮助,没有人区别对待我们。”来自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严亦晨在高中时因病导致视力丧失,来学校后,他意识到梦想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黯淡,“求医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医生,现在我正在考盲人医疗按摩师等资格证,希望以后也能成为治愈他人的人。”

  残健融合的校园环境是不少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第一步,校内培育和社会资源的内外融合,则成为他们的就业助力。学院引入百余位行业名家助力特殊教育,并与知味观、467创业学院等多家知名企业携手打造实践教学基地,有意愿的残疾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实现100%。

  校园角角落落,都有优秀校友的宣传:全国自强模范、奥运冠军、最美浙江人、全国技术能手……他们像一束束光,告诉学生们,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要认识美好世界,必须先让孩子们自信起来。”在浙特教院文化体育系兼公共管理系副主任范丽青看来,学院不仅要教会孩子们一技之长,更要教会他们平视社会、自强自信,“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多元化实现梦想的渠道。”目前,学院已经逐步建立起中高职一体化和专升本通道,每年面向社会上的残疾人开设职业培训班,免费教残疾人职业技能。

  浙江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

  引领更多人

  在大舞台闪耀

  “搭箭、预拉……”指令响起,坐在轮椅上的20多名队员齐刷刷抬手举箭、拉弓瞄准,全场屏息凝神。紧接着,一道道离弦之箭飞向50米开外的箭靶。这是10月17日,省残疾人射箭队在浙江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射箭训练场集训的一幕。

  浙江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是我省专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文艺和体育活动的省级重要场所,拥有赛事标准的训练场馆,同时也组织、承接省队和国家队备战训练任务和服务保障工作。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在即,代表中国队出战的浙籍运动员几乎都出自该中心。

  12年前,以举办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为契机,浙江建立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并投入使用,后与省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合并为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走进中心,田径场、游泳馆、篮球馆等场馆齐全,还设有公寓、餐厅等,集训练、食宿、医疗科研服务保障于一体,这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为更好地保障队伍训练,中心软硬件不断升级。探访当天,风雨操场就在进行施工改造。这些年,中心还进一步培养和完善运动员、演员梯队。

  “我刚到中心时也是从零开始。”射箭运动员施旭程从“无名小卒”到世界冠军,仅用了不到6年时间。去年退役后,他成为射箭教练,如今在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站上更高领奖台。中心的一面冠军墙展示了历年来我省培养的56位残疾人运动员冠军,他们中有举重运动员谭玉娇、游泳运动员蒋裕燕等,在残奥会、聋奥会、亚残运会等大赛上表现出色。

  同时,中心从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推动残疾文艺爱好者登上更多舞台。在中心组织指导下,省残疾人艺术团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参加了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演出。

  滨江区江汉社区:

  打造“有爱无碍”

  幸福家园

  72岁的杭州市民郎土根是一位听力残疾一级的听障人士,记者见到他时,郎土根正在江汉社区“一滨办”(当地各类民生事项“一网通办”办事窗口)服务台前,面对着平板电脑打着招呼。平板电脑中出现的,是为他实时服务的手语翻译工作人员,两人的对话文字在屏幕中同步滚动着。靠着手语翻译以及对话文字显示,郎土根很快问清了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离他家最近的比赛项目和时间,他打算和老伴一起到现场为运动员加油。

  作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之一,江汉社区为郎土根等30多位残疾人居民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有爱无碍”生活服务。除了在社区、卫生院都配有手语翻译器,公共服务无障碍改造更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贴心——人行道、幼儿园、沿街商铺、小区单元门等公共场所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到100%,轮椅可通行率100%;在位于江汉社区的龙湖天街商贸综合体,电梯、电影院、地下车位等也做了无障碍改造。

  社区还为视障人士打造了全国首创的AI智能化无障碍公共卫生间,只要一开门,AI智能人声引导系统就会语音播报卫生间内设施情况和位置,方便盲人独立迅速地对屋内设施准确定位并使用。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看不见的“语音数智盲道”。“视障人士只需佩戴手环或打开‘春芽无障碍’APP,就能通过基于定位的语音播报,在辖区实现出行‘无障碍’。”江汉社区党委书记来黎刚介绍。

  社区还组织了由社工、网格员、党员等参加的“无障碍护卫队”,坚持每日巡逻,保障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为辖区残疾人提供细致关爱和支持。

  余杭区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

  黑科技助力

  无障碍生活

  “这是余杭区企业自主研发的仿生手,它不仅能抓握,还可以辅助肢残人士写字、弹钢琴。”在杭州市余杭区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讲解员郭诗轩右手握拳再张开,一旁的亮黑色智能仿生手几乎同步做出动作。前来参观的人直呼惊奇,纷纷举起手机拍摄。

  面积800余平方米的体验中心于今年1月开放,记者看到展厅里有外骨骼机器人、人工耳蜗、避障眼镜等众多助残“黑科技”,可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和体验。

  该中心开放以来,已吸引全国各地50余批团队前来参观,累计接待600余人次。这份吸引力的背后,是余杭区高科技辅具产业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蓬勃动力。

  这片创新勃发的热土上,有专注外骨骼机器人的程天科技、人工耳蜗领域的诺尔康、脑机接口技术翘楚强脑科技等知名助残科技企业。余杭区残联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涛介绍,全区相关产业集聚程度在全省位居前列,通过制定专项政策等举措,余杭区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021年底,余杭区被省政府残工委授予“高科技企业助残先行区”。为下好科技助残这盘棋,余杭区积极探索产业聚合与科技展示,牵头20余家企业在全省率先成立高科技企业助残联盟,会同其中10余家企业共建展示体验中心。

  有科技创新实力,更有赋能无障碍生活的温情。余杭区已有近1500名残疾人体验适配了各类高科技辅具,其中38名肢体重度残疾人员通过外骨骼机器人等体验到了便利。张涛表示:“未来在展示创新成果和科技实力的同时,余杭区还将持续推进科技助残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宁波五谷画坊创意助残中心:

  开在主流商圈的

  文创网红店

  宁波市核心旅游商圈南塘老街上,有一家特别的文创商店。它似乎和许多文创店一样,里面布满各色文创产品:象山非遗盘扣、余姚非遗土布、奉化布龙……说它特别,是因为这些文创产品几乎都是来自残疾人的原创手工制作。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这家名为“灿益工坊”的文创商店一天的销售额有两三万元。日常销售额也有五六千元,俨然成了南塘老街的“网红”打卡点。

  “灿益工坊·印象宁波”的运营方、海曙区五谷画坊创意助残中心负责人莫益民告诉记者,“灿益工坊”是宁波首家残疾人文创产品商店。“市民、游客出于爱心和公益的目的去购买这些产品,并不足以支撑长期经营。”他说,只有让产品真正拥有市场竞争力,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47岁的李勤是听力障碍残疾人,常年待业在家,家里还有一个大学在读的儿子。2016年起,李勤开始做一些布艺手工贴补家用,在一些助残爱心义卖上零星赚点钱。

  五谷画坊创意助残中心帮助李勤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改进产品包装等。李勤针对即将到来的龙年制作的龙形玩偶,这段时间已经成了文创店里的抢手货。她开心地说,在创意助残中心指导下,自己建起了布艺工作室,还收了徒弟,帮助其他人实现再就业。

  在工坊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宁波残疾人在这里成了手艺人。“灿益工坊”不仅立足本地,还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带动吉林延边、凉山喜德县10多名残疾人实现文创就业。

  龙湾区青苗残疾人之家:

  益创工坊

  托起美好梦想

  将一张张小小的纸条粘贴组合成叶子、花瓣、鱼嘴、尾巴等图案,再把现实生活融进衍纸画的一卷一捏、一拼一贴中……10月18日,记者在温州市龙湾区青苗残疾人之家看到小伊时,她正伏案制作衍纸文创作品。“这个‘金鱼戏水’已经做了4天,再过半个月就能完工。”小伊腼腆地说。

  21岁的小伊是龙湾人,患有先天性弱视。2018年,通过龙湾区残联帮助,她来到青苗残疾人之家。这里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生活照料、辅助性就业、身体康复、文体活动等服务,还开设“益创工坊”项目,为有一定动手能力的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技能培训服务。

  “得知小伊喜欢画画,我们带她体验了插花、瓯塑、衍纸等系列技能课程,轮番体验后,小伊喜欢上了衍纸。”青苗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麻玉娇介绍,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小伊不到半年就可以独立制作衍纸作品。

  《天赐良缘》《春意盎然》《朝气蓬勃》……“益创工坊”教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小伊的衍纸文创作品,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这几年,技能不断提升,小伊也有了不错的收入,作品还在温州各类大型活动参展。”麻玉娇感慨道,“现在小伊遇见同伴会主动打招呼,性格开朗多了。”

  青苗残疾人之家是浙江省五星级残疾人之家,现有残疾学员40名。截至目前,“益创工坊”项目已为10余名包括小伊在内的学员提供衍纸、钩针、瓯塑、插花、烘焙等个性化服务活动。此外,还开设“折翅之星”“青喵喵小铺”“青创直播间”等品牌项目。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
  部分残疾人事业展示点

  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

  余村在残疾人民生领域、公共无障碍环境建设带等基础上,打造安吉县残疾人事业展示带。建设“残疾人维权站”、提升“残疾人之家”、打造乡镇“20分钟康复服务圈”、建成“无障碍旅游服务圈”等,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

  嘉兴市特殊幼儿教育康复园

  康复园于2020年5月正式开园办学,以特殊教育康复为主,主要承担嘉兴市9岁以下智障、孤独症和语言障碍等特殊幼儿的康复训练和家庭培训工作。

  绍兴市毕昌煜艺术生活馆

  2015年,绍兴孤独症画家毕昌煜及其团队打造成立毕昌煜艺术生活馆,聚焦孤独症人士的艺术创作,开展原创艺术研究、举办陈列展览、普及审美教育等公益艺术活动,不断孵化培养青年孤独症艺术人才。

  金华市东阳市胡先民工作室

  该工作室由中国木雕艺术大师胡先民牵头成立。胡先民幼年因患骨髓炎导致右腿残疾,但身残志坚的他成为木雕艺术大师,后开办工作室带徒授艺,带出4位全国技术能手和1位全国自强模范。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衢州市残疾人草地掷球主题公园

  该园区面积2870平方米,包括两块草地掷球训练场以及符合无障碍标准的附属配套设施,主要作为亚残运会国家残疾人草地掷球队备战训练场和残疾人草地掷球项目长期培训基地,具备举办全国性、国际性草地掷球比赛条件。

  舟山市定海区残疾人之家

  该机构以智力、精神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为服务对象,提供日托、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兼有庇护工场、工(农)疗、职业培训等辅助性服务功能。

  台州市椒江区爱心儿童康复基地

  康复基地针对0至8岁的孤独症、发育迟缓、智障及语言障碍、多动症、感统失调等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基地以爱和快乐为训练理念,已为大约1500人次的孤独症儿童提供了早期康复训练服务及咨询服务。

  丽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

  该托养中心为丽水市户籍年满16周岁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教育培训等托养服务,并指导丽水市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等工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残疾人事业;亚残运会责任编辑:汪雨晨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