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运后,杭州东站的返乡客流与日俱增。
杭州东站候车大厅里人来人往,在检票口后方的一块空地上,杭州志愿者协会银龄互助分会的成员们搭建了一个免费理发点。从1月26日至2月8日,每天有4位志愿者为杭州东站旅客提供免费剪发服务。
临近过年,免费服务点相当热闹,4位理发师一天大约要修理70~80位旅客的头发,有时客人甚至会排队。
大家如此捧场的一个缘由,是这项剪发服务实在“太实用”了。在站里一边等车一边修剪个清清爽爽的发型过年,大家都说“新年红红火火从头新到脚”。
年前太过忙碌成为“理发”困难户
90后小伙子点赞东站理发便民服务
在杭州东站志愿理发师的座位上,男性顾客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1994年出生的小吴便是其中一位,他的要求很简单:把头发剪短一些,看着精神点。
原本,他掐点来东站坐车回河南老家。但受到天气影响,乘坐车次往后推迟一个多小时,他就开始到处逛逛。“东站里面居然有个免费理发服务点”,于是,他坐下来理发,顺便等车。“年前太忙了,没空理发。我是打算回河南理发,但等车这段时间是太空了,找点事做做分分心。”
小吴在东站免费理发点剪发 章然摄
小吴在杭州工作已经两年。今年,公司通过调休等方式放了14天假,他特意带着老婆和老妈一起提早回老家河南过年。说到回家,小吴很兴奋,“特别馋老家的饺子,家人会包猪肉大葱和韭菜鸡蛋馅的饺子,从大年三十一直吃,但还是吃不够。”
河南老家过年的风俗多种多样,放鞭炮、聚餐、走亲访友。小吴说,“过年的意义,就在于亲朋好友相聚,聚起来就有年味了。”
小吴剪头发时,妈妈朱女士在旁边观察了会儿理发手艺,才决定要坐下来也剪个头发。她指定了一个理发志愿者,笑着说头发要修短一点,但不能太短,脸胖,太短又不好看了。朱女士很在乎发型,这不像衣服,“不喜欢不穿,过年,肯定是要漂亮发型。”
小吴妈妈在剪头发 章然摄
她来杭州是为了带孙子,每天小两口上班,她推着婴儿车和小区里的老太太遛弯聊天。呆了半年,朱女士说自己想家了,虽然杭州环境好又干净,但还是思念自己的家乡。今年过年,兰州的女儿女婿一家也来过年,大年三十准备去饭店搓一顿。问及为何不自己做饭时,朱女士有点不好意思,我的厨艺,女儿吃吃还行,女婿也来,我心里没底,还是去饭店吃好。
小吴妈妈满意新发型 章然摄
来杭州出差准备返回上海老家的丁先生,面色稍有犹豫,但看到小吴剪得蛮好,也坐下来。“我不想回家去店里排队剪发,能在车站里免费剪,算是赚到了。”丁先生说。
今天,是丁先生最后一趟出差,这趟回到上海后,就安心过年了。上海的年味,丁先生觉得已经淡了很多,过年期间,上海不堵车,这算是新年带来的变化之一。一些远方亲戚来串门,顺便上海旅游一趟。
小朋友也来凑热闹
3岁萌娃在东站剪了童花头
在一波理发顾客中,3岁的福建小萌娃栗子堪称全场“可爱”担当,缩头缩脑又勇气可嘉。
3岁栗子剪发 章然摄
爸爸妈妈2月1日出门旅游,上海杭州一路逛下来,今天要返回福建进行过年前的准备工作。在旅行中,孩子刘海渐长,戳到眼睛,本想忍一忍,遇到车站理发点,把剪发的心思又勾出来了。
“福建老家过年很热闹,有仪式感。”栗子妈妈说,所以每年都坚持回老家过年。大年三十晚上,要吃烫熟的韭菜和肉,寓意长命百岁。年夜饭的菜色以海鲜为主,种类要凑成双数。晚上要放三次鞭炮,年夜饭吃完放一次,12点出门再放一次,大年初一早上再放一次。这些是开门红,热闹过新年的含义。
年味,在福建的庙会里,也在长辈亲手制作的发糕和甜果子里——只要看到家人制作传统食物,那份熟悉的年味就能回归。
栗子剪完头发,是一个可爱的童花头,还特意转了个圈,让记者拍照。
可爱的栗子 章然摄
“突然就变帅了。”1995年的宁波小伙小赵头发一开剪,老婆立即开启了夸夸夸模式。这种剪发模式,对于小赵来说,还挺新奇的。“我看到,觉得新鲜,就来尝试下。”年轻人的冲动说做就做,咔咔几下,前面突出的头发尖剪掉了。
小赵剪发 章然摄
免费剪发点 章然摄
小赵刚结婚不久,正处于新婚甜蜜状态,今年,夫妻俩打算一起回宁波老家过年。“宁波过年,就是搓麻将,从中午12点搓到晚上12点,天天必备。”小赵哈哈一笑,老婆接过话茬,“给你拍下一张,发到家族群里,看你还乱说不。”玩笑归玩笑,两人的过年行程安排得很满,吃喝玩乐是主基调。
剪发剪出成就感
志愿者们说离不开家人支持
今年,是杭州志愿者协会银龄互助分会第六年开展东站理发志愿服务。也是时隔三年后,志愿理发点重新出发。
核心成员15人,4人一组,按照值班轮换。一些志愿者家中有事请假的,骨干成员替补上,可能会连续多天值班。57岁的魏丽华已经连续值班5天了,刚给旅客剪完头发的她,鼻梁上全是是细碎的发屑。
志愿者脸上全是头发 章然摄
“男性头发比较硬,剪着剪着就蹦一些在脸上。”魏丽华说,几年前自费学习了剪发手艺,两年志愿服务期间,技术已越来越成熟。在东站值班的每一天,她和队员们会主动招揽旅客,“剪发不,剪一个呗。”
四位志愿者 章然摄
志愿者手上都是头发 章然摄
三言两语,有时真把路过的旅客劝下来理发了。理发免费,为什么还如此费心招揽?“我是觉得不想让志愿时间白白浪费了,那既然我们来了,就让旅客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回家。”
这句肺腑之言,化作行动,则是每天4个人平均剪70~80多位旅客的头发,从早上8点半干到下午4点半。问及累不累,志愿者里70岁的任根生大姐潇洒一句,“累什么累,这点小活,我之前还志愿修脚,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这里好歹都是站着活动。”
志愿者里最年轻的是48岁的黄小燕,她原籍温州,在杭州呆10年了。她曾开过理发店,手艺十分精湛。有时不忙时,她一边推头一边指导旁边的志愿者,“你看啊,往上推,这样就平整了。”
旅客留下的暖心评论 章然摄
旅客留下的暖心评论 章然摄
白天,她在东站义务理发点剪头,夜晚,又给亲朋好友当义工,“这不,快过年了,在杭州的温州亲友,都来找我烫头。”店虽不做了,但家里还有些器具,这些天全用在亲朋好友的头上了,不仅烫头不收钱,还要做一大桌子菜招待他们。
其他志愿者都在轮换,唯一14天都驻守在东站服务点的是65岁的王建接,他有一本记事本,上面都是免费理发后,旅客留下的暖心之言,“杭州是个好地方,杭州市民心更好。”、“春运路远,暖心情近。”、“感谢你们的暖心之举。”而这份真情是双向奔赴的结果,每次理发完,每位志愿者都会对旅客说一句,新年快乐呀!
过年前这些天,志愿者们驻守在杭州东站免费理发,那么家中的年货谁买?卫生谁打扫?
四位志愿者均表示,得感谢家人的支持,年货和卫生基本上要靠另一半来完成。黄小燕说,自己有一个丝绸店,现在都是老公去坐镇,自己来东站剪头发。
不过,做志愿者很开心,“看到大家剪了个漂漂亮亮的发型回家,互道新年快乐,是一件多么有年味的事情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