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7日讯(记者 姜晓蓉 纪驭亚)1月5日、6日,本报连续刊发了关于我省高校校园开放现状调查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很多网友呼吁大学校园尽快开放、更好开放,足见公众期盼之深。
网友“千姿百态”留言:“高校应该与社会融为一体,而不是封闭起来做研究。”网友“几条猫”表示:“我大学时经常去别的学校蹭公开课,这是学生时代最大的收获之一。我认为大学不应该有围墙,让知识的获取更加便利。”网友“LF”说:“大学不单单是搞教学科研的,更应该用开放性、包容性、影响力来塑造整个城市。”
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在潮新闻客户端发表言论说:“我也是积极的开放派。”他说,从大学的社会角色和功能看,开放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而且能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大学的教学和研究中,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特别是大学的图书馆、体育设施等资源对公众开放,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这也是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大学与医院、电影院、博物馆都是属于应当开放的社会公共场所。
“希望潮新闻传递的社会关切,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在浙大学的重视,以积极和稳妥的态度予以回应。浙江应当得风气之先。”周国辉说。
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6日向本报记者表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支持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有序开放,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如何维护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恐怕是一些高校在考虑校园开放问题时最大的顾虑。一位高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校园封闭管理了几年,如今重新开放,校内外交流互动确实更便捷了,但短期内也有隐忧,有的学生一时不适应校园的这种变化,认为缺少了之前的安全感。还有学生担心,开放后是否会有大量游客参观校园,甚至趴在窗口张望师生上课?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等学府的发展变迁始终与社会公众、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学校管理不只是围墙内部的管理,也应该包括开放的管理,“大学要想办法维护开放,在开放中让学校有序运转”。
实际上,大学校园优化管理的条件是相当充分的。正如专家所说,数字化给大学开放与秩序维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杭州市推行的市民码,已经赋予市民扫码进入中小学的权利。中小学能够做到的,大学更可以做到。
大学不是遗世独立的象牙塔。在当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中,高校正处于一个重要的交汇点。希望接下来有更多高校打开大门,展现开放包容、海纳江河的精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