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延续历史文脉 留住美丽乡愁

湖州市70多座古桥焕新生

字体:
—2023—
11/27
08:33:47
2023-11-27 08:33:47 来源:湖州日报 记者 张钰苑

  在吴兴区大溇村塘北自然村内,大溇桥的维修加固工程近日竣工。该桥始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石材风化严重,桥体结构一度岌岌可危,如今重新绽放出古朴沧桑的风姿。记者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今年我市已修缮各类古桥9座,2009年至今共计修缮70多座。

  大溇桥是一座小型单孔石拱桥,由于年代久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位移、松动、裂缝、缺失等破损情况,尽管残破,却每天迎来送往,当地人出行都依赖它。“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大溇桥石材硬度已经无法满足落架大修的需求。”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孙书敏表示,该桥是太湖溇港厚重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的“文脉印记”,考虑到观赏与实用的结合,修缮有一定难度,“团队几易方案,最终决定对大溇桥采取钢架支撑的方式,在尽可能恢复古桥本体风貌的基础上,解除桥体结构安全隐患,确保村民出行安全。”孙书敏说。

  古桥不仅是带有温度的历史遗产,更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湖州地处太湖南岸,境内港汊纵横,桥梁林立,现存各式古桥800余座,其中还包括12座国家级保护单位、18座省级保护单位,是湖州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格局风貌的别样构成。2005年,我市颁布实施了《湖州市古桥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桥保护专门作了具体规定,自2009年以来,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由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所辖区域内残损古桥开展修缮工程,根据残损及安全影响的轻重缓急,安排开展年度古桥修缮工程,14年过去了,翠谷绿野间,一座座古朴的小桥以全新姿态融回烟雨江南之中,无声地串联着古与今。

  源洪桥位于吴兴区东林镇新桥头村,是当地人都熟知的“卖鱼桥”,造型古朴、工艺精湛,与南宋(嘉泰)《吴兴志》中的菁山“山源桥”记载高度吻合,是湖州市区迄今发现的时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桥梁。2017年,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启动对源洪桥的修缮工程,经过半年施工,将损坏的金刚墙、栏杆、抱鼓石等一一修缮完毕,重现了宋代拱桥的神韵。

  古桥修缮既是文物工程,也是文化工程。记者了解到,在每年踏勘筛选修缮名单时,修复专家们既要研判古桥残损情况,也要考量古桥历史价值,还要顾及社会需求,往往需要反复衡量、综合考虑。在名单确定后,根据古桥现状,量身定制修缮方案,或进行加固,或进行修补,必要时异地迁建保护。“比如2021年,因为太嘉河后续工程河道拓宽,位于南浔区菱湖镇与石淙镇界河上的越界板桥需异地迁建保护,我们和属地多方走访商量,越界板桥最终落地石淙花海,为当地景区新增了文化景观。”孙书敏介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古桥;修缮;文物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桥不仅是带有温度的历史遗产,更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古桥修缮既是文物工程,也是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