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记者 钱关键 通讯员 叶旭通 杜晓萍)立一个法需要多少流程,各环节又该如何规范?金华给出的答案是:21项流程、141个环节,全流程规范监管。10月25日上午,金华发布《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规范》(DB3307/T 129—2023)地方标准,对地方立法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细化,为当地提升立法质效夯实了“地基”。“这是全省首个地方立法工作领域的标准,它对推进全省设区的市立法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任亦秋说。
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金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金华市金华火腿保护条例》等17部具有金华特色和辨识度的地方性法规先后出台,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基层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立法不在于多,而要精准、管用。”金华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层出不穷。在地方立法实践中,也发现一些地方法规在立法过程中存在目标不明确、程序不规范、内容不合理等问题,浪费了人力物力。这次金华出台“规范”,将散见于众多国家法律法规中有关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的要求、流程和规定进行了梳理、贯通、整合,并融入金华8年多的立法工作相关经验,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地方标准来破解这一难题,以长久地回答好“为什么立法”“立什么法”“怎么立法”的问题。
翻开“规范”可以看到,它对金华地方立法工作中的法规立项、起草、审核、审议、公布等各流程、环节均列出责任主体、工作步骤、时间期限和材料要求,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全流程强化了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监管,实现了立法流程系统集成、一图管控。
“每一个地方法规的出台,都应该经得起历史检验。”曾参与起草《金华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条例(草案)》的金华市文旅局副局长宁维茂表示,一个地方法规出台,涉及部门、环节众多,各参与立法单位在文本起草、审核等环节的要求均不统一,甚至会出现部门规范打架的情况。如今有了“规范”,所有程序、要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不仅可以避免立法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也可以让没接触过立法工作的人快速上手,积极参与到立法工作中来。
“‘规范’中,仅立法的文本格式模板就有34个,以后各单位在参与立法时可以按需提取。”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玲玲表示,地方标准是一个规范,如果他们发现辖区相关单位在参与立法过程中存在不遵守规范的行为,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将予以监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