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双11”,记者探访产业“风口”小镇诸暨山下湖——

见证一颗珍珠的高光时刻

字体:
—2023—
11/13
08:01:05
2023-11-13 08:01:0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肖淙文 干婧 共享联盟·诸暨 蒋力奔

  记者在门店内感受珍珠丝滑。本版图片均由共享联盟·诸暨 蒋力奔 摄

  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记者 肖淙文 干婧 共享联盟·诸暨 蒋力奔)最近这几天,如果你自驾前往诸暨市山下湖镇购买珍珠,找车位将是这场“寻珠之旅”的第一个难题。在华东国际珠宝城四周,客商、代购、游客的车辆,将偌大的停车区域塞得满满当当。传统珍珠销售的旺季是每年前8个月,但眼下,这个惯例显然已被打破。

  从去年开始,珍珠从“妈妈最爱”变为年轻人的新宠。价格翻番、销量直升、曝光度增加,让其从珠宝类目中凸现出来,也将主产地山下湖镇从幕后推至台前。这个位于产业“风口”的小镇,常住人口不到3万,却有几百家珍珠产业链企业,淡水珍珠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约70%,被誉为“中国珍珠之都”。

  根据天猫“双11”珠宝预售战绩,开卖首日珍珠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50%。“爱迪生珍珠”品牌今年主推款珍珠项链,预售当天销售额即破千万元。火爆行情在“双11”当天达到顶峰,山下湖镇多家知名品牌珍珠企业的直播间观看人数比平时多五六倍,成交额多了两三倍。

  直播电商如何将小镇送上“风口”?又怎样改变这里的珍珠产业链?“双11”期间,我们来到山下湖镇,一起见证一颗珍珠的高光时刻。

  珍珠小镇 从聚光灯下起飞

  “很少有人能空着手离开山下湖。”探访华东国际珠宝城前,一位本地人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傍晚5时,不时有拎着购物袋的客商和游客与我们擦身而过,这座集珍珠交易、品牌展示、品牌鉴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中心。

  推开珠宝城二楼的一间房门,直播间里氛围正热。“一号链接,喜欢的姐姐们,放心大胆带回家上身感受!”三盏大灯的光线聚焦在主播小琦身上。镜头下,她妆容精致,头发一丝不苟盘在脑后,一袭V领黑礼服衬得脖颈愈发白皙纤长,颈上戴的正是“阮仕珍珠”的主推款“兰亭晴雪”。

  “拥有了这条,姐妹们从此就在天然无核淡水珠中毕业了。”面对镜头,她将项链取下,近距离多角度展示无瑕和珠光。一旁的助播及时送上赞美:“什么叫珠光宝气?什么叫精致感满满?这带给你的就是优雅自信和高贵。”看到屏幕上有人对过万元的价格表示犹豫,小琦适时强调,直播间就在山下湖镇,是品牌源头总部直播,可七天无理由退货。

  主播换款间隙,我们绕到一旁的备货台,看到桌子上摆满了不同款式的珍珠饰品,在灯光下发出炫目的光彩。工作人员示意我们可以随意试戴。巴洛克的精灵胸针上身俏皮可爱,大溪地的项链则衬得人大方优雅……在主播激情推介的背景音下,我们也肾上腺素飙升,每一样都想“剁手”,真应了那句“很少有人能空着手离开山下湖”。

  围观直播时我们发现,除了搭配精致、清晰的产品介绍,主播们更会讲故事。小琦拿出一款大溪地螺纹吊坠推销。在传统上追求正圆无瑕的珍珠市场,引导培育消费者接受异形珍珠,是当下的新趋势。她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急切:“来自遥远的南半球,大溪地珍珠数量已经越来越稀少了。”随后,浪漫的解读脱口而出,为珍珠赋予更多意义。“一颗优质的螺纹珠,会因为地球自转形成自然的花纹圈,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是时间的印记。”

  隐藏在灯光之外的控场运营人员紧盯后台数据,及时喊话造势:“数量告急,又加了两单,喜欢的姐姐们拼手速了。”

  “从主播的妆容穿搭到产品的推介话术,每个直播账号后都有20多人的团队在做支撑。”清晨6时上播,晚上12时下播,近来,“阮仕珍珠”官方旗舰店直播运营总监孙益训的工作时间,几乎与直播时长同步。从10月中旬的预热提前购,到11月的主打特惠场,再到每场直播开播前的“种草”短视频制作,都需要团队通力配合。

  2018年淘宝直播基地落户山下湖镇,此后快手、抖音等电商直播基地纷纷入驻,电商直播与珍珠,在锐意进取的山下湖人的催化下,迅速产生了化学反应。

  “现在珠宝城90%以上的商户都兼顾线上与线下销售。” 华东国际珠宝城创新发展部经理袁小鹏告诉我们,电商直播等线上渠道的拓展,使得珍珠销售占珠宝类目的比重不断增加,从2018年前的千分之一,到2018年12月的百分之一,如今这一份额已跃升至十分之一。“不少用户能明显感受到,刷直播时会刷到更多珍珠品类的直播间。”

  电商直播重塑了山下湖的珍珠产业链。山下湖曾以批发售卖半成品裸珠为主,店与店之间单打独斗同质化严重。而如今,淡水珠、海水珠、批发、代购、线上专营等多种店铺的定位越来越细,每个商家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预计到今年底,山下湖的珍珠产销额将达到500亿元。”袁小鹏说。

  镜头之后 产业链飞速运转

  “老板娘,你脖子上这条项链真漂亮,是哪一款?” 我们来到华东国际珠宝城“千足珍珠”门店内时,四五位顾客正围着门店负责人詹淑平问个不停。看货间隙,詹淑平的手机微信提示音频频响起,有代购来催单,也有远在澳洲的客户为圣诞节寻求合适产品。“其实最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检验战果的时候,我们才能忙里偷闲。”詹淑平说。

  直播间,是珍珠产业链到达消费者视野的一环。此前,一场包括原料采购、设计、加工、供应链保障等多环节的备战早已开始。

  近两年,在直播电商的助推下,珍珠市场需求量暴增,让产业链各个环节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备战‘双11’,我们从8月就开始备货。”詹淑平说,为了保证库存充裕,前期采购和加工厂一直处于连轴转的状态,10月底前他们共备货近5吨。

  我们来到距离珠宝城5分钟车程的“千足珍珠”加工厂。车间内听不到什么声响,工作台上的镊子、水杯和耳机成了标配。一群女工正伏案挑珠子、穿珠子,一粒粒珍珠在指间翻飞,再根据不同品相分装到不同颜色的容器里,发出轻微的“哒哒”声。

  尝试加入挑珠女工行列后,我们发现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并不容易。车间主任章建灿递给我们一包待挑选的珍珠,并将一颗标准样品放在桌布上,让我们找出类似的珍珠。我们抓出十几粒珍珠,一颗颗细细比对。灯光下,小小的珍珠折射出强光,没挑几分钟,我们眼睛就感到有些不适,好不容易从中挑出了两颗。“这两颗跟样品都不太一样。这颗是颜色有点区别,这颗大小也略微有些不同。”章建灿笑着说。

  “工作量大,我们现在挑珠子的人员缺口有三四十人。”章建灿告诉我们,他们研发的淡水新品种直径小、光泽强,挑起来极费眼睛。为此,公司专门组织了20岁上下的年轻工人,搭建工作专班加紧赶制。

  从线下到线上,让一切都变快了。“款式更新频率从季度变成了月度。”袁小鹏发现,不少品牌月月上新品、周周有新款。提升效率、紧跟潮流、推出特色化产品,成为品牌在线上立足的重要因素。

  晚上8时,“玺爱珍珠”的主播正在力推一款既可当胸针又可作吊坠的多功能新品。“我们‘双11’期间每天上新款,准备了近20款新产品。”品牌创始人陈洪江说,直播间数据能一定程度反映珍珠饰品的流行度,可指导公司及时调整新品布局。每天下播后,主播团队都会对当天的销量复盘,决定第二天的上架产品。

  “玺爱珍珠”设计师团队有近10人,一款新品的设计周期不到2周。最近流行的“铂金灰”色系和年轻人追逐的小米珠,都是他们的取材源泉。“年轻人喜欢小巧精致,我们设计的‘满天星’小珍珠系列就成了爆款。”陈洪江介绍。此外,公司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了“如梦令”“山海情”“凤求凰”等国潮系列珍珠饰品,还没有正式售卖,就已收到了不少订单。

  “兼顾效率的同时,我们要通过设计传递独特的品牌内涵和价值。”在陈洪江看来,设计师款具有唯一性,可以助力公司品牌化打造。“目前来看,设计师款的产品流行时间能持续一周左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创作个性化、风格化的珍珠饰品,提升产品的溢价空间,这些设计师款的价格是普通款式的两倍左右。

  持续发展 从养殖源头抓起

  在“千足珍珠”线下门店,我们被展柜中几串极光项链吸引,眼前的珠串如小灯泡般泛着强冷光。詹淑平介绍,这是公司自主培育了近8年的高品质淡水有核珍珠。此前,淡水珍珠普遍存在珠径小、正圆率低、颜色单一等问题,即使品相好的珠串也卖不到千元。而这款珍珠定价在3000元至7000元,仍供不应求。

  “近两年珍珠大火,让我们看到了淡水珍珠的潜力。” 在山下湖镇隔壁姚江镇的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百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据统计,去年全国淡水珍珠养殖面积40万亩,产量约800吨,产值为350亿元,而来自印尼、泰国等国的大溪地珍珠产量仅65吨,产值却达到了1800亿元,其中近500亿元销售到了中国。“火热的市场告诉我们,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高价格的珍珠买单,淡水珍珠附加值提升空间巨大。”

  想要提高珍珠品质,需要向养殖源头要效率。傅百成给我们递来两个珠蚌:“你们猜猜哪种珠蚌育出的珍珠品质好?”眼前的珠蚌外壳颜色相似,一个形态扁、蚌壳薄且光滑,一个较宽厚、手感重,略显粗糙。出于对珍珠光滑细腻的印象,我们选了前者。傅百成摇摇头解释说,前者是占山下湖养殖95%以上的淡水“三角蚌”,最大可孕育16毫米的珍珠,后者是企业即将从东南亚引入的新品种,育出的珍珠直径可达25毫米。“蚌壳内部容量越大,孕育的珍珠就越大,仅考虑大小因素,产品价格就相差80倍。”

  眼下,傅百成和众多科研工作者想做的,就是从育种开始,将这个珍珠产业的核心“芯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佰瑞拉公司已与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了苗种培育自动化设备,两个月后第一批东南亚母贝即将引入,利用本土先进技术进行代繁育。“后续我们将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合作,对苗种进行基因改造,研发国内的高品质新品种。”傅百成说。

  走进佰瑞拉公司的养殖基地,我们能清晰感受到傅百成雄心之下的坚实技术基础。作为国内第一家室内智能化珍珠养殖企业,这里的珠蚌住进了“工厂”。透过清澈的水面我们看到,珠蚌被一只只码放在多层架子上,实行水下立体式养殖。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异味,因为沉淀过滤后的废水经过消毒、杀菌、增氧,被重新送入养殖池,实现循环利用。0.3亩的养殖池可实现传统水塘40亩的产量,周期却较传统模式缩短了一半以上。

  不仅如此,养殖池中布设的大量传感设备都接入总控中心,可全程控制各项参数,实现珠蚌饵料自动投喂、水温控制等。“产品火爆是一时的,想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革新,我们希望通过科研引领给珍珠产业提供新方向。” 傅百成对我们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双11;珍珠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