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民呼我应 民呼我为

——写在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周年之际

字体:
2024-01-19 07:21:46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何苏鸣 钱祎 李攀 沈烨婷 邬敏

  浙江在线1月19日讯(记者 何苏鸣 钱祎 李攀 沈烨婷 邬敏)“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里如是说。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他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时刻把群众冷暖记挂在心头,无论是下乡调研,还是大会小会等各种场合,为民办实事始终是他最关心的重点工作之一。

  2004年,在他的提议和推动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紧接着,在第二年召开的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实事”。

  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

  20年,一件件实事,就像一块块基石,铺就漫长而温暖的旅程。初心,恒心,换来的,是民心。

  (一)民呼我为

  2003年4月12日,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

  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居民顾荣根,一下班就兴冲冲跑进社区办公室。

  “习书记都说了什么?”

  听说当天省委书记来社区调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他心里充满了好奇。

  “习书记啊,要我们先把小池塘整治好!”社区干部答。

  小池塘?东门那个九曲池?

  1984年,翠苑一区建成,连带着簇簇新房子一道出现的,就还有这个南北长约100米、宽度6至20米的水系景观。

  那时候,小区里配水系是很稀奇的事,可随着时光的推移,没有雨污分离的九曲池,渐渐变得浑浊,长出杂草。再加上一米多深的池塘周边没有防护措施,家长们总是提心吊胆。

  有人抱怨,也有人去社区反映,可社区人手少,总有更紧急的事要忙,一拖两拖,这事搁下了。

  没想到,这件小事被省委书记盯牢了,还管了;不仅管了,还管得特别认真。

  一个多月后,习近平同志又一次来到翠苑一区,参加社区党支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座谈会。两个多小时的会议最后,他问:第一次来看到的门口那个池塘整改了没有?

  “正在落实,很快就会完成整改。”街道干部答。

  在省委书记的“督阵”下,社区动了真格,对池塘进行清污整治,九曲池再次成为小区的一道风景。

  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的九曲池经过整治提升后变成清池活水。记者 魏志阳 摄

  后来,顾荣根才知道,习近平同志不光盯牢了这个小池塘。

  “年岁大了买菜做饭不方便”“家里人少,每次做了也吃不完”……

  退休教师郑祖华等老人提到的这些困难,在走访社区居民家庭时,也引起习近平同志关注,当即建议为老年人建一个食堂。施工期间,他还亲自到现场察看工程进展情况。2003年9月26日,社区托老所和老年食堂落成。

  “省委书记有那么多大事要操心,对我们这些小事还一管到底。”那段时间,翠苑一区的居民见面总会围绕这个话题说几句。

  小事,在习近平同志心中一点不小。在翠苑一区的座谈会上,他提出,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反映强烈的一些事情。

  2003年12月30日,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他又语重心长地对各级干部说:“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教育,就是老百姓心中“实实在在的大事”。

  丽水市云和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本世纪之初,县扶贫办做过摸底调研,当时县里每年至少有二三十个学生因家庭贫困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只能外出务工。

  有段时间,时任云和县扶贫办主任杨克法几乎每月都要赶一趟省扶贫办。

  “农家子弟考上大学不容易,能不能找到路子帮帮他们?”

  谈到贫困学生上大学的难题,领导们只能无奈摇头:“翻遍了文件材料,全省都没先例、没政策。”

  一头是屡屡碰壁的干部,一头是茫然无措的群众——为难之际,2003年8月,习近平同志到丽水调研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

  当地干部反映了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明确指示:“要让农村的孩子念上书,念好书。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贫失学,也不能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失学。”

  之后,习近平同志又多次协调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商议,决定给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免费的高等教育,其中特别贫困的农民子女,政府还给予适当补助。

  2005年9月,浙江在211个欠发达乡镇实施“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面向从事农林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子女开展成人学历教育,首次招生101人,到浙江林学院就读林业技术专业,在校脱产学习两年,学费、学杂费和教材资料费等由省扶贫经费全额资助。

  在这幸运的百人之中,就包括蓝燕红等9名云和农民子弟。

  就在政策出台前的一个月,蓝燕红还在为未来发愁。

  8月末的一个傍晚,她从打工的服装店送出3个同班同学,她们马上要离开家乡去念大学了,一人买了好几套新衣服。

  眼看着她们消失不见,蓝燕红偷偷躲到衣架后面抹起了眼泪。本来,她也该准备启程了。可妹妹还在上初中,父母实在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她辗转失眠了好几晚,藏起了收到的录取通知书。

  当蓝燕红以为自己将永远告别大学之际,得知了省里这项政策,熄灭的火苗,又在心里燃起来了。

  打工之余,她重新啃起了书本。卧室里的灯,往往是妈妈在清晨关掉的,她总是学到睡着,灯还亮着。

  “你考了第一名!”2005年10月,电话那头的杨克法难掩激动。

  这一头,蓝燕红又一次流泪了,来不及说谢,她蹦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可以免费读书了!”

  2006年寒假之后,蓝燕红第一次离开县城,来到10小时车程之外的临安,在浙江林学院插班就读。

  开学第一天,那个穿着崭新红色棉服,坐在教室前排认真记笔记的,正是她。

  衣服,是辞工那天,打工店老板娘送的,她叮嘱蓝燕红一定要好好读书。

  这难得的“破格”机会,怎么可能不珍惜?

  大学期间,受帮扶的学生学习都非常刻苦努力。毕业后,他们全部回到了云和工作,有的进入企业管理层,有的当上村干部,有的成了苗木管理员……蓝燕红从村委委员干起,2011年成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村支书,后来又到乡镇、县市场监管局工作。

  (二)“小题大做”

  “看着政府投了不少钱,怎么自己没感受到多少实惠?”这是一些群众的意见。

  “明明自己一腔热情,一年忙到头,让大家说句好怎么就这么难?”这是一些干部的不解。

  21世纪初的浙江,改革开放先发的丰厚红利正不断释放。当时,各级政府都有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理念,可究竟怎样把实事办准、办实、办长远,没有标准。甚至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没有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变化,做了一些投入大见效小、“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做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或落后于时代的事。

  习近平同志关注到了这一普遍现象。2004年初,省委公布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他领衔的,正是《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赴各地的调研中,这成为他关注的主要内容:

  1月在丽水调研时,他明确指出,努力办好为民谋利的好事、实事,从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入手,制定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6月在湖州调研时,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项入手,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为民办实事的领导,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此后在杭州、嘉兴、湖州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

  2004年10月,终于,“小题”要“大做”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时任省委政研室社会发展处处长张国强介绍,这份文件的出台,是建立在对全省11个设区市和21个省级部门充分系统调研之上的,要求通过民情反映机制、民主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督查考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尊重民意、科学决策,实事实办、注重实效,保证为民办实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时任省委政研室综合处处长郭占恒回忆,《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出台前,习近平同志要求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政府每年办10件实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涉及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每一条都关系着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项都有明确的量化目标。

  有专家指出,这一文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体地体现于民生领域,使党和政府最基础、最重要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看重的工作通过长效机制落到了实处。

  “在全省全面实行免征农业税,下山异地脱贫5万人,开展为我省失地农民、欠发达地区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进城务工提供廉租住房试点”;

  “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帮助30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5万人”;

  “改善110万人饮水条件,解决11万人饮水困难”……

  2005年2月省两会期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实事”,不仅让在场代表委员眼前一亮,更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引起全国关注。

  这个崭新的做法,落地于具体项目,可量化、能操作,一字一句总关情,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落在老百姓的“痛处”和“痒处”。

  那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其他代表团的代表来向浙江“取经”,这之后,很多来浙江学习交流的党政代表团,也“点题”要学习借鉴《意见》和“十个方面实事”。

  2006年,浙江省民情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前一年承诺的十件实事,件件都有着落,而且各项“民生指数”都是“超额完成”。

  为民办实事的“第一炮”打响了,如何利用制度优势继续巩固?

  《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把为民办实事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状况,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习近平同志也在多次调研和会议活动中强调,要建立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时任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一处负责人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下,省政府办公厅和省财政厅多次核算,努力“抠”政府部门的支出。

  省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用于民生!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数字的确定,不仅让民生实事与财政分配紧密相连,更使浙江开风气之先,在全国率先提出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的思路。

  极其难得的是,20年来,全省坚持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都用于改善民生。其中,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在所有支出中占比提高最快。

  (三)谁说了算?

  2005年3月3日,浙江省两会闭幕,省政府督查室随之忙碌起来。

  督查室的职能,是对政府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和督查。之前,经手的政府部门目标任务基本都与经济、生态、开放等大战略有关,这一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十方面民生实事,让大家都有些惊喜:“这么扎实!”

  “任务分解得越细致,可操作性就越强。”时任省政府督查室主任谢济建至今记得,不到半天,他们就明确了十方面民生实事的牵头和协办单位、完成时间、工作要求,并由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分工方案,省市县乡层层签责任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体到人,防止“推诿扯皮”。

  不仅如此,督查室还根据要求,探索建立民生实事次年向省人代会报告情况的督查考评机制,把考评情况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人大对政府部门工作评议的重要内容,确保十方面实事承诺兑现。

  工作有头有尾,有部署有抓落实,看上去应该都差不多了,可大家都觉得,似乎还少了些什么。

  直到有一次下乡调研时见到一幕场景:卫生所开展免费体检,来者却寥寥。临到结束,医生拿着一叠空白体检单,挨个盖章。

  “人呢?”

  “年纪大的嫌麻烦不愿来,年纪轻的在干活没法来。”

  “那还盖章?”

  “考核的是数量达标率!”

  “领导啊,这算不算‘面子工程’?”有胆子大的村民说起“风凉话”。

  话不好听,却令调研组醍醐灌顶:习书记一直说,群众最能体验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成效,要让群众来评判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成效。这回在基层听到了大实话,心里也更加明白了,最该考核的,不就是百姓的满意度吗?

  这之后,群众满意度成了督查室的主要督查任务。每年开展明查暗访,发放调查问卷,开展随机座谈……督查内容的变化,再次倒逼各级各地官员的作风。渐渐地,共识达成了——办得怎么样,由你说了算!

  当浙江百姓在“办得好不好”上越来越有发言权的时候,他们想要的、能做的,更多了。

  宁海县力洋镇。又破又小的一栋楼,挂着一块金色招牌:力洋镇客运站。站外围着一圈土路。晴天一路土、雨天全是泥,车到站了不愿开进来,横七竖八堵成一团。

  这是镇上及周边村庄群众出门的“起点”,可因为这破败和拥挤,吵架是家常便饭,还隔三差五有人打架。

  客运站要改造,没人提异议。要征地,麻烦来了。

  “建完新的客运站,这里就要变成黄金地段了!”几个土地承包户漫天要价,当起“钉子户”。

  一僵持,就是两年多。

  2007年1月5日的《浙江日报》,给了时任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志来启迪。

  当天头版的《之江新语》栏目刊发《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一文,文章最后几句说的是: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民主决策、科学安排,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

  能不能由人大代表投票推选民生实事项目,看民意如何?

  基层很欢迎,县委很支持。2008年10月,力洋镇成为这项工作的试点之一。镇人大主席团通过发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征集到实事项目信息198条,经筛选确定20个候选项目。

  2009年1月15日,力洋镇人代会会场,暖气不是很足,可几乎每个与会者都满怀期待,一脸兴奋。

  他们即将要做的,是一件足以载入历史的事——政府实事工程,人大“票决”定!

  林志来也来到现场,手里捏着把汗,就怕程序没到位或大家意见不统一。

  代表将一张张选票投入票箱,唱票员在一个个民生实事项目下画“正”字,主持人宣读票决结果。最终,鼓掌通过。

  林志来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在力洋镇首次票决出的10个民生实事项目中,“客运站改造”票数第一。可这能落实吗?

  “票决制”的能量超出所有人想象:客运站改造项目从投票确定到征迁完成只用了两个月,当年就完成改造。

  小镇实践,也从那时起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

  2009年,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在宁海全县14个乡镇推行;

  2018年,浙江全省实现市县乡三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全覆盖;

  2022年3月,全国人大修改地方组织法时也吸收了这一经验,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修改为“重大事项和项目”。

  (四)“潜绩”与“显绩”

  1995年,任星娟乔迁新居,搬到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金钱巷社区。她没想到,闹市区的生活竟这么糟心——

  门前的金鸡岭路,离宽阔的解放路和清泰街就一个转角的距离,可这条长不过350米的路,却有二三十个坑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两侧各竖一排电线杆,最宽的地方也只有4米。

  这年夏天,一场台风过境。任星娟下班回家,坑洼里的积水没过了膝盖,她挽起裤管,深一脚浅一脚蹚到家,发现污水早已“哗啦啦”灌进了楼道。一年里,全家人穿坏两双雨靴。

  苦头不止这一个。当时,污水管网还没通到小区,每天傍晚,有环卫工人摇铃集中收马桶。错过这个时段,就不得不去半里地以外的公共厕所倒马桶。好几回,她在半路不小心踩到坑洼,污物洒一身,欲哭无泪,“这条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像外面的大马路那样干净敞亮?”

  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迫切,政府该有怎样的作为?

  2005年,全省十方面民生实事提出的第一年,“改造建设10000公里以上通村公路”被列入其中。杭州决定在全城全面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金鸡岭路迎来曙光。

  整治,人人欢迎,可牵涉到个人利益,脾气再好的人也难说话。

  小区里的自来水管年久失修,需要整体更换增粗,施工到一半,就卡了壳。

  住在最外面的住户已经70多岁,老人平时习惯喝井水,自来水本就用得少,听说施工要把家里家外“开膛破肚”,她把房门一关,留下三个字:“不同意!”

  自来水管必须要从她家过,她家不改造,意味着里面住户的管道改造都得搁置。

  社区干部一次次上门,搬把小板凳坐在门口。

  “阿姨,您不用自来水没关系,可孩子逢年过节回家,热水澡都没得洗。”

  “阿姨,只要您答应,最慢两天完工,我们负责清扫垃圾。”

  “……”

  终于,老人被说动了,工程继续推进。

  三个多月,金鸡岭路从4米拓宽到10米,破损的路面全部修平,污水管网连通到了每家每户,居民再也不用拎着马桶出门。这背后,社区干部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一大半的人,嗓子都是哑的。

  如果说装扮车水马龙的大街,是众人看得到的“显绩”,那么背街小巷改造,往往是缺乏关注度的“潜绩”。然而,这项“潜绩”,习近平同志牢牢记在心里,还安排时间专门到现场调研。

  2006年最后一天,习近平同志来到上城区考察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从解放路口转入金鸡岭路,边走边看。

  时任上城区背街小巷改善办副主任沈武洪记得,习近平同志很关心居民的生活状况,非常注意细节,走一段路就停下来和居民聊天,询问对背街小巷的改善满意不满意。群众纷纷说,现在道路畅通了,街区绿化了,积水排除了,他们很满意。

  习近平同志说,在今后的为民办实事实践中,要多搞一些像背街小巷改善这样的直接造福于民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切实把老百姓家门口的事情办好。

  为民办实事,需要久久为功,需要有聚沙成塔的毅力,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心,更需要有甘于为民做“潜绩”的恒心和政绩观。在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谋划下,多年来,千万浙江人的人生,被一件件默默坚持的实事改变。

  傅金杰,28岁,身高一米七三,同龄人里,不高不矮。19年前,他9岁,在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读书。

  对那段日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人问他。

  “博士菜。”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长坑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当时,几乎每个教室的最后一排,都是瓶瓶罐罐依次排开。铁茶杯、玻璃瓶,里面装的,都是被称为“博士菜”的梅干菜。

  开饭时间,孩子们就坐在课桌前,往往一把梅干菜、几块萝卜干,拌点米饭,就是一顿饭。天一热,梅干菜发霉长毛,舍不得扔,霉掉的也接着吃。

  长期营养跟不上,个个面黄肌瘦,平均身高比城里同龄孩子矮10至15厘米。那年,傅金杰的身高是一米二四。

  2005年,在习近平同志明确指示下,省教育厅推出农村教育“四项工程”,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第二年的9月1日,傅金杰一早刚刚到校,就开始期待中饭时间——这天新学期报到时,老师给了他一张蓝色餐券,上面印着“爱心营养餐”5个字。凭这张薄薄的纸,他可以在中午免费领到一荤两素的午餐。更重要的是,学校造起了新的宿舍楼,一楼就是学生餐厅,可以去食堂吃饭了!

  下课铃响起,傅金杰第一个冲出教室。接过满满一盘午餐的时候,一直攥在手里的“爱心餐券”已经湿了一个角。

  红烧肉、蔬菜,居然还有牛奶!傅金杰心急忙慌打开包装,喝了一口,却差一点吐了出来。

  “纯牛奶是这样的味道?”从没喝过牛奶的他,过了好几天才习惯。他也慢慢记住了,这是爱心营养餐的味道,是被关爱的味道。

  2007年,在“四项工程”基础之上,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再进一步”:努力做到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食宿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90%项目竣工。

  20年前,缙云中小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米,现在学生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6米。

  20年,15厘米。爱心餐这般的民生实事,只有把时间放得足够长,才能获得“数据支撑”。即便如此,浙江各地对这类乍一看收效甚微的实事却越来越舍得投入:2006年,完成5万名困难群众下山异地脱贫;2007年,全面落实廉租住房制度,对住房困难的城镇低保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应保尽保……

  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实事,老百姓满意。而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点赞,让越来越多的浙江干部有了共识: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五)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一场颈椎手术,一场身心俱疲的离婚“大战”,再加上初中生女儿的叛逆期……过去的这两年,平湖市区居民王彩云(化名),每天都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

  2023年底,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敲开了她的家门。完成低保金申报,联系心理评估的专科医生。有一回问诊结束,医生看着她乐,她好久才反应过来,是她先对着医生笑了,“我又会笑了。”

  找到王彩云的,其实是平湖市民政局2022年上线的“精平扶——困难群体精准画像”应用场景。它打破了民政、住建、医保等26个部门(单位)的数据壁垒,归集了涉及医疗、教育、住房等150多类救助相关数据。

  平湖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促进科工作人员朱伟杰深度参与这个应用场景的建设。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老同事就给他讲过2006年全市启动贫困户生活状况和需求调查摸底的往事。

  当时平湖全市贫困户共2533户,为了逐一摸清情况,民政局全局动员,一户户上门走访,最终在年底出台了一波针对性极强的民生“礼包”。

  此后这些年,平湖的民生兜底实事一直在迭代:2012年,“输血式”帮扶改善困难户的衣食住行;2014年,在嘉兴地区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一;2018年,探索开展全国首个“飞地抱团”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项目……

  如今的“精平扶”应用场景,真正实现了“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的有机结合,直击民生兜底中保障覆盖不全面、匹配不精准、帮扶不及时等痛点难点。

  在浙江各地,类似平湖这样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民生实事项目还有很多,那些温暖从未中断过。

  “在制度设计上,必须突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在习近平同志主持的2004年重点调研课题《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形成的调研报告中,就这样写道。

  20年来,从机关效能建设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到数字化改革,从“三服务”到“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在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这件事上,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块一块补短板。

  2019年,全国首个综合型“互联网+督查”平台——“浙里督”上线运行。城乡居民只要打开手机,点击“民生地图”专栏,省政府承诺的年度民生实事推进和完成情况就能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参与意见收集、网络投票、公众评价等环节。

  2023年1月3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委开启“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一年来,各级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来、解决困难去,真心实意为企业、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和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这一年,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工作也全面完成,结出丰硕成果——

  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8.41万人次,建成零工市场240个,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在医疗卫生方面,长期护理保险、惠民保参保人数分别达1877.92万人、3276.65万人,惠民保赔付率达95%,健康浙江建设扎实推进;在基础设施方面,农村公路新改建1307.08公里、完成养护5975.14公里,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023年10月16日,一封省长写给全省人民的公开信如约而至——征集2024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已经是连续的第10封“省长来信”了,一年一度,温暖依旧。一个多月时间里,省政府共收到民生实事的相关意见、建议4.08万余条。

  2024年初,省委决定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深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引导推动全省上下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好状态、更实作风抓落实,在实打实了解需求、硬碰硬解决问题中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民生实事要确保言必行、行必果!活动中,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将成为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又一个崭新起点。

  2023年,对浙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浙江考察调研。

  逛李祖村的“共富市集”,看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红火摊位,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传承创新,叹运河文化的延绵不绝,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惦记的,始终还是人民群众。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站在更宽广的时空观察,发轫于20年前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与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

  对浙江人民来说,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倍感熟悉和亲切。正如20年前,他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的那番深情话语:

  “浙江人民历来勤劳勇敢、善于创造、富有智慧,是我们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所在……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努力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和实事,努力在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叶媛媛

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20年,一件件实事,就像一块块基石,铺就漫长而温暖的旅程。初心,恒心,换来的,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