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产片《河边的错误》21日上映,原作改编曾难倒张艺谋

字体:
—2023—
10/19
12:15:03
2023-10-19 12:15:03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

  国庆之后,院线片出现了短暂的冷静期。不过,本周开始,将陆续有影片上映。

  这两天,就有一部浙产影片频上热搜,成为关注焦点。

  《河边的错误》,刚在平遥国际电影展拿下最佳影片以及迷影选择荣誉奖,还曾入围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因为原著作者余华,备受年轻人关注。

  其实,原作早前就被张艺谋等导演青睐,甚至张艺谋和余华一起谈了差不多十几天,都出来一稿了,最后还是没拍。因为改编难度大,30多年过去,《河边的错误》才首次被搬上银幕。

  余华曾说,《河边的错误》这篇小说,在读第一遍时,大家都认为它可能很容易改编,其实它是很难改编的,所以能改编出来就是成功。

  就在10月18日,《河边的错误》导演魏书钧、主演朱一龙等一众主创来到浙江大学进行映后交流,略有遗憾的是余华由于身体不适取消了行程。

  先说说影片本身吧。电影讲述了一桩吊诡凶案牵扯出多名嫌疑人,刑警队长马哲在调查过程中,以为越来越接近真相,却逐渐陷入荒诞,分不清现实和记忆。

  片子与小说内容颇为吻合。小说创作于1987年,而影片改编后也很好呈现了当年的质感,并对小说内容做了进一步更为具像化的呈现。

  “导演通过微信表达了要改编《河边的错误》的想法,当时我正好在几个月前看过这部小说,第一反应就是他疯了吗。”现场,影片编剧康春雷说,小说与电影不同,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搬上银幕前需要设定更具体的形象。为此,创作团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朱一龙在开拍前一个月就来到拍摄地江西抚州市南丰镇,每天穿着来自上世纪90年代的戏服,骑着电动车逛县城,就是为了让角色更好地融入环境中。

  在主创团队看来,原著中的马哲是一个符号,他的具体面貌是模糊的,但拍成电影就要一点点让他变得具体。拍摄前,朱一龙也曾为如何塑造这样一个虚构的角色形象而发愁,直到偶然间看到余华年轻时的一张照片,“马哲的形象一下子就构建出来了。”

  这是一个年轻的创作团队。90后导演魏书钧带着一群80后、90后,影像化一本余华27岁时写的小说,只是想把对余华的感受,通过影片传递给大家。

  “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来的,不是一锤定音式的,我们会进入场景里面不断沟通和尝试。”魏书钧说,龙哥形容我们是一群理想主义的电影工作者,我觉得挺像的,不是导演只做导演的事,演员只做演员的事。我觉得这是年轻创作者间的一种特性。

  值得一题的是,为还原小说中的年代感,影片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从视觉上就能直观呈现出一种粗粝朦胧的复古氛围感。

  魏书钧用“开盲盒”来形容影片拍摄:“胶片拍摄没法看回放,监视器很模糊带雪花,很难去捕捉包括演员微表情等细节变化,加上胶片成本高,哪怕是特写也要反复排练,这就需要导演、演员、摄影三位一体的信任。”朱一龙也说:“这是第一次拍完戏,导演需要跟我确认行不行。”而他每条的参考标准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够不够充实、氛围对不对。

  当然,观影结束后大家讨论最激烈的,还在于内容本身。比如,马哲最后有没有疯?《河边的错误》究竟是什么错误?

  对此,魏书钧引用了余华在北大交流时的一个回答,“我们应该从外部去理解艺术品,越纯粹越空白地进入它,才能得到更多。”他说,就像自己第一次读余华老师的小说,它超出我以往的阅读经验,但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独特的感受。

  在改编时,一开始魏书钧曾试图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后来他认为,对小说的感受更为重要。经过很长时间思考,他最终放弃了侦探类型片模式,而是以拍一部“不要理解,要去感受”的电影的心态来创作。

  “比如,发疯就是一种感受。我们期待在艺术作品里找到一种标准答案,一种解释,或者说是一种生活的指南。但作品呈现出的不一定是个单一扁平的主题,一个单向的答案和结果。”魏书钧认为,每个观众在观看之后带走的东西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影片的开放性所在,它是一部需要观众观看来继续完成的电影。

  10月21日,主创团队希望大家走进电影院自己感受,寻找故事的答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河边的错误;朱一龙;余华;电影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