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让每一个淳安学子在家门口都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淳安12项超常规举措精塑“学在淳安”品牌

字体:
—2024—
03/08
09:49:08
2024-03-08 09:49:08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程海波 淳安微融圈 杨奇 余露

  “让每一个淳安学子在家门口都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昨日,淳安以超常规的规模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全县释放强烈信号、亮明坚决态度,将下定决心、花大力气,抓好教育这一最大民生工程。同时,这也是将“再苦不能苦教育”作为一种基因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淳安人,重整行装迈上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教育是淳安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缩影,仅从近20年持续将教育纳入民生实事,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就可见一斑。近五年,淳安共投入教育经费68.9亿元,去年的教育经费甚至占到了全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7.3%。

  然而,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大城市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淳安的教育如今也面临着教学质量与群众期盼有差距、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育机制保障中的不足等现实问题。其中,农村学校“小校微班”现象突出,导致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教师配置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偏少等一系列教育发展短板,使淳安的教育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挑战。

  “我们刀刃向内、自我检视,对于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将落实针对性举措,精准发力、加快破题。”淳安县委主要负责人一语道出了出台教育超常规举措的核心要义。

  那么,此番超常规举措究竟“超”在哪里?

  据了解,12项举措重点围绕“义务教育树口碑,城乡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出成绩”的目标,在城乡教育格局上,将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高中教育向县城、义务教育向中心镇、学前教育向乡镇中心集聚;在教育投入上,5年内安排不少于15亿元的资金,用于学校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在城乡教育协作上,着力与杭州主城区名校合作,共同打造紧密型教共体。

  同时,淳安还将强力推进管理体系改革,打造以校长、班主任、教学骨干“三支队伍”为重点,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并实施教师专业攀登和教育英才计划,推行以实干实绩为导向的管理机制等。此外,淳安还将服务保障教育作为刚性要求,超大格局推进教育生态优化。

  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整、改、提、优”。

  教育资源整合方面,今后五年,淳安将撤并生源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32所,从而实现全县高中5所、初中10所、小学25所、幼儿园30所的整合目标,基本实现“高中教育向县城、义务教育向中心镇、学前教育向乡镇中心”三圈集聚。同时,瞄准杭州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主动争取办学合作,让淳安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并打造一批“小美优特”的乡村学校示范样板。

  在教师队伍管理上,重点建立教师“能上能下”机制,实施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构建以教育教学业绩为核心要素的优先评聘机制,提高班主任、教研组长等核心教育教学岗位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的占比等措施,靶向优化教师成长激励体系。同时,推进“领头雁”引育工程,计划到2027年,培育省市级名校长10名以上,省市级名师100名以上。

  为提升办学水平,淳安提出了“做强淳中龙头、做特优质普高、做精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推进文化教育、体育艺术、职业技术均衡协调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此外,淳安还将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学段融通样板学校,强化人才贯通培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淳安;教育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