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日讯(记者 黄宁璐 王晶 汪江军 共享联盟·普陀 陈璐瑶 通讯员 王哲莹)为进一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浙报集团、潮新闻启动“潮涌之江·对话县委书记”大型融媒体访谈活动,报端联动。
本期访谈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对话舟山市普陀区委书记孙志龙。双方就“海洋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共同富裕”等话题,畅谈普陀在蚂蚁岛精神引领下探路海岛共富的故事和经验。
问:普陀区岛屿众多,有大小岛屿743.5座,其中住人岛45.5座。面对如此区情,普陀区如何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
答:海岛乡村是我们共同富裕的主战场,缩小城乡差异、陆岛差异、岛岛差异,普陀亟须破题。我们走访发现,老百姓反映最大的还是医疗健康问题。从去年开始,普陀区创新推出“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打造了一艘专属医疗船,以医疗健康的小切口,做优健康服务主动上岛模式,融合数字药房、慈善助医、志愿服务、文艺下乡、法治宣传等功能,撬动整个海岛公共服务大提升。该行动近期还获评2023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海岛公共服务短板和群众迫切需求,推动“共富方舟”集成更多的公共服务进岛入村。
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普陀区如何抓住面朝大海的优势,推动产业的兴盛与发展?
答:这些年,我们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向海图强,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一是做强一艘“船”。近年来,普陀的船舶修造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向绿色化、集成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目前,普陀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修船基地,三家船企跻身全球十大修船企业,船舶修造总产值年均达百亿元,船舶制造能力约占全国的5%,外轮维修量占全国的25%。
二是吃透一条“鱼”。我们打造了水产品捕捞、加工、附加值提升、销售的全产业链,深化预制菜、婴幼儿辅食、海洋生物肽等高值产品的研发生产,建成全省首批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远洋渔业产量占全国的20%,金枪鱼精深加工量占全国的60%。
三是做大一桶“油”。我们有两条国际主航道,每年有10万多艘次船从“家门口”经过,为此,我们依托浙江自贸试验区,以保税燃料油加注为切入口,实现无中生“油”、无中聚“气”。我们落地了中石化的全球船供油业务中心,落地以来,企业已成为世界第五大船加油公司;也落地了全省唯一天然气交易中心,会员涵盖省内90%的天然气产业链企业。我们还探索形成了21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9项。
四是激活一片“岛”。我们坚定不移推行“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和“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挖掘海岛资源禀赋,破除发展空间不足难题,落地了金钵盂临港产业园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并极大改善了海岛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海岛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
问:普陀区提出要打造现代社会治理的新样板,这个“新样板”的内涵与要求是什么?
答:普陀作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起源地,在社会治理探索创新方面一直不停步。2007年,我们推出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后来逐步全省推广、走向全国。2017年,我们成立了全省首个社会治理中心,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实现“最多跑一地”。今年,我们立足渔区实际,创新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建设了全国首家实体化运营的海上“融治理”中心,通过陆海联动、港域智治,实现“小事不上岸,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接下来,我们将深化打造“航行的支部”、“平安小苑”等载体,持续促进社会高效能治理。
问:您对“获得感、幸福度”的理解是怎样的?怎样为海岛居民提供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度?
答:我理解的幸福感就是要让老百姓过得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更开心。我们健全就业创业体系,创新打造了“码头边的零工市场”“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让群众更安心;我们提质公共服务,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养老托幼,让群众更舒心;我们守牢平安稳定底线,抓实社会治理,连续18年获评省级“平安县(区)”,让群众更放心;我们关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又见普陀”系列文体活动,高质量举办第八届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等赛会活动,让群众更开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