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着小眼睛的兔子,胖乎乎的小鸟,背着箩筐的萌宠......在绍兴市上虞区越窑青瓷研究所青瓷学徒周堂跃的手里,软绵绵的泥土瞬间有了灵气,拥有了各色造型。今年是兔年,周堂跃将自己饲养的宠物兔的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制做成各色兔子形状的泥坯,数天前,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些泥坯小心翼翼放入位于上虞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的龙窑里面。
与往日气窑烧制青瓷不一样,这一回,千年柴烧龙窑技艺再现,周堂跃的作品在龙窑里“涅槃”,发生着令人期待的变化。
“通过龙窑烧制,它的釉色更亮,我感觉更加好看,非常满意!”11月18日,在越窑青瓷·中国瓷源首届“上虞窑”开窑节后,周堂跃迫不及待地从龙窑里堆叠的匣钵中,找到自己的作品——“青瓷兔”。他告诉记者,古法龙窑烧制更为原始质朴,这是千年技艺的沉淀,尽管烧制成功率会大大下降,很多作品还会有瑕疵,但正是有了这些不确定性,各青瓷爱好者才会更为期待。从11月1日在龙窑点火到现在,周堂跃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00后青年周堂跃毕业于上虞职教中心的工艺美术与越窑青瓷制作专业,在学习传统青瓷技艺的过程中,慢慢喜欢上“与泥为友”。学习之余,他还会融入动漫元素,将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设计成青瓷作品。
“我觉得越窑青瓷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我希望把这一份传承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越窑青瓷,爱上越窑青瓷。”周堂跃说。
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有着“母亲瓷”的美誉,而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境内古窑址400余处。其中小仙坛窑址,凤凰山窑址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窑寺前窑址、鞍山龙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是文物保护点。禁山窑址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越窑青瓷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蜕变”,是上虞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瑰宝。11月18日的开窑节活动是越窑青瓷断烧千年之后第一次真正的复烧,也是对这一古老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一次积极探索,为越窑青瓷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