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一代浙商、娃哈哈集团创始人昨逝世

宗庆后留下的六个背影

字体:
—2024—
02/26
06:27:10
2024-02-26 06:27:1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郑亚丽 朱承 来逸晨 陈佳莹

  浙江在线2月26日讯(记者 郑亚丽 朱承 来逸晨 陈佳莹)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79岁。这位42岁白手起家、三次问鼎中国首富的浙商劳模,曾说:“停不下来。”

  现在,他长长地休息了。

  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以宗庆后为代表的浙江企业家,敢为人先、执着专注、深耕主业、追求卓越,造就了创业创新的传奇故事,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宝贵人才。

  此时的杭州,正经历龙年首场寒潮,低温、阴雨,但记者对宗庆后的记忆,仍停留在那个艳阳高照的夏天。那是2022年8月22日,记者带着《十问十答丨稳进提质怎么做》的专访选题,来到位于杭州市清泰街160号当时的娃哈哈集团总部,一座朴素的六层小楼。

  我们到达时是上午8时,宗庆后已经工作了一个小时。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每天早上7时开始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直到夜幕降临才下班,雷打不动。他从办公桌前站起,装束一如既往的朴素:淡蓝色格纹短袖衬衫,深蓝色长裤,一双常年“出镜”的黑色布鞋。

  和宗庆后交流,你不要奢望他会说什么大话。从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棒冰、文具起家,宗庆后追求的是朴素的真理,那是他在几十年摸爬滚打中学会的,正如那天早上他告诉我们的——

  “要有效率地投资,不能看什么赚钱就一哄而上,等热度下去了又一哄而散”“在我看来,500强主要比的还是规模,而当前企业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比效益、比创新上”“让企业的发展成果和员工共享,这是企业家精神的升格”……

  犹记得2020年春节前夕,记者有幸参加了娃哈哈集团的“年夜饭”。那天,由于航班延误,过了原定饭点时间,仍不见宗庆后身影,现场却无一人不耐烦。等了许久,耳边突然传来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回头看,员工们兴高采烈地簇拥着姗姗来迟的宗庆后,一路来到主桌。

  那场面,好像明星出场,但更像是焦急等待的人们看到家里的主事人回来了,心安了,底气也足了。此刻,当我们暂且忘却“饮料大亨”“中国首富”的标签,回看宗庆后纯粹的一生,最为感佩的是他的六个身影——

  一个大器晚成却朝夕不倦的创业者,一个家国情怀满溢的企业家,一个在商战中敢打敢胜的硬汉,一个实体经济的守护者,一个关爱员工的大家长,一个停不下来的奔跑者……

  “高龄”创业者

  宗庆后敢想敢拼,雷厉风行,历来如此。

  正是这种性格,让他42岁时大器晚成,逐渐“跳脱平凡”。

  1987年,只有初中学历的他,被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任命为下辖校办企业经销部(娃哈哈前身)的经理。原来,临近年关,经销部盘点发现一批发往内蒙古的货还未收款,便派宗庆后负责处理。

  谁都没想到,这位终日沉默寡言的业务员二话不说,大年三十赶赴内蒙古上门催债,并分文不少地将货款悉数收回。自此,宗经理走马上任,带领两名退休女教师,开启了艰苦创业之路。创业第一年,校办企业给他下达的上缴指标是4万元,宗庆后却自己将这个数字增加到10万元。言出必行,草根出身的宗庆后能吃苦、思维活络,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是带头人,更是全公司最勤奋的人。这也让他的事业快速腾飞。

  1987年,靠代工口服液,宗庆后实现上缴利润10万元的“小目标”。第二年,宗庆后联手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主任朱寿民,抓住儿童补品市场空缺的机遇,自主开发上市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立即受到市场热捧,企业效益更好,上缴利润增至60万元;1990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利润超2000万元。

  家国情怀企业家

  1991年,创业3年多,宗庆后气势如虹,带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功兼并了2200多人、欠债6000多万元的国有老牌企业杭州罐头厂,28天飞速拉起新生产线,产出新品果奶,“小鱼吃大鱼”,一时轰动全国。彼时,国际上一些大投资公司急切希望与“娃哈哈”合资合作,省内外许多地方也欢迎“娃哈哈”去开办实业……面对进一步拓展扩张的诱惑,宗庆后却按兵不动。他的心里,还有更大的家国情怀:娃哈哈的扩张发展,要与国家东西部扶贫工作紧密结合。

  1994年底,宗庆后带领娃哈哈走出浙江,在重庆涪陵成立了首家娃哈哈外地公司。背后原因,是积极响应国务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当年,他兼并了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包干安置移民1300余人。“把最好的东西带过去。”宗庆后践行东西部对口扶贫的“秘诀”简单而朴素。他带领娃哈哈人挑选最热销的产品、最一流的技术、最先进的产线,引入中西部地区,尽可能降低当地分公司的经营风险,最快实现自主“造血”。

  重庆涪陵、四川广元、新疆阿克苏、西藏拉萨、青海西宁、云南大理……娃哈哈在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累计投资86亿元、建立72家分公司,解决当地1.3万余人就业。这些工厂,全部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发展成为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

  商战硬汉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即将加入关贸总协定(后来的“WTO”)的消息,在浙商群体间传开。宗庆后撸起袖子,准备迎战。“娃哈哈要迎接挑战,必须办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档次、上规模的企业。”早在1993年年初,他便瞄准了国际同行一流企业的水准,要将娃哈哈来个脱胎换骨,再创一个娃哈哈。很快,娃哈哈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了下沙生产基地,“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

  1998年,非常可乐投产,1999年就占据了国内碳酸饮料10%的市场份额,总体产量超过和逼近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产量。事实证明,洋品牌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在我们涉及的产品领域,无论是水、奶还是可乐,我们不怕来自全球任何角落的竞争。”宗庆后总是信心满满,娃哈哈总是在“战斗中成长”。

  1996年,娃哈哈积极探索引入外资,牵手法国乳品与饼干业巨头达能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起初双方合作愉快,直到2007年初,达能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娃哈哈其他非合资公司股权,遭到了宗庆后的顽强抵抗。达能一纸诉状,将之告上国内外法庭。这就是世人瞩目的“达娃之争”。

  “他问我,你反正很会赚钱,这点钱一两年就回来了。我说,我赚的钱,为什么要送给你?”宗庆后据理力争。

  这是迅速勃兴的民营资本与强大跨国资本的勇敢碰撞。最终,国内、国外数十起诉讼均以败诉而告终的达能,将其在各家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娃哈哈,退出合资,双方达成和解。宗庆后的坚持,让他在这场艰难的博弈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实体经济守护人

  实体经济,是宗庆后一辈子的牵挂。尽管在实体经济遇难时他的观点一度遭到误解,但在宗庆后身上,这份企业家的深沉情怀始终不变。

  2016年12月25日,央视请来多位企业家探讨中国制造业日子不怎么好过的问题。其间,主持人谈及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资源,可能会构筑一个新的世界这一观点时,宗庆后说:“唯有新技术最值得实体经济去借鉴”“我认为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老爷子说话向来耿直,此举却让宗庆后被打上了“缺乏创新”“思维守旧”“跟不上时代”的标签。

  事实上,这样的误解背后,是宗庆后对于中国制造过去、现在、未来的深深情感,是对实体经济的拳拳之心。

  他曾无数次在互联网金融火爆时大声疾呼:要大力发展实业,发展制造业,不要把虚拟经济搞过头。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本、富民之本。

  “互联网对我们是有影响,但最大的影响还是网上的谣言。”多年后,宗庆后曾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回应:“实体经济和虚拟电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双方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生态关系。”这也算是他对之前大众刻板印象的一个有力回应。

  员工大家长

  2016年,宗庆后的一张照片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网友@_惗念念拍摄了他在高铁上偶遇的宗庆后,彼时他轻松自在地坐在二等座上,还逗弄着邻座的小孩。

  “我本就是穷人出身,不管别人怎么看,这已经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自己觉得挺自然舒服的。”宗庆后的勤俭低调已成为习惯,但他对员工的关怀却像“大家长”一样。

  宗庆后不仅每年都会请留守员工一起吃年夜饭,还坚持每年给员工涨工资,2016年考虑到物价上涨较快,员工生活压力较大,又在原核定年终奖额度的基础上增加50%。

  娃哈哈一次次成了网友羡慕的“别人家的公司”,比如2018年起员工在儿童节可以放假1天,陪伴孩子;拆除秋涛基地食堂大楼,建成10万平方米的员工公寓;为员工解决食堂、宿舍、班车等设施,配置澡堂、健身房等生活配套。

  “我认为企业家有能力了,应该主动给员工增加收入,员工增加收入了,内需拉起来,经济就活起来了,企业日子也好过了。搞好企业要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如果员工和企业利益共享,那么企业也会做得比较好。”宗庆后说。

  停不下来的奔跑者

  早上7时到公司,晚上11时才下班是宗庆后的常态。宗庆后似乎从不疲倦,始终保持着一副“奔跑”的姿态。

  他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从带领娃哈哈开展多元化战略,入驻B站、联手盲盒,到自己学会在微博上@女儿,进入直播间和网友互动……在大多数人决定躺平的年纪,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依旧保持着超强的好奇心和执行力,不断地刷新大众的认知。

  曾有记者问宗庆后,您总是那么精力旺盛,动力何在?他仔细想了想,回答道:“作为企业家,我担负着社会责任。这份责任,有对员工的,有对消费者的,还有产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上的人,让我停不下来。”

  宗庆后不愿意停下来,直到今年初,一位浙商去娃哈哈集团拜访时,仍在办公室看到他一边吸氧一边工作的情景。

  这个困难与挑战并存的大气候下,宗庆后这句“停不下来”,是对所有人的精神馈赠。一代代浙商是从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日子里走出来的,他们拥有激流勇进中洞彻通透的大商气度,拥有困难低谷中挽狂澜于既倒的坚韧意志,再大的雨雪风霜,也吓不倒他们、喝不停他们。这,就是一代代浙商最大的财富。

  这些年来,在与第一代浙商的陆续告别中,“四千精神”愈发闪亮,化作引领的光束,照亮前行的道路。一次次破难开拓,一代代新老传承,广大浙商依然努力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担当有我,攀峰有我,包容有我,出新有我。

  难舍,不舍。告别,永记。浙商群体,不会停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宗庆后;娃哈哈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79岁。这位42岁白手起家、三次问鼎中国首富的浙商劳模,曾说:“停不下来。”现在,他长长地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