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亮相国博

我们今天为何重读河姆渡

字体:
—2023—
11/08
08:35:13
2023-11-08 08:35:1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潮声 | 执笔 沈晶晶

  今年是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

  11月7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炭化稻米、猪纹陶钵、双鸟朝阳蝶形器等324件(套)文物首次大规模进京参与国家级重磅展览,全方位、综合性地向观众展示河姆渡文化。

  作为“中国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确立,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实证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摇篮。50年后,在现代文明发展演进中,河姆渡文化有何重要价值?今天,我们为何重读河姆渡?

  发现文明的早春

  一个同心圆,一圈火焰纹,构成一轮太阳。两侧是鸟,引颈昂首,仰望天空,飞扬的羽毛似浴火而舞。

  这是双鸟朝阳蝶形器,由河姆渡先民在象牙上刻画而成。7000年前,河姆渡人建造房屋、驯养家畜、栽种水稻,也用石刀记录下先民对天地的想象。

  今天,透过透明展柜,人们凝望着它,耳边仿佛响起悠长的鸟鸣,穿越回了50年前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那一刻——

  1973年夏,为改变稻田“雨多洪涝、雨少干旱”的困境,当时的余姚县罗江公社召集100多位农民,在河姆渡村北扩建姚江排灌站机房,施工时发现陶片,还有骨头。

  此后,历经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专家认定:这是一个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价值可媲美半坡遗址!

  1978年,河姆渡正式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然而,50年过去了,仅在浙江,就有上山遗址、跨湖桥遗址等不断发掘,长江流域文明、世界稻作文明等起源年代不断前移。今天,河姆渡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吗?

  特展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用“启蒙”一词形容河姆渡遗址的价值:“它揭开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真相。”

  50年前,尽管浙江已有良渚、钱三漾等诸多遗址发掘,但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在黄河流域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甚至,当时的浙江也认为“文明不过钱塘江”。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它颠覆了认知、改写了历史。”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说,遗址中发掘了中国最早的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以及大量炭化米、精美手工艺品等,实证了浙东地区早期文化的古老性、土著性,“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理念自此确立。

  而历史,从来不是片段,而是连续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认为,今天新的遗址不断发现,但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河姆渡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是连接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关键节点。

  以稻作文明为例,上山遗址中发现少量稻壳,将中国驯化栽培水稻的历史拉长到万年,但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炭化谷和炭化米数量之多、保存之好,目前在世界史前遗址中极为罕见。此外,还有大量骨耜工具、刻画稻穗纹样陶器等,表明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已经发展出较为先进的耜耕农业,在全球稻作文明发展史中的位置显要。

  换一个角度看,若没有河姆渡时期的农业经济、聚落文化积累,中国南方社会也不会顺利迈入以良渚为代表的城邦文明时代。河姆渡,是根,是脉,是坐标。

  考古从未停止

  事实上,河姆渡遗址发现至今的50年间,关于这一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从未停止。

  在杨建武看来,从距今约8000年的井头山遗址,到距今约7000年的田螺山遗址,随着一个个来自远古的“盲盒”打开,河姆渡文化的内涵还在持续丰富,也为中华文明探源、现代文明塑造注入更多、更新的价值。

  比如,河姆渡遗址发掘30年后,距它10余公里处的田螺山遗址发掘。1.2万余件出土文物的数量,约为河姆渡遗址的两倍,涵盖衣食住行、艺术创造等方方面面。

  国博特展上,几个出自田螺山的棕褐色根状木块,吸引大家的关注和好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介绍,这是在干栏式木构房屋周围发现的一批山茶树根,也是目前发现世界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遗存,或能将中国茶文化起源向前推进到六七千年前。

  遥想7000多年前,田螺山村与河姆渡村隔湖相望、舟楫往来。它们与井头山、缁山、施岙,以及宁波江北区的傅家山等遗址,共同构成了一张先民活动“地图”,印证着江南乃至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多元性,也成为世人观察远古社会生活最完整、最详实的窗口之一。

  不仅如此,2013年,南距河姆渡遗址8公里,年代约比它早1000年的井头山遗址横空出世,进一步串起河姆渡文化“谱系”。

  孙国平告诉记者,当时除了陶器、石器、骨器等,他们还挖出了成吨的“厨余垃圾”——井头山人吃剩的牡蛎壳、泥蚶壳,以及鲨鱼骨、金枪鱼骨等,这里因此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沿海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

  “此外,井头山还发现了独木舟模型、木桨等,表明8000年前浙东先民面海而居、向海而生,有了初步利用海洋、探索海洋的能力。”孙国平说,这些考古发现,为浙江海洋文明发端找到了线索,也串起浙东地区从渔猎经济过渡到农耕经济的脉络,实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持续发展。

  今天,观察余姚一地,严子陵、虞世南、王阳明等名人接连涌现。梁启超曾感叹:“余姚区区一邑,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其源头,或许就在河姆渡。

  在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当下,重读河姆渡,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认同、激活文化自信,其价值不言而喻。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达50余万人次,其中有来自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团队。

  迈向下个50年

  作为中华文明拼图中的重要一片,河姆渡文化以及先民生活中所蕴含的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等诸多品质和精神,既是现代文明应有之义,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内涵。

  特展现场,杨建武指着猪纹陶钵这一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珍品介绍:“我们常说陶器‘十圆不如一方’,这个黑陶食器方形平底、四角弧圆,证明河姆渡人已有相当高的制陶技艺。陶钵外壁上,以均匀线条刻画了一只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的猪形,栩栩如生、质朴天真,这是先民从生活走向艺术的朴素审美和浪漫情趣。”

  回过头看,来自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早已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与人、与己、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

  干栏式建筑里,有先民安居乐业的渴望,也有因地制宜的智慧;驯化栽培水稻,是勇敢拓荒的表现,也是不断适应自然的象征……这些精气神,启迪美好生活,也启发美好未来。

  文化是软实力,最能感召人、鼓舞人。2020年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公布时,连祖籍在宁波、远在省外的学者冯骥才都不由发出感慨:“我的家乡了不得!”

  当然,要让远古文化变“活态”文化,让老百姓理解认同,进而成风化人,归根到底还要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找到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方面,余姚当地也做了不少探索。

  比如,稻米、骨针等意象和线条,用到服装、发饰、咖啡杯等产品设计中,猪纹陶钵、双鸟朝阳蝶形器等文物形象,融入网红游戏IP中,获得不少好评。河姆渡文化的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感知、欣赏。

  特别在文旅产业发展中,河姆渡成为一个棋眼。比如,余姚河姆渡镇将河姆渡古渡口、遗址博物馆、智慧农场等26个节点串联,精心打造了“茭美古渡”美丽乡村示范线,去年一年吸引超60万人次打卡。

  据悉,随着去年底河姆渡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眼下公园启动区规划、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新馆筹建等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此外,推动河姆渡井头山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也已启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人发现河姆渡、走近河姆渡,望见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河姆渡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7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