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大学校园开放,浙江做到哪一步了?

字体:
—2024—
01/04
02:38:06
2024-01-04 02:38:06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姜晓蓉 纪驭亚

  大学校园应尽快向社会开放,这成为近期各界持续热议的话题,公众对大学回归开放常态的期待已经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明确表示开放校园,并不断优化管理办法。浙江高校做到哪一步了?记者连日来实地走访我省部分高校,发现不同学校开放程度不尽相同,有的高校在开放校园一事上仍瞻前顾后、裹足不前。

  1月2日,记者在中国计量大学南门看到,门口被路障围了起来。当记者询问能否进入校园时,保安明确表示:“没有访客码不能进去。”而访客码需要访客提出定向申请,由校内工作人员审批通过后才能取得。像这样实行定向预约制度、须出示访客码才能进入校园的高校还有不少,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下沙校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门口,记者也得到了同样的回答,不经提前审批无法进入校园。

  “这样的定向预约几乎等于把大家挡在了校门之外,在学校里没有认识的人就无法进入校园。”一位家住附近的居民说。

  有部分高校采用访客经登记进入校园的办法,相比之下已经放宽了管理要求。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南门,竖着一块醒目的蓝色牌子:入校参观或体育锻炼的社会公众,可扫码登记。记者在保安的指引下,扫二维码登记了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用时两分钟左右,之后无需审批即顺利进入校园。在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南门,同样有一块预约提示牌,访客扫描二维码即可登记相关信息入校参观。不过该校对入校时间做了规定,周一至周五19时至22时才向公众开放,周末开放时间则扩展为8时至22时。

  还有部分学校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1月3日,在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南门,记者无需进行任何信息登记和预约,可直接驾车开进学校。进入校园不久,记者看到两位家住附近小区的老人带着小孙子正在玩耍。“之前孩子只能在小区里或商场玩,现在家门口的大学校园开放,孩子活动的地方也多了。”其中一位奶奶高兴地说。“到了周末,很多住在附近的居民带着孩子来学校游玩,校园也热闹多了。”一名保安告诉记者。记者随后又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进出校园进出同样很方便,无需任何登记。这里也成了周边居民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锻炼的好去处。

  实际上,我省有的高校自2023年以来较早尝试了校园开放。如浙江师范大学的访客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实体证件)通过人证比对后即可进校;宁波大学访客只需在预约系统进行登记就能入校。

  “开放校园大门,学校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各类活动更方便,同时也为市民参观带来便利,给学生提供更多和社会接触的机会。”宁波大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开放大半年的情况来看,校园秩序一如既往,并且更热闹、更有烟火气了。

  “大学原本就应该是个开放的场所,从学校组织的论坛讲座,到学生自发的旁听蹭课,再到社会人员的参观来访,大学生也正是应该在这样的多元环境中成长,从而适应社会。”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孙齐斌同学说。

  一位企业的技术人员说,希望已经逐步开放校园的高校继续优化入校管理办法,比如放开时间限制,这样进校洽谈产学研合作事宜会更方便。

  不少家长也期待可以带着孩子到更多高校参观。“不仅仅是游玩,更是感受大学的氛围。”孩子上四年级的陈先生说,大学集中了很多资源,希望有条件的大学能在图书馆、阅览室中划出部分区域向公众开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等学府的发展变迁始终与社会公众、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中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而,大学本身的功能决定其需要向社会公众打开大门,促进交流。学校管理也不只是围墙内部的管理,而应该包括开放的管理,“大学要想办法维护开放,在开放中让学校有序运转”。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大学;校园开放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学校园应尽快向社会开放,这成为近期各界持续热议的话题,公众对大学回归开放常态的期待已经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明确表示开放校园,并不断优化管理办法。浙江高校做到哪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