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8日讯(记者 沈烨婷 顾雨婷)“我已经删除了好几个政务应用,不用为了考核每天定时定点在手机上登录、打卡。”最近,嘉兴市南湖区乡镇干部王某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政务APP应用少了,手机提示音少了,与之相配套的考核也被取消或调整。
实时打卡、数据排名……“互联网+政务”在促进办公信息化便利化的同时,也催生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成为基层干部的新烦恼新负担。去年3月以来,嘉兴深入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删减应用127个。
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嘉兴市纪委市监委、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网信办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基层蹲点、分层分类摸底等多渠道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走访了53个镇(街道)、130多个村(社区),开展个别访谈328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532份,找出了重上级轻基层、重数量轻质量、重数据轻实绩、重形式轻实效、重建设轻运维等五个方面具体表现形式,并通过抓取后台数据进行“过筛子”比对分析,梳理形成市县两级纳入整治范围的应用底数清单。
哪些应用要下架?哪些功能确实需要保留?嘉兴从部门职责、技术角度、数字化发展三条线进行联审联评,围绕业务唯一性、工作必要性、使用合理性、应用实效性,实现“一应用一方案”精准处置。
保留的应用好不好用,也要全面评估。“我们针对保留的应用,进一步深入调研核验,收集汇总基层合理诉求并及时反馈部门,督促部门在应用功能上进行优化提升。”嘉兴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减负见成效,还要防反弹。嘉兴设置前置审批“入口关”,新建应用需延伸至基层的,需提供由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主管部门、市委编办等8部门对应用必要性、合规性、合法性、可行性以及基层承接能力的联合论证,且需将贯通方案、接口费用写入项目建设方案。为防止不必要的应用“卷土重来”,嘉兴还在全市设立数字应用基层观察点33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配套组建基层联络员队伍,落实基层到市级直报机制,常态化开展核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