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31日讯(潮声丨执笔 金春华 胡静漪 实习生 王浩然)跟着父母创业7年,干了4年销售后,温岭人赵丹晶决定再“迈一小步”:近日,她将自家个体商行升级为一家贸易有限公司。父母作为个体工商户打拼30多年,这是家里第一次开公司,赶上了所在温岭市2024年新一波“个转企”小高潮。
“赵丹晶们”的一小步,却是浙江的又一大步。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个体经济被视作“经济家底中的家底”。截至2023年底,浙江个体工商户有669万,占市场经营主体的65%。今年1月15日,浙江《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开始施行。而上一轮浙江省里发文支持“个转企”,是在2013年。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焦聚力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浙江为何开始新一轮“个转企”?现在的个体工商户有哪些新特征?“转企”的意愿如何?转型过程中,政府服务又如何与之相适应?记者对此作了一番调查。
转还是不转
是企业选择也关乎大局
赵丹晶老家温岭,是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目前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7.1万,其中个体工商户11.8万户。家庭作坊、“前店后厂”的作业模式,她最熟悉不过。
这也是浙江乃至全国个体工商户的基本形态,里面有柴米油盐,也有国计民生。
“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规模小、市场敏锐度高、自身动力足,‘船小好调头’。”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一般而言,政策端不会做过多干预。但近年来,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以及国内市场、行业等一连串变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个体工商户自身的转型升级需求愈发强烈。
“尽管我们做的是电机配件,不是日常百货,但只靠专业市场内一两个门面、以本地生意为主的销售方式,‘小船’难扛大风浪,还是得尝试开网店和直播带货。”赵丹晶越想越明白。
在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蔡宁看来,个体工商户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受限,比如在项目招投标、产业链配套中,甲方会把是否企业作为一条“门槛”。因而,“个转企”不止是改个名称,更意味着企业规模变大、竞争力变强,“象征着企业从孩童成长为少年”。
做了13年机床附件的张良军就是如此。他在温岭自家房子里办厂创业。2013年,靠着稳扎稳打实现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的张良军迎来全省大力推进“个转企”的良机,将个体工商户升级为普通合伙企业,两年后,企业年产值就冲到近500万元。
对管理部门而言,“个转企”更意味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经营主体结构优化升级。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科普”:个体工商户与公司有很大区别,比如公司有法人资格,而个体工商户不具备;公司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个体工商户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法律规定旅行社、劳务派遣等行业,个体工商户禁止进入和经营,但企业可以依法进入……
“到2027年底,全省企业占经营主体总量比例将进一步提高,经营主体类型分布更加优化。”《实施意见》这样写道。这也是解读浙江开展新一轮“个转企”的一把钥匙。
早在2012年,浙江率先推动“个转企”登记制度改革;2013年发布支持“个转企”的系列政策举措;2023年,省市场监管局等14部门联合出台《浙江省大力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也有减征“个转企”企业部分所得税等政策……据统计,近年来,全省自主“个转企”每年在两万家以上。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累计办理“个转企”43.2万户。
新一轮“个转企”启动,据悉主要针对存量个体工商户。
“我是在窗口办其他事情,被工作人员告知有这回事才来办的。”绍兴柯桥的谈先生说。他从事个体工商户已十多年。
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科科长李尧解释,“个转企”一直遵循“主体自愿”原则,“新情况倒逼我们要提供更加细化的服务,去发掘、培育有潜力有需求的个体工商户。”
相比传统个体工商户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现在浙江的个体工商户已呈现年轻化、新业态,他们从事着物流、文化娱乐等新业态,也将广告、线下游戏等“旧业态”玩出新花样。
“我不太在意总经理还是‘个体户’这样的名头,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低、风险也小,适合我这样的新手。”在义乌开设密室逃脱的90后个体工商户小李说。就在他开的店不远处,有几家广告公司,除了常见的平面设计业务,也接短视频制造、线上直播等单子。
“年轻人学习能力强,对政策掌握更透彻,转型也快。我们主要做好跟踪服务。”省市场监管局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说,过去一年,他在嘉兴、衢州、金华等地调研走访了几百家个体户。他由衷地说,个体工商户发展得好,就是民营经济的新增长点。
要快更要好 “扶上马”还需“送一程”
1月17日上午,赵丹晶在温岭市大溪镇便民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办理了个体工商户变更,前后用时仅半小时,“比预想中快很多”。
在义乌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自助服务区,安徽来浙创业者王金良在工作人员帮助下,登录浙江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平台,选择个体户变更登记申请,按照网页指示逐个填写名称信息、企业信息,仅花了20分钟就提交了线上申请。
“真的是浙江速度、浙江机遇!”王金良于15年前开始跑安徽阜阳、亳州与义乌间的物流,对效率分外敏感。
提速的动力,是浙江多年来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改革。
《实施意见》提出了12项举措,涵盖优化准入服务、实施税费扶持、强化金融扶持、加强不动产登记和社保支持等多个方面。
“这一轮‘个转企’在准入方面,我们将‘直接变更’登记模式推广到全省范围,允许经营主体继续使用原字号并保留行业特点;不改变住所(经营场所)的,无需提交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材料。”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黄伟军介绍。
而在以前,“个转企”登记程序需“一注一开”,即先注销原个体工商户,然后设立企业,相应调整企业成立日期、字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以企业成立日期这一看似很小的事情举例,商业企业往往看重经营年限,但以前申办的公司营业执照,日期显示的是最新办理时间,“抹去”了个体工商户那段经历,企业不得不再拉一张“个转企”证明,向客户表明“我们确实开了这么多年”。
赵丹晶就是这样,想转企已很多年,但一直舍不得注销倾注多年心血的个体商行,直到这次很干脆办了直接变更登记,成立了温岭霖优贸易有限公司。
同样关键的还有字号。在以前,“转企”须改字号,这使得那些尤为注重品牌连续性的个体工商户更为慎重。浙江自2013年就开始探索允许继续使用原字号,这一条延续至今。
“我们从小厂起步的企业,都是靠口碑一点点积累的。换个字号,可能就要从头开始。”张良军现在的公司,已经是年产值5000多万元、工人近百的规上企业——温岭市豪基机床附件有限公司。“豪基”这个字号,记录他创办“豪基机床附件厂”那个家庭小作坊的创业初心。
采访中,一些企业负责人打了个比方:如果个体工商户是在步行,“转企”好似政府帮企业“扶上马”,同时还需“送一程”。
“个转企”如何又快又好,更受经营主体关注。
比如贷款,是个体工商户的共性难题。浙江2013年的支持“个转企”文件,就部署了3条金融支持政策,明确“各金融机构对持《个体工商户转型证明》的‘个转企’企业要积极给予贷款支持”,强调“要提高对‘个转企’企业的信贷审批效率”。
本次《实施意见》做了强化,比如提出“鼓励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对持《个体工商户转型证明》的‘个转企’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创新金融产品,规范服务收费,加强综合服务”,还有“鼓励银行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合作,服务‘个转企’企业融资需求”。
“保险保障,创新金融产品,政府性融资担保,这些都是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难探索的更为有效的举措。”蔡宁解读。
2021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建设了“浙江小微增信服务平台”,推出“贷款码”,综合个体户和政府侧数据做信用评价,大大提升了贷款精准性和便利度。接下来,针对面临生存危机的个体工商户,省市场监管局正在探索引入担保机构来“雪中送炭”。
“只需手机扫一扫,银行就会主动来问贷款的事。”义乌商户叶先生说,“个转企”后,企业正在上升期,急需资金,没想到现在政策支持应收账款、存货仓单、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帮他解了燃眉之急。仅义乌一地,2023年就有12272家经营主体获得贷款支持202.35亿元。
从“一时”到“一直” 确立长效推进机制
浙江新一轮“个转企”,有一项新举措尤为受到关注:《实施意见》提出,到2024年底,全面建成全省“个转企”动态培育库。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在我省是首次,意味着浙江“个转企”工作确立了长效推进机制。
个体工商户众多的温岭,在2023年4月就开始探索建立该市的“个转企”动态培育库,目前已基本建成。温岭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李茜佳向记者展示了培育库,其汇集了当地个体工商户的行业类型、经营规模、经营特点,以及生存周期、经营收入、从业人员、税费缴纳、融资情况等多个维度的数据,给相关部门提供精准判断和服务。
“我们已经筛选了400户种子选手,初步建立了培育梯队,在坚持自愿原则前提下,持续引导有条件的进行升级。”李茜佳说,综合数据分析和历史经验,当地给重点支持对象画了一条“线”:注册登记两年以上、已在税务部门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较大产值的制造业个体工商户和较大规模的服务业个体工商户等。
记者注意到,这条线各地大致相同、细节上有所差异。比如柯桥重点支持对象的存续时间要求是3年以上,不满3年但有需求的也可申请。也有不少地方明确,个体工商户如果在一些行业内比赛、评比中获得好名次,也会是“加分项”。
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个体工商户在浙江制造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相比前一轮“个转企”政策没有较为明确的产业引导,《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按照“培育一批、转型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率先推动科技和制造业领域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对制造业产业链补充很有益处。它们是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不可或缺的力量。”蔡宁说。
“厂二代”陈劲华家里从事服装制造业多年,主营保暖套装、瑜伽服等产品。父母管生产他管销售,2022年他从电商类个体工商户起步,短短两年营收已近千万元。“好产品也要有人推才能走量,必须提前布局多元渠道。”他说,此次选择“个转企”,是做深的重要一步,“只有企业可以开分店,而且更容易获得品牌方授权,是做大规模的关键。”
作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场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在浙江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体户远不只是个人的,是我们经济‘基本盘中的基本盘’。”不少政府管理服务部门负责人坦言,《实施意见》倒逼他们要从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两个长远角度去看待个体工商户及“个转企”企业的地位。
2023年,义乌出台促进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全市累计多达75.2万的个体户,按照生存、成长、发展三种阶段分类培育。针对生存型,提供税费减免、“短平快”贷款等降本支持;针对成长型,通过推送白名单、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等,提升大额贷款的可得性;针对发展型,引导注册品牌、制定标准等,提升行业话语权。
“‘个转企’这一步,步子要迈稳、走准。”多个政府管理服务部门负责人表示,“转企”后,企业的规范性要求更高了,比如账目管理,个体工商户可能自己拿个账本记,但公司是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个体工商户招人招的是个人劳动者,而企业一般招正式员工,需享有公司提供的社会保险、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等……“这些需要管理部门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等改革,主动、细心、及时提供必要的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