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在南北交流中孕育新机 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开幕

字体:
—2023—
11/14
00:04:49
2023-11-14 00:04:49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刘晨茵

  舟楫千里,贯穿南北,京杭大运河自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后,被运河滋养了千年的沿线人民生活也再焕新貌。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以下简称“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在京开幕。

  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 记者刘晨茵摄

  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 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五方合作机制”共同主办。

  这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举办的第四届,自“京杭对话”机制创立以来,活动的吸引力不断提升。13日举办的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现场,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嘉宾汇聚,共同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献策。

  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现场 记者刘晨茵摄

  南呼北应  诸多成果实现落地

  一河连京杭,一脉通古今,大运河北南两端的北京和浙江,因河而兴,也因河相通结缘。距离上一届的“双城之约”已有两年,在这时间内,大运河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在今年的开幕式·主论坛上,诸多“京杭对话”成果实现落地,助力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

  活动现场,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完成签约,未来双方将在水上文旅产品打造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展开合作。

  就在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前不久,由中外媒体、艺术家等组成的采风团,乘船从杭州出发,沿大运河北上,途经浙江嘉兴,江苏镇江、扬州,最终抵达北京通州。开幕式·主论坛现场,“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纪录片正式发布,记录了这场大运河上的文化之旅。

  “京杭对话”四年来多项重要成果落地 记者刘晨茵摄

  大运河贯通古今,更展示全新生活方式。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该图鉴由“五方合作机制”联合推出,由中国新闻周刊出版,是国内首本以生活方式呈现的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图鉴,通过8大板块、128个单项串联起京杭大运河沿线20座城市的美食美景、风物精华,是助推中国大运河“出圈”,赋能美好生活的创新之举,让大运河在生活方式的流行中共建共享。

  大运河相关文化产品 记者刘晨茵摄

  名家荟萃 畅谈运河文化新交融

  作为一条穿越千年的文脉,运河沿线文化名人辈出。活动现场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名人对谈”,围绕“运河文化新交融”展开了一场跨越南北的思想碰撞。

  多位大运河沿线文化名人对谈 记者刘晨茵摄

  “一流南北贯京杭,江海天成大走廊。”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现场吟诵了这首诗,他曾创作诗集《诗咏运河》。在他看来,当下大运河的文化旅游功能正在日益加强,要弘扬运河文化,需继续发掘整理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如统一、多元、凝聚、包容、开放等文化元素,仍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希望各方能在这些方面多做研究。

  “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我们在旅行上可能不再依赖大运河,但依旧生活在大运河所塑造的文化传统中。” 浙江省作协主席、杭州市文联主席艾伟表示,“如果去写运河两岸人的生活,当然要书写新时代人民的精神状态,人民丰沛的经验。同时,我们今天的经验和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是历史文化塑造我们今天的精神。”

  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分享了她创作以运河为主题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时的具体过程和感受。通过对百余位真实生活在运河沿岸的人们进行采访,她感受到,运河的发展和运河周边城市的发展是交织产生的。大运河如何成为人民的河,“从这些老百姓幸福的笑颜中,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诠释”。

  大运河相关文创产品 记者刘晨茵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领域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讲述了自己参与大运河申遗时的故事,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运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匠和传承人,怎么把自己的文化留给大运河,留给历史,留给后代,在这中间我们努力在实践。”他表示一些老文物专家,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是在骨子里的,他们把运河的桥当做自己的老朋友。

  大家认为,传播好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的新故事,需要继续发掘整理其精神内涵,书写出新时代人民的精神状态。

  展中看运河 体会文化多样与厚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京杭对话”,开幕式现场还推出了一场集中展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展览,吸引诸多观众驻足。展览以“千年大运河 时代新风貌”为主题,文物、图片、图书、文创等不同形式浓缩了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重点文化成果,为观众展开一幅生机勃勃的运河画卷。

  大运河文化带相关图书 记者刘晨茵摄

  在文物展区的玻璃展示柜里,中国丝绸博物馆提供了《大运河》织锦台布、清光绪十九年护照、黄地直径纱等多件难得一见的精美文物,宝蓝地银万字缎上,银线织出几何万字回纹图案,泛着淡淡月白色。

  中国丝绸博物馆提供的文物展品 记者刘晨茵摄

  《明仙人醉酒八角金杯、錾楼阁人物八角金盘》 反映了明代细金工艺的超高水平,工艺繁复,珍贵奇巧;国家一级文物西周《克盉》、《伯矩鬲》极富想象力,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北京建城史重要的物证;《金丝冠及玉鸟饰件》质地纯正,花纹装饰精美,展现出帝王风范和制作设计上的巧慧。不少文物曾见证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诞生,展现出大运河的水利成就与漕运盛景。

  精美展品吸引观众驻足 记者刘晨茵摄

  感知大运河文化的厚重历史后,观众在这场展览中,还能透过卫星影像从高空俯瞰京杭大运河全貌,由AI绘制的大运河画卷将观众带回运河畔,沉浸式体验运河边的山水人文。一场展览虽无法穷尽千年运河的风貌精华,但希望通过更加多元的形式,让更多观众走进大运河、了解大运河,传承运河文化,展现运河时代新风貌。

  观众观看京杭大运河AI画卷 记者刘晨茵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文化交流;大运河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京开幕,一起感受大运河这些年新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