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记者 祝梅)世界是什么颜色的?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员杨宗银看来,肉眼所见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红绿蓝三色在人们脑海中的投影。
直到人类发明了光谱仪,光的奥秘才被揭示。而杨宗银则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体积庞大的光谱仪变成比头发丝直径还要小千倍的器件,解决了传统光谱仪小尺寸和高性能无法兼具的难题,为光谱仪微型化领域开辟先河。
12月27日,2023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杨宗银成为获奖的4位浙江青年学者之一。青橙奖评选面向35岁及以下中国青年学者,旨在发掘有潜力取得突破性成就、有望成为中国科研中坚力量的新星,支持他们勇攀科学高峰。
1988年出生的杨宗银正好35岁,“算是赶上了末班车”,他开玩笑说。
“被苹果砸中的那一刻”
把一个小小的方形器件连接到手机上,对着镜头展现不同的颜色,很快就能看到波峰波谷的变化,这是杨宗银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捕捉光的讯息。
“人们眼睛可以看到的颜色,背后是成千上万的波段,它们携带着不同的物质成分,有不一样的密码。有时候,眼睛看起来几无差别的两种红,其光谱却完全不同。”杨宗银打了个比方:光谱就像是物质的“指纹”,通过光谱感知,人们得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用三棱镜首次“看清了”一束太阳光,折射到墙上的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形成光谱,这一科学史上有名的“人造彩虹”,后来也推动了光谱仪这一工具的诞生。
在科研和工业生产中,光谱仪应用广泛。通过测试不同的波长,它能呈现光谱谱段和频率的变化,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快速检测、查看农作物生长状况,也可以作为工业流水线上的一环,监测制药化学反应的进程,或者判断一块太阳能光伏板上是否存在瑕疵。
常规形态中,高精度的光谱仪通常是个不太便携的“大家伙”、要占据小半张办公桌,而杨宗银研究的光谱仪微型化方向,则要在保持高性能的前提下,让光谱仪更小巧便携,甚至浓缩为模块产品。
在浙江大学读研期间,这颗种子在杨宗银心里萌芽,他希望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纳米线材料,进而突破在微米尺度上实现大光谱范围色散的科学难题。
怀揣梦想,2014年,杨宗银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常常最后一个离开剑桥电子工程系实验楼。“煎熬和希望交织。每天都是信心满满地过去,到晚上失落地回到宿舍,反省到底哪里还可能存在问题、还可以怎么改进。”回想起那段岁月,他说,煎熬来自每一次的失败,但一想到如果能突破成功,就能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己又会再次振奋起来。
一次晨跑时,杨宗银无意间和一位数学高手谈及科研中遇到的瓶颈。这位朋友建议:是不是可以从算法优化上着手?
“以前更多是跟相关领域的朋友探讨,在硬件改良上几乎是没有进步空间了,却没想过,跨界交流能有这样意外的收获。”这让杨宗银找到了“卡点”:探测器自身运行时存在的噪声,对光谱重构造成了很大干扰,在此之前,这个难题已经困扰他三年。
正如牛顿被苹果砸中,2018年8月,属于杨宗银的那一刻终于来了:一个周六的晚上,杨宗银在实验室测量到了信号。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验证了多次,结果都与商用光谱仪测量结果相符。他在日记中写道,“那一刻百感交集,想到这几年的种种经历,一个人在实验室呆坐了好久好久。”
在曙光出现前,杨宗银已经前前后后研究了8年,失败了150多次。用半导体纳米材料替代传统光谱仪中用到的光栅、探测器阵列和准直光路等大元件,杨宗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结构,最终,由他领衔的剑桥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科研机构,终于取得成功。
2019年9月,美国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刊发由杨宗银博士为第一作者的《单根纳米线光谱仪》论文,宣告世界最小光谱仪诞生。
当年5月投稿,7月就被接收,过程中没有任何修改意见,杨宗银和团队的成果获得了《科学》杂志编辑的高度认可。编辑评价称“纳米线光谱仪是一台集合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材料合成工艺、配上最高超的器件制作水准和实验技巧、再加上巧妙的算法得到的惊艳之作。”
循着一束光前行
浙江大学微纳加工中心,几乎位于浙大玉泉校区西南角的尽头。“这个位置有点难找,你们找过来是不是不太容易?”杨宗银问。
2020年回到母校浙大后,杨宗银挑起了光谱仪微型化这一研发方向。他的办公室不大,但“五脏俱全”。一进门的工作台可以随时对器件进行简单的检测修理,旁边是开组会的桌子和巨大的电视投屏,往里走则是办公桌、健身器材和一张供临时休息的小床。
窗外玉泉校区的风景,杨宗银再熟悉不过。去剑桥读博前,杨宗银已手握三篇影响因子颇高的光电领域论文,这让后来面试他的导师印象深刻。但因为英语不过关,毕业后近两年,他“流窜”在学弟们的宿舍打地铺,考了十几次雅思、托福,其间还不忘继续做实验、发论文,连续三年,他的导师都愿意给这个偏科学生抛出“绣球”。
“学会与失败共处并不那么容易。我2014年到剑桥,到2017年、2018年,来自导师的压力、学术的压力、毕业的压力都挺大,中途有两次想放弃去企业上班了。”杨宗银说,有小半年时间,自己已转向研究导师从事的科研领域,可一旦稍有空闲,内心就被不甘心填满。
彼时,光谱仪微型化还是个偏冷门的研究领域,全球只有一两个组在从事相关研究。但杨宗银读博时梳理了一篇综述文章,将此前几百种技术路线归纳为四种,整理了整个领域体系。这张“产业地图”,也帮助更多后来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
在浙大,现在有10多个学生跟着杨宗银从事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对着天上很暗的星星,我们也能测出光谱,而且是秒级的。”他说,以前的仪器,是从100份白光中取1%进行探测,而通过新的物理效应,团队正在攻克这一性能瓶颈,反其道行之:探测100份白光中的99份,提高能量利用率。
杨宗银自己最关心的应用研究,是无创血糖检测。“科学研究的应用落地要产生价值,必须找到‘刚需’的场景。”他说,由于亲友中有糖尿病患者,自己看到了这一人群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扎手是通过葡萄糖的化学反应来检测血糖含量,但它只能测定那一刻的血糖值。我希望通过光谱仪应用捕捉人体内的葡萄糖光学信号,像佩戴一块手表一样,实现无感、持续的健康监测。”
目前,杨宗银团队的样机已有雏形,早晚间检测的正负误差值在10%左右。他说,葡萄糖释放的光学信号微弱,团队需要通过机器学习、建模不断优化对信号的捕捉能力,还需要克服行走中的技术监测的稳定性。
出生在温州龙港,杨宗银从小就对电子机械感兴趣。小时候看漫画,哆啦A梦会从百宝袋中掏出各种神奇发明,创造更多好玩的发明,也就此成为他的人生追求。回想起来,他觉得自己可能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不是专业出身,但他很喜欢修东西,家里的电器坏了,一般都是父亲拆开来修。”
再长大一点,杨宗银的“破坏性”就越发明显了。为了组装自己设计的小玩意儿,初中时,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都被他拆开,这些家电在当年都算是家里的“大件”,为此,他吃了不少教训,但也造出了天一亮就会响的闹钟和可以在河里开的小船。
“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深入理解,就会知道意义有多大。”杨宗银说,科学家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有兴趣也有能力去做一些探索未来的工作,“理论型的科学家为人类开拓边界,应用型科学家则通过制造工具造福社会。”
“你做的研究,要么上货架,要么进教科书,如果两点都能做到,人生就真的非常完满了。”他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