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群“洋景漂”在社交媒体上火了。
他们是外国创业者,有高校艺术生,也有艺术家,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因为陶瓷艺术,于是汇聚在千年瓷都景德镇,得名“洋景漂”。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记者眼前的“洋景漂”们,架起支架,打开手机,面对镜头,用着不算流利的中文,和大家分享着陶瓷作品创作背后的中国故事。
这群“洋景漂”,现在已经有5000多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启发我们思考:当下,我们该如何与世界对话,尤其是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用小写“china”讲好大写“China”故事?
陶瓷博物馆。图片来源:新华社
“漂”在瓷都
秋日的景德镇,文艺范十足。随意漫步在街头巷陌,街边电线杆上裹着的青花瓷外衣,散落在四处的废旧大烟囱,几乎每一个空间都和瓷有关。在陶阳里、陶溪川,还能偶遇上不同肤色的“洋面孔”。
见到来自白俄罗斯的艺术家Alexander时,他正在陶阳里国际工作室创作即将要展览的陶艺作品。“我很喜欢喝中国茶,然后了解瓷器,来景德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Alexander能用简单的中文交流,但这并不影响他与人分享陶瓷的热情。
Alexander正在创作。记者 吴丽燕 摄
“相信每个从事陶瓷相关工作的人,都知道景德镇这座城市,这里有完善的制瓷产业链。”Alexander长期从事着绘画和雕塑相关的创作。在他看来,景德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里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制瓷技艺,有艺术情趣,也有文化氛围。
Alexander说,刚来景德镇时,他也担心过语言沟通这事。“在国际工作室,有位小姑娘会经常带着一起去,完全不用担心。”让Alexander想不到的是,景德镇人也很国际化。有一次,他去一家店铺买黏土材料,一位约莫50岁的老板竟然能很顺畅与他交流,说得还是很多陶艺上的专业术语。离开时,他发现书桌上放着一本雅思学习书籍。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洋景漂”概念虽新,景德镇人才迁移却古已有之。景德镇市陶瓷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优说,景德镇历来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虽然不沿边、不沿海,但开放包容却是其与生俱来的鲜明特质。
“在这里,每一种表达都能得到尊重。”来自法国的陶艺家开弥曾辗转瑞士、荷兰、英国等地学习陶瓷,“漂”在景德镇8年,她对这一点感触颇深。开弥曾在创作《水浒传》人物雕塑时,试图以青花工艺,在武松身上绘制丘比特之箭等西方文化元素,并为武松戴上一顶鸭舌帽,让当地老师傅有些哭笑不得。“我们之间既有文化差异又有年龄代沟,起初他们不认可我的想法。虽然我们对艺术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最终还是尊重我的表达。”在景德镇,开弥并不担心会被误解。
充满文艺气息的陶溪川。记者 吴丽燕 摄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漂”或许是一种“不确定”状态的描述。“洋景漂”们却呈现出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景德镇让他们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漂”反而有了很强的主动性,大有“心安处,是故乡”的认同感。
这份归属感和认同感,或许来源于历史渊源,或许源自完整的制瓷工艺体系,或许来自包容、自由的创造氛围。或许,还有新时代景德镇对软实力的不断打磨、提升——这些年,当地专门成立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采取“平台+政策+环境”的模式不断优化人才生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并从提供签证停居留便利、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提供成长成才平台、营造拴心留人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景德镇,正在以新的方式再现“文化强磁场”。
交融中互鉴
2个多月前,循着中国瓷器的源头,26岁的土耳其姑娘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陶瓷设计。
迪兰的家乡是土耳其“瓷都”伊兹尼克,数百年前,中国的青花瓷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土耳其,当地的工匠们开始尝试复制青花瓷,由此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伊兹尼克陶瓷和青花瓷有许多相似的元素,但实际操作后发现还是不一样。”迪兰对青花瓷情有独钟,但因着她对青花料的脾气秉性不了解,此前设计的几个作品都失败了。于是,她请教当地师傅,照着一件件老物件去学,慢慢理解了中国的图案纹样和绘制技法。
最近,迪兰用青花瓷的蓝成功完成了一件陶瓷作品,以荷花为主题,融合了中土两国的荷花纹理图案,展现出时空与地域的交融。
迪兰最新完成的荷花主题的作品。记者 吴丽燕 摄
“我可以透过中国陶瓷,来了解中国各时期的文化特点。”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迪兰对青花瓷有了进一步了解,数百年前,产自波斯地区的苏麻离青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景德镇工匠们反复试错,创新烧制出了惊艳世人的青花瓷。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是中国人面对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基本态度。在景德镇,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你可以往瓷器中加入你的任何想法”。这样开放包容的姿态,让“洋景漂”们因“瓷”而来的同时,又在窑火烈焰中激发灵感,在交流融合中碰撞火花,给这座城市带来新思想、新设计、新产品。
每当夜幕降临,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支起一个个摊位,精致的陶瓷艺术品琳琅满目。摊位上,交流声此起彼伏,时不时能听到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眼下,这个从国营宇宙瓷厂改造而成的造梦空间,已是国内外艺术家、陶瓷手工艺人集中创作、办展、摆摊、交流之所,呈现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景德镇文化。
“从三宝国际陶艺村到乐天陶社,星星之火慢慢散开,然后引发陶溪川、三宝瓷谷等各个园区的裂变,‘洋景漂’们在这里学习交流,进而认识中国文化、认识中国。”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看来,“洋景漂”或留下创业,或回到自己国家,都会促进陶瓷扩宽国际化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陶溪川文创街区。记者 吴丽燕 摄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艺术交流,因文化之间不同而更有意义。”张婧婧特别指出,陶瓷文化发展应该求同存异,保留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视角,交流中,要尊重不同文化,持平等心态。
向世界,说中国
“China”,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称谓叠合,使得瓷器长期被视作中国文化的具象代表。
文化交流,以瓷载之。过去,“丝绸之路”上的驼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将景德镇瓷器及制瓷技艺先后传到亚洲、欧洲、非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今天,活跃在景德镇的“洋景漂”们,成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怎么会有一座城市,都在从事着陶瓷相关的产业,有人拉着一车的瓷器坯料,有人骑着车拉着很大的青花瓶,走一会儿就可看到整条街的瓷器店铺……”来自英国的艺术家Eleanor今年第一次来景德镇,最近她正将自己所见画面创作进作品。未来,她的作品展出,这些中国文化符号将随之走向世界。
Eleanor的作品中融入了很多景德镇元素。记者 吴丽燕 摄
向世界说中国,“洋景漂”们已不再局限于瓷器本身,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年,Alexander都会抽空回白俄罗斯看望家人,也会和陶艺界的朋友聚会,请他们尝尝新带去的中国茶叶,聊聊各自的生活和创作。他的创作中,有中国各地的山川,有苏州园林,有庄子,还有印有山川图案的茶盏。
出于对景德镇的热爱,日本陶艺家高柳绫绪将看到的山水、草木、星空、花朵绘制于坯体上。平日里,她还非常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景德镇的日常,时常有人问她在景德镇的情况,她总会热情回答。有一次,一位在日本学习绘画多年的小姑娘,希望这位陶艺界前辈能给一些意见,高柳绫绪告诉她:“你应该去景德镇!”
“小镇”虽小,已连通世界。
“小镇”虽小,还在加大“走出去”的步伐。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陶艺工作室。记者 吴丽燕 摄
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在文化强国建设当中发挥更大作用,已然成了千年瓷都的时代之问。“遵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们正担起‘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历史使命,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陈优说。
从事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国际交流20余年,张婧婧也常常走出国门。“近年来,陶瓷大学也在通过多元的合作方式输出陶瓷文化。如交换项目、师生交流、科技合作……不仅要让各国友人了解我们的历史,也要了解我们当下在做的事情。”最近张婧婧刚从意大利回来,此行不仅与意大利新米兰美术学院、维泰博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交流,还在意大利挂牌成立了意大利“唐英瓷坊”海外陶瓷文化中心,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与世界对话,景德镇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也当满怀文化自信走向未来之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