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浙商的精神家园”为总体定位的浙商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了,收藏了和浙商相关的藏品五六千件,目前展出的有两三千件。在这些珍贵的藏品中,谁是镇馆之宝?
在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看来,每一件都是镇馆之宝,因为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见证了其主人艰苦的创业史。
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见证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43岁创业时的起点;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和父亲徐传化的创业故事,从一口大土缸里手工制作液体皂开始;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从一个摩托车轮毂做成了大交通产业;
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从手工素织机起步,如今企业在女儿手里做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上市公司……
浙商持续的创业创新精神令人感佩。
像这样的镇馆之宝还有很多:
温州的章华妹在1980年12月11日领到了《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成为改革开放后合法个体户第一人;
浙江振兴阿祥集团董事长潘阿祥没有上过一天学,却用一本自创的“象形文字”电话本,“画”出了自己的事业蓝图,为农民争了光;
被称为“中国民间造车第一人”的温州人叶文贵,1988年开始研发电动轿车,但造车梦最终没有实现,一具破旧的玻璃钢车壳默默讲述着他“失败”却值得尊敬的故事;
南浔“四象”之一顾家后人顾乾麟以其父亲名字创立的叔蘋奖学金,从1939年延续至今,成为持续时间最久的中国民间“希望工程”……
行走在馆内,每一件藏品都吸引着参观者停下脚步,仔细端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商;博物馆责任编辑:蒋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