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杭州西湖景区荷塘里的荷花依然盛开。当日,杭州最高气温达31.5℃。 记者 林云龙 摄
浙江在线11月6日讯(记者 张源 通讯员 任律)近期我省气温不断攀升,在刚过去的周末达到顶峰。有人吃着冰棍,有人穿着短袖,有人开了冷空调,本应秋高气爽的11月,却有了夏天的感觉。
11月5日,我省白天最高气温除沿海地区外大部地区升至30℃至32℃,打破常年11月最暖纪录,历史罕见。全省最高气温出现在武义,达32.7℃,安吉、建德紧随其后。
不过暖到极致后,温度又剧烈下降。5日夜里,全省自北而南气温发生大逆转,降温、降水和大风天气齐上阵,部分地区出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最高气温猛降10℃以上。比如杭州,5日最高气温直冲31.5℃,6日就降至20℃以下,隔天如换季。
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从8日起气温又会缓慢回升,预计11月全省各地气温依然偏高。面对反常的气温,不少人疑问,这个冬天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
今年气温为何反常
“这次回暖不是秋老虎。”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说,今年冬季气温起伏变化较大,按照目前情况来看,11月至12月气温依然偏高,入冬时间可能会比常年晚些,但到了明年1月前后,大部地区气温将逐渐恢复常年状态,局部地区会比较冷。整体而言,前冬时气温偏高,隆冬季节时大概率会回归常年水平。
浙江的反常天气并非个例,最近,全国不少地区同样宛如夏天。目前,东北有不少地方还未入冬,甚至比杭州还热,而河南、山东的气温居然比海南还高。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秋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今年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太强,强冷空气的次数又比较少,所以回暖时间长,温度相对偏高。”毛燕军解释说,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特别高,海水温度高,就会对大气一直释放热量,从而对大气环流造成较大影响。
其实最热秋天早在9月就有预测,全球变暖是背后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今年9月全球均温达到16.38℃,大大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成为史上最热9月;紧接着,又出现史上最热10月。事实上,在2000年之后,最热9月就频频出现,而且一年更比一年热,今年的偏暖热潮更是延续至10月至11月,甚至12月。“不过对浙江来说,今年10月份气温总体接近常年。”毛燕军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速发展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其背后的主要推手,不仅表现为不该高温的地方出现高温,还会出现各种极端天气,尤其是台风方面,比如路径怪异的台风“三巴”、维持近10天的台风“海葵”,还有在西北太平洋形成的全球风王“布拉万”。
本轮冷空气影响几何
异常偏暖的气温过后,我省迎来下半年首个冷空气。“总体而言,我省大部地区会有较大幅度的降温,特别是山区,可能达到寒潮标准。”毛燕军说。
目前,北方有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未来三天,全省不仅降温明显,还有一次降水和大风过程。由于前期基础温度偏高,大气中积攒了一定的不稳定能量,下雨的同时还可能伴有雷电。10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4成,所以接下来的这次降水将会格外珍贵。
那么,在11月初的这次降温降水过后,会不会就此进入寒冬?答案是气温还会有反复。虽然这次降温幅度剧烈,预计浙中北不少地区最低气温可能降到仅个位数,但只能说是“试探性”降温,8日全省就会再次回暖,不过不会像前阵子这么热,而是回归秋天应有的凉爽。事实上,这次降温过后,只有全国北方地区会转为偏冷,全国大部地区还是继续偏暖,不同的是,从大幅的极端偏暖转为温和的中幅偏暖。
“如果今年冬季持续偏暖,对农业生产影响会比较大。”毛燕军说,暖热天气可能导致土壤墒情偏低,影响农作物出苗和生长,不利于来年春耕春播;入冬推迟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周期,影响到农业生产计划和产量;暖热气候易导致农作物生长过旺且来年病虫害风险增大。
冬装市场受影响了吗
“到底要不要趁着‘双11’买件新的羽绒服。”在杭州工作的何女士此时正穿着短袖,又看着购物车里优惠力度很大的冬装非常纠结。
往年彼时,早已是冬装销售旺季,但今年的旺季或许有些“迟到”。作为全国最大的羽绒衣一级批发市场,平湖中国服装城的商户一大早就忙着接单备货,一包包快递堆成了小山。“现在还不是订单最多的时候,因为今年气温偏高,许多客户不敢盲目拿太多现货,进货相对谨慎。”平湖中国服装城副总经理张斌飞说,“今年过年晚,冬装旺季可能会延续到12月到明年1月。”
受天气的影响,近年来的冬装打破了“只穿一季”的限制,加厚款冲锋衣正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近期冲锋衣销量不错,不少消费者会选择内里带抓绒的冲锋衣。”一家淘宝商铺店主告诉记者。
不少买家发现,今年冬装的定价普遍较低,各大平台对冬装的优惠力度相比往年更大,有些同品质的单件甚至比以前便宜了近一半。
无论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眼下或许正是买冬装的好时候。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