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一提到老字号,人们脱口而出的一定有这几个:天胜、缸鸭狗、东福园、楼茂记、黄古林、升阳泰……多是与人们日常吃用相关的企业。
不过,在宁波市商务局最新发布的第三批“宁波老字号”35家企业名单中,却多了不少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有近四分之一之多。
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品牌,注入如意叉车、奔野重工、明星科技、博洋家纺、诺布尔制衣、赛尔富电子、福特继电器等均在其列。
事实上,在前两批名单中,已经陆续有制造业企业零星“亮相”。
《财富》杂志曾报道,中国中小企业平均的存活时间只有两年半,5年到10年的企业存活率大概是7%。这些进入“宁波老字号”企业名单的制造业“新面孔”,品牌创立都在30年以上(含30年),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
打一口深水井
宁波,全国“单项冠军”第一城,拥有3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许多宁波企业家干一行爱一行,一干就是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
1985年,宁波市宁海县城关镇县圃村,一块“宁海县塑料九厂”的招牌,被挂在几间工棚前。这里就是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起步的原点。老董事长储吉旺的创业之路起初并不顺利,生产的塑料产品打不开市场,转型生产拉紧器接到了外贸订单,但该产品利润并不多。
直到1988年3月,如意股份成功开发手动液压车,当年拿到了首批120万台的出口订单,储吉旺和团队为公司发展“赚”来了一桶金。此后,遭遇欧盟反倾销时,储吉旺没有气馁,“你限制‘手动’,那我就开发‘电动’的”。2005年,如意股份研发成功电动叉车等高科技物流产品,一亮相德国汉诺威物流展,收获了意向合同金额超千万美元。
2012年,储江从父亲储吉旺手中接过企业管理权后,他也依然深耕仓储物流搬运产品领域,搬运车及堆高车系列、窄通道及拣选车系列和牵引车系列等多系列产品全面成型,仓储无人智能车辆也陆续上市。目前,“西林”牌仓储物料搬运产品已穿梭在130多个国家的车间里。
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能幸运地在创业之初就找准赛道。在寻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切换,但是一旦找到合适自己的赛代,就努力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原本主要生产电子变压器,曾在业内做到“风生水起”,直到2008年遭遇“寒流”,销量大幅下降。幸亏创始人林万炯在2003年时就决定进军LED照明领域,多年来,企业不断进行着产品的迭代升级:
2014年,企业自主设计研发的带二次配光技术的LED灯具成功应用于欧洲某食品超市连锁集团的冷链中;三年后,企业LED冷链照明灯具销售额在该细分市场全球份额占比10%,超过飞利浦登顶全球制高点,该产品也荣获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在LED进入国内后,赛尔富依然凭借在冷链照明、文博照明、陈列照明等领域的不断深挖,占据竞争制高点。如曾为故宫博物院全卷《千里江山图》的展出提供照明解决方案。
百年企业的土壤
根据入选门槛,这些宁波的“老字号”制造类企业的存活时间都超过30年,这背后是怎样的土壤?
宁波打出的一套政策组合拳广受关注。
2017年,宁波启动“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工作,制定了“三年攻坚行动”,系统制定了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政策支持。
此后,宁波逐步建立了完备的企业梯度培育库,遴选储备了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
近年来,宁波又对梯度培育体系进行了再延伸,加快建设全球先进智造基地,培育“大优强、绿新高”产业体系,目前,104家企业被列入宁波市制造业“大优强”培育企业库,同时宁波建立了“大优强”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和“一企一策”培育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近期发布的宁波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宁波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大资金、管理和技术的投入,对开展新项目、新业态、新模式等业务,投资(设备、外购技术及软件)超过100万元的项目,根据上一年投入总额给予10%的补助。
宏观经济环境的任何风吹草动,宁波的企业同样会感同身受。但受甬商文化的影响,当遭遇大风大浪时,宁波人稳健务实,坚守主业,从不轻言放弃。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曾多次到宁波采访。在他看来,宁波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摇篮,虽然近年来出口压力不断增长,但是宁波表现出了“年年波涛不能摧”的韧性。宁波外贸“领头羊”中基惠通公司总经理应秀珍曾说,“宁波人没有过不去的关,我们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
赛尔富电子90%的市场都是在外部,受全球新冠疫情余波和大的经济周期影响,订单也有萎缩的现象,以往的“急单”也开始变缓。但是这并不影响赛尔富电子主打高端照明和高技术含量、持续高创新投入的战略选择。
此外,宁波制造业抱团发展的特点也很明显。如宁波博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自建了创客157创业创新园、前洋26创业园等孵化器,培养新的创新主体共同发展,不断激发宁波民营经济活力源泉。
两条腿走路
改革开放以来,借助港口优势,越来越多的“宁波制造”走向世界,其中不乏宁波“老字号”制造类企业的“身影”。
20世纪80年代末,海天牌注塑机第一次“走出国门”,实现整机出口到希腊;1990年,宁波福特继电器首次在广交会打响名气,赢得外商青睐;20世纪90年代末,诺布尔制衣负责人朱飞龙开始借助展会拿到国外订单……此时宁波外贸年均增速一度达37%。
不过,这种出口导向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低利润、高消耗状况不可能长期持续。随着与发达国家之间由垂直分工逐渐向水平竞争延伸,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品牌、质量、标准、服务领域的竞争也将加剧。
春江水暖鸭先知。“老字号”制造类企业也早就意识到了,记者注意到,老字号企业往往更看重“两个市场”。
以诺布尔制衣为例,该企业最早主要是做内销,2013年,企业年销售额已达2.6亿元,外贸占大头。不过,现在的诺布尔制衣,则内外贸并重,单日生产量最高达1000余件。
正因为提前布局“两个市场”,如意股份面对市场变化,韧性更强。以今年为例,面对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如意股份的业绩依然保持增长,全赖于国外市场的订单,如仅来自俄罗斯的订单,同比就增长了200%,而前三季度外贸销售占了总销售额的九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