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用青年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优秀青年宣讲员是怎样炼成的

字体:
—2024—
02/06
07:01:14
2024-02-06 07:01:1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陆乐 肖淙文

  省委党校“青年博士宣讲团”成员胡赛在日常宣讲中。

  浙江传媒学院大四学生王月如(右三)以情景剧方式讲述李敏烈士的故事。

  浙江省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秘书长忻皓(左)宣讲“腾笼换鸟”的浙江故事。

  宁波市“后浪”宣讲团先锋讲师冯钧嶂聚焦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展开宣讲。

  杭州市余杭区“新时代创客说”理论宣讲团成员胡俊超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长兴县煤山镇十月村文化礼堂古银杏树下,由槐坎中心幼儿园党员教师和青年村官组成的宣讲团在进行快板宣讲(资料照片)。 拍友 吴拯 摄

  浙江在线2月6日讯(记者 陆乐 肖淙文)1个月前,浙江传媒学院大四学生王月如还在向学长咨询就业事宜。她自己都想不到,这段经历很快就会被她写进宣讲稿里。

  2月5日,省委常委会会议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展示紧接着举行。作为00后宣讲员,王月如和其他4位8090宣讲员一起,用青年人的话语体系、话语方式,为在座的省领导讲述了自己眼中的浙江故事。

  正如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8090、00后等新时代理论宣讲品牌进一步擦亮。在机关、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80、90、00后宣讲员正在成为浙江基层宣讲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全省已形成1000多支青年宣讲员团队,总人数超5万。

  随着一次次的宣讲,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在“讲好总书记的故事,阐述好总书记的思想,展示好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中,高质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创新理论带到基层一线、群众身边、百姓心里。

  5日登台的5位青年宣讲员,正是他们中的代表。优秀的青年宣讲员是怎样炼成的?怎样让每一次宣讲取得实效?我们从这5位宣讲员身上一探究竟。

  在宣讲中展示

  新一代青年的风采

  面向省领导进行宣讲展示汇报,不仅是省内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罕见。对受邀的青年宣讲员来说,这更是头一遭。

  作为一名有着10年理论宣讲经验、宣讲场次超过1000场的“老”宣讲员,80后的浙江省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秘书长忻皓在接到通知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断询问“真的吗?”00后王月如和90后的宁波市“后浪”宣讲团先锋讲师冯钧嶂、杭州市余杭区“新时代创客说”理论宣讲团成员胡俊超、省委党校“青年博士宣讲团”成员胡赛的第一反应也差不多。即使开始准备宣讲稿,他们还在互相确认:“青年宣讲团,现在这么有排面了?”

  惊喜过后,压力随之而来。虽然宣讲主题对于身经百战的青年宣讲员来说并不陌生,可是怎么用更有青年特色的方式展现青年宣讲员的风采,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比准备毕业作品难多了!”完成毕业作品不久的王月如,把写宣讲稿称作“大四生涯的第二道难关”。为了写出自己对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认识,她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对稿件进行了近30遍的修改。

  每位宣讲员都是如此。5人中公认写稿最顺利的冯钧嶂告诉记者,尽管他已经在全省各处开展过上百场宣讲,但在准备时仍感到难。如何用小故事讲明白“改革开放”这个大主题?起笔之前,他反复思考了很久。准备期间,他多次到自己工作的宁波舟山港集团档案室查阅历史资料,先后撰写的19版宣讲稿里,光是案例就超过20个。

  尽管做了充分准备,现场青年宣讲员们仍难免紧张。入场前,冯钧嶂不停地抻着早已熨烫平整的衣袖,胡俊超对着自己专门别在衣服上的“神人兽面纹”徽章看了又看,王月如不停地深呼吸,胡赛则一遍遍地模拟着上场后的肢体语言……“就像婚礼前准备上台时一样紧张。”忻皓形象地比喻说。

  真上了台,大家反倒放开了。打头阵的冯钧嶂,身着绿色工作服,一开场就介绍起自己宁波舟山港码头现场控制员的身份,并大方和台下互动:“去年4月1日,易书记您来宁波调研,所到的梅山港区就是我干活的地方。”一句话,就让现场的气氛轻松了起来。

  通过互动拉进和听众之间的距离,这是冯钧嶂宣讲多年积累的小技巧。为了讲清楚“东方大港如何在改革中体现‘硬核力量’”,一个个生动的发展故事不断抛出。动情时,几句地道的宁波话脱口而出,全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方言最接地气,大家都觉得亲切。”下场后冯钧嶂告诉记者。

  5位宣讲员轮番上阵,宣讲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指示精神,涵盖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文明中国、党的建设,话题虽不同,但表达方式都紧贴实事、紧跟热点。

  王月如在宣讲中提到了最近的爆火电视剧《繁花》。“剧中一批风风火火的浙江小老板在商海中闯出了一片天。”出生于江苏南京的王月如,从浙商在上海闯荡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共同富裕是干出来的、闯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没有优势,就把自己变成最大优势,主打一个‘逆风翻盘’!”小姑娘马尾一甩,语气高扬,自信的神色颇有剧中湖西针织厂“范总”的风采。

  忻皓的宣讲主题是“浙江如何置顶‘科技创新’”。他的讲述充满了“科技味”。“第一性思维”“逆向定价思维”……每一个概念的背后,都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空间。例如第一性思维,乍一听让人云里雾里,却被他几句话解析得直白明了,“就是把事情细分到可以想象的基本元素,然后开始推理,而不是跟风、模仿。”在他的解读中,不论是马斯克对创新的投入,还是李书福立志造车,都源自这种思维,“只有深入思考我们到底要什么,才能产生更多总书记所讲的‘从0到1’的颠覆性科创成果。”

  在精准到位又深入浅出的宣讲中,青年宣讲员们展示了新一代青年学习新思想、传播新思想、践行新思想的时代风采。

  带动更多人感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

  优秀的青年宣讲员应该是怎样的?

  胡俊超分享了他的“独门秘籍”:自信地把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讲出来。

  这个经验,源自于胡俊超初到良渚遗址工作时的一次讲解工作。当时,良渚尚未申遗成功,很多游客对良渚遗址出土的文物将信将疑。

  有一天,胡俊超接待了一对来自北京的退休夫妇。两人细细观察着展台中的玉琮,对5000年前的古人能制作出如此繁缛的纹饰半信半疑。胡俊超对此表现得十分笃定,他抬高了讲解的音量,用一种激昂的语气告诉客人:“考古研究早就发现,当时已经有了浅浮雕和细线刻等技法。纹饰的线条比我们指纹还细,体现了良渚工匠高超的雕刻工艺。这个玉琮证明了良渚在5000年前就进入了文明社会!”看着底气十足的胡俊超,两位老人被说服了,互相感慨着先人的智慧。

  事实上,这些纹饰的雕刻技法,具体是怎样的?当时胡俊超没有具体了解。老人如果再深问一句,他可能就要露怯了。“我认为是我的自信打动了游客。这让我从此得到了一个经验,唯有自己相信,宣讲时才能让听众相信!”在一次次自信又专业的宣讲中,胡俊超吸引更多人来到良渚,让八方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国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

  和老一辈相比,当下的年轻人生活成长在一个信息传播渠道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通过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热心传播党的声音、努力宣讲党的政策,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青年宣讲员们不仅成了优秀的理论传播者,更是先人一步的学习者。

  身为“00后talker”宣讲团的一员,王月如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的宣讲中讲过“浙东刘胡兰”李敏烈士的故事。

  “如果不是准备宣讲,我可能都不会知道李敏烈士。即使宣讲中涉及到了,我最初也只是专注于背稿子。”王月如说,随着一次次的宣讲,她发现意义远不止于背诵一篇宣讲稿、讲出一个故事。

  2023年4月,王月如和同学们到杭州翠苑一区社区宣讲。当她像往常一样,讲完李敏烈士的故事准备下台时,看到台下一位身着旧军装的老人正悄悄抹着眼泪。那一瞬间,王月如感受到了宣讲的力量。当她把革命先辈的故事讲出来,就会有人受到触动,感受到真理的伟力。从此,她努力把自己带入到李敏的故事中,体会烈士当年的心境,宣讲得更有感情。

  就这样,王月如和她的小伙伴在精心完成每一场宣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应试到实战、从粉丝到讲师、从说教到感动、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这样的经历,激发出广大青年人、特别是00后思政学习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宣讲员队伍中,他们在学中干、干中信,更从中收获了快乐感、存在感、成就感、价值感和认同感。他们犹如一颗颗火种,播撒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之光,带动身边更多年轻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每一次我们都会根据听众和主题,对宣讲内容作修改和深化。所以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新体验,会有全新的收获。”王月如告诉记者。

  有着更多人生阅历的8090宣讲员更是如此。至今已经开展了上千场宣讲活动的忻皓,从始至终都对自己有一个基本要求:每次都必须有新东西。

  之前围绕“高质量发展”,他在短短半个月内接到4家国有企业的宣讲邀请。在外人看来,主题相同、听众的职业构成也类似,4场宣讲完全可以讲一样的内容。但是忻皓硬是根据不同单位所属的各自行业,选取了不同的宣讲角度和案例,为他们带去了4场完全不一样的理论宣讲。

  “面对不同的宣讲对象,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办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忻皓说,这叫提高针对性。根据经验,不同受众的关注点不同,例如大学生更加关注人才、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企业家最关心惠企政策;工人、农民则乐于听到身边发生的变革和取得的成就……

  “在这个基础上,把看上去艰涩难懂的政治语言、学术语言转换成青年听得懂、记得住的群众语言,结合受众身边的人和事来进行宣讲,宣讲的效果就不会差。”忻皓说。

  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青年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理论宣讲是无聊的,让人想“打瞌睡”“玩手机”的。

  身为一名省委党校的青年老师,胡赛对这一点感触尤其深。在日常的课堂和宣讲中,她发现,现代人越来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从效果上看,一小时的课程往往不如10分钟左右的微宣讲效果好。

  因此,她和其他年轻博士组成了省委党校“青年博士宣讲团”。除了日常的线下宣讲,大家录制了一个个10分钟左右的微宣讲视频,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明白、讲到位。这些视频推出后,在学习强国、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受到广泛欢迎。两年前胡赛录制的第一个微宣讲视频,仅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就有近35万的点击量。

  一次线上理论宣讲能有如此多的受众,出乎胡赛的意料,也让她感受到互联网传播的力量。当下,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00后宣讲员,正在运用短视频、微电影等手段,制作推出一批形式新颖、感染力强的融媒体产品,并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增强宣讲的实效。

  而在线下,突破传统“1对N”“我讲你听”的常规方式,把宣讲变成交换看法、交心讨论,是青年宣讲员的普遍做法。

  忻皓曾经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进行过一次宣讲。这里是全省竹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正在进行毛竹林经营权流转的有关探索。“村民可以到毛竹林里挖笋吗?”宣讲中,他向在座的村民抛出一个问题,引发了村民、镇村干部间长时间的讨论。“通过这样的互动,大家最终都认识到经营权流转能够给村民和村集体带来收益,衷心支持这个好政策。”忻皓介绍道,现在他在宣讲中总会给听众留足提问交流的时间,通过互动来提升听众的代入感,加深对宣讲的印象。

  年龄更小的00后宣讲员,则把提升宣讲趣味性作为吸引注意力的关键。

  很少有人知道,忻皓和王月如还有一层“师徒”关系。2022年8月,由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青年理论宣讲主题活动——“上新吧,00后talker”理论宣讲训练营在宁波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举行。当时,忻皓是训练营的导师,王月如是学员。

  训练营结束时的展示活动现场,觉得“被上了一课”的却是忻皓。00后宣讲员的宣讲手段之丰富,大大出乎导师们的意料。情景剧、直播、辩论会、流行歌曲……不仅让当地村民看得津津有味,也让在座的宣讲员“老炮”大开眼界。

  这些年,类似的宣讲方式已经广泛运用到了宣讲工作的一线。王月如参与的近50场宣讲活动中,情景剧就超过了10场。冯钧嶂也多次耍着快板、哼着小曲,到乡镇、社区宣讲相关政策。在他们心中,党的创新理论并非天生曲高和寡,经过大众化、通俗化的阐释,它们自然而然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说增加互动性、趣味性是形式上的创新,那么越来越多的青年宣讲员选择“沉下去、走基层”,探索推进蹲点式宣讲,主动探索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对宣讲工作的一次“革命”。

  近些年,胡赛曾经到天台县街头镇金满坑村、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进行蹲点式宣讲。每次宣讲前,她都会先调研了解基层面临的“真问题”。“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乡村,如何吸引游客?”“如何依靠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先行?”……

  边调研、边宣讲,既出问题、又想办法,这个过程不仅让胡赛对平时只能见诸纸端的政策文件有了全新的理解认识,也有了把政策、理论精准地讲到基层干部群众心坎上的底气。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随着宣讲场次的增加,青年宣讲员逐渐发现,想要让宣讲“上头”又“走心”,归根结底,还是得在宣讲中回应群众的诉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蹲点式宣讲正是提升宣讲质效的一个好办法。”胡赛告诉记者,所谓蹲点就是沉到基层一线去触摸最真实的民情民意,然后在宣讲中作出回应。借助这种方式,宣讲员不仅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宣讲收集素材,还可以在调查研究中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更可以帮助基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发展,一举多得!

  不论是创新喜闻乐见的形式,还是输出直面问题、打动人心的内容,青年宣讲员一直在探索。5位宣讲员有一个共识:唯有做到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把理论宣讲与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才能让宣讲工作入脑入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宣讲员。

  链接:浙江高质量推进青年宣讲工作

  队伍不断壮大

  全省已形成1000多支青年宣讲员团队,登记在册的青年宣讲员超5万人。

  场所日趋丰富

  把理论宣讲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建立固定宣讲点、流动宣讲点、特色宣讲点、海外宣讲点。

  品牌特色亮眼

  持续打造“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我在之江学新语”、“共同富裕青年说”、“跟着总书记学思维”等特色活动品牌。

  模式不断创新

  探索出情境式宣讲、蹲点式宣讲等新模式。

  体系持续迭代

  在队伍体系上,由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拓展,吸纳各领域代表人物、优秀人才参与,打造特色宣讲团队;在梯队建设上,推动8090后逐步向00后、10后延伸拓展;在宣讲方法上,全面推进理论宣讲工作数字化创新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理论宣讲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