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密码本”、奶茶和惦记,直击双十一普通快递网点的1小时

字体:
—2023—
11/03
09:49:02
2023-11-03 09:49:0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徐婷 阮西内 通讯员 张婷

  午后的杭州拱墅区光芒巷内,偶尔有风,卷起几片落叶。

  光芒巷的尽头,中通快递杭州建国路网点门口,停着几辆快递电动三轮车。

  网点负责人陈继超坐在门口小板凳上,正准备和记者打招呼,电话先响了:“哪个快递?你把单号报我们一下……”

  旁边笼子里关着他的两只泰迪小狗,看到有人过来,小尾巴摇得欢快。

  “一只叫年糕,一只叫叮当。”说到小狗,陈继超表情柔和,“我女儿喜欢。”他是杭州本地人,在建国路片区长大。

  11月1日,“双十一”付尾款后的第一天,我们在这个被看做双十一运输“末端”的网点,记录了陈继超们忙碌的一小时,也记下了他们各自的“密码本”,难得喝到的奶茶,和对远方家人的惦记。

  快递小哥正在分拣。阮西内 摄

  14:30丨难得的清静时刻,喝一杯奶茶

  庄迪坐在自己的快递车上,左手拿着奶茶,右手刷着手机。

  “奶茶?他给买的。”庄迪指了指陈继超。

  从事快递行业七八年,庄迪也经历了好几次“双十一”。“现在不像往年集中在哪几天。”他说,如今活动周期变长,工作量也相对分散了。

  双十一期间,他所负责的区域每天大概有七八百个快递,平时则在500左右。

  快递量增加,工作时间也多了两三个小时。

  庄迪接受采访时,是难得的休息时间。 阮西内 摄

  “你送得多,肯定就赚得多嘛!”这个福建来的男子独自在杭州打拼,老家有两个孩子,一个17岁一个9岁。“赚的钱大多给了家里。”他说:“发工资的时候最开心!”

  给庄迪买奶茶,陈继超还有点不好意思:“反正我也要喝的嘛,多点几个,这都是将心比心的。”

  网点内准备的泡面。 阮西内 摄

  不止奶茶,网点内,供快递小哥休息的沙发旁,摆了好几箱泡面、沙琪玛、饼干等,“其实平时也有的,最近多备了点,就怕谁忙起来没空吃饭。”陈继超说。

  这是1小时内,唯一能“逮”到快递小哥多聊几句的时候。

  14:40丨每天14000个快递,得靠“密码本”迅速分拣

  “车来了!”安静的网点内,突然响起吆喝声。

  坐在各处休息的小哥们迅速站起,走到各自位置。

  一辆小型货车倒车,停在传送轨道前。一个个快递,从车上卸下,跟着传送带运到各个网格口前。

  胡斌斌就站在一个网格口内,看着快递单号上的数字,他快速分拣出自己负责的片区。“这个数字代表杭州,这个数字是建国路片区……”

  快递单号上数字背后仿佛有一个“密码本”,胡斌斌稍微看一眼,就能把自己负责的几个区域“眼神扫描”出来。

  胡斌斌在分拣快递。阮西内 摄

  “很快的,第一年干的时候,一个星期左右就熟悉了这些代码。”他表情淡定,“这不值一提,熟能生巧呗!”

  不过,他更想说:“最好不要过双十一。活太多了!”

  这几天,胡斌斌的工作量是平时的两三倍,从早上5点一直要忙到快递都送完,也就等候货车的间隙,能休息一会儿。

  陈继超估摸着,等过一两天,快递量会成倍增加。

  “光我们建国路网点,预计双十一高峰期的快递量,每天会在14000到16000个的样子。平时我们网点是7500到8000个。”

  平时下午五六点能差不多忙完,双十一期间,到晚上9点10点更是常事。

  中通快递建国路网点共有29个人,都是长期服务的快递小哥,暂时没有找临时工。

  “今年人手还比较充足,忙的时候就都上呗!我省点钱,他们也多赚点。”陈继超说,“双十一也是小哥们赚钱的主要时间,工资会比平时增加20%左右。”

  有条不紊的分拣在继续,小哥们拿着设备扫码,快递物流信息实时在后台更新。

  不到10分钟,一车货卸完,按照片区放在地上或者编织袋里。

  快递员在核对物流单。潮新闻记者 阮西内 摄

  15:00丨驿站要新增供应,电瓶要2个才够

  装好的货,会被送至建国路片区的驿站和小区。

  中通建国路网点有10多个驿站,辐射了周围一带。网点有几位小哥,就驻扎在驿站里,将网点运输过去的快递分类,等待买家前来领取。

  前几天,建国路网点又新铺设了一个快递驿站,“为了双十一,紧急开起来的”。还有些驿站新增了快递架,方便更好置物。

  10月30日晚上,陈继超新铺设的驿站。受访者供图

  陈继超晚上布置好驿站后,拍了张照,崭新的货架在灯光下呈现蓝色,冷色调的照片,颇有“暴风雨前的宁静”之感。

  他说:“不开驿站的话,送件很困难。”这个网点辐射的片区里,多为老小区,驿站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快递员“送货爬楼的双腿”。

  章宇伟装的这一车快递,就要送到附近的驿站,“得码得相对整齐一点,一般一车可以装400个快递。”

  刚刚分拣出来的快递,有些放在地上某个小区块,有些被装进颜色各异的编织袋里。传送带旁几个已装满的橙色编织袋,就是章宇伟要带走的。

  看着还有些在地面的零散快递,他又掏出油性笔,按照“密码本”写上收件人信息,方便客户更清楚地看见。

  章宇伟正在将分拣出来的快递搬到车上。阮西内 摄

  又一辆快递车精准地倒车在运货处,一名快递小哥“嗖”地从座位窜下来,直奔他负责的编号片区。“我叫罗成。”

  “罗成?《隋唐英雄传》里面那个罗成?”记者问。

  “对,就是那个罗成!”他一边搬着货,一边笑着回复,和那个不苟言笑的“冷面寒枪俏罗成”很是不同。

  罗成接过去的快递除了要送到驿站,还要送到小区里,有些客户也会要求送货上楼。他搬过最重的快递是50公斤,“那个人买10袋大米,真的很重的。”

  除了载满车的快递,罗成带走的还有一个刚充满电的电瓶。

  网点里有个电瓶充电柜,电量用完了,快递小哥们就来更换,能量满满后再出发。

  双十一期间,罗成每天2个电瓶才够用。

  15:20|出发、打扫……又回到最初的宁静

  一辆辆快递电瓶车往外开去,传输轨道也渐渐停歇。

  这条约100米长的传送带,一端足有一人高,其余的则是半人高的高度。矮的这一段早几年就有了,高的这一段则是去年新加的。

  传送带摩擦力足够大,即使从低位传到高位,快递也不会散落,而是能稳稳当当送到货车车厢内。

  小哥李少华在码放快递。阮西内 摄

  货车内悬挂着“充满希望”挂件。 徐婷 摄

  一位大伯走来走去,搬着纸盒子、铁架子。陈阿姨也在旁边看着,随时准备搭把手,“我是陈继超的丈母娘,那是我老公。”

  女婿双十一忙,已经是他们家的常识了,每年双十一,他们都会从温州老家过来,帮着带孩子、做做饭。

  看着女婿忙里忙外,老两口很是心疼,“第一年干快递,双十一他凌晨5点就起来了,要忙到半夜一两点才回来睡觉。去年还好,大概夜里12点就回来了。”

  不过陈阿姨也有点骄傲:“他现在越来越熟练了。”

  快递小哥们都外出送货后,网点一片安静。 阮西内 摄

  15:30左右,刚才吵吵闹闹的的网点,又回到了一小时前的安静。不同的是,原先停在这里约20辆送货车已陆续驶出小巷。

  环卫阿姨拿着扫把在门口打扫,她说:“最近这边的垃圾也多了不少。”

  没有了快递车的阻隔,秋天的风更是肆意地穿了进来。收拾好网点的东西,陈阿姨和老伴儿准备去接孩子,陈继超接了个电话,又跑了出去。

  此时,你的快递快到门口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双11;快递;网点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