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拍摄于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鸟类罗纹鸭。通讯员 钱科 摄
春逢谷雨鸟翩跹。每年4月是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4月15日上午,以“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为主题的绍兴市“爱鸟周”宣传活动在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启动。
在活动中,记者获悉,目前全市记录到的鸟种类已达到387种,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造访绍兴,留宿绍兴,也让观鸟这种小众爱好被逐渐推向大众视野。这些“新朋友”为何纷纷“落户”绍兴?趁着此次爱鸟周活动契机,记者寻求答案。
珍稀鸟类频现绍兴
去年12月底,灰背椋鸟首次在绍兴被发现。在鉴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的一次观鸟活动中,鸟类摄影爱好者冯雅在湿地公园鉴湖水廊附近观察到一种新鸟类,后经专家确认为灰背椋鸟,是绍兴鸟类新记录。
消息一出,“鸟友”们蜂拥而至。每天从日出到黄昏,不少扛着专业设备的观鸟爱好者纷纷来这里守株待“鸟”,马勤超正是其中一位,他说,“现在珍稀鸟类可以拍摄到的概率越来越大,而且很多鸟都是在绍兴第一次被我们的‘鸟友’拍到,这也说明我们绍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留鸟了”。
继去年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首批“浙江省观鸟胜地”后,前不久,省林业局公布第二批“浙江省观鸟胜地”名单,位于越城区的鉴湖国家湿地公园上榜。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已记录到鸟类1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为黄胸鹀;此外,还有鸳鸯、领角鸮、草鸮、小鸦鹃、水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步改善,在城市“偶遇”重点保护鸟类,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从这几年的‘落户’信息来看,绍兴的自然环境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保护处相关负责人说,自2012年野生鸟类专项调查确定全市共有261种鸟类开始,经过绍兴野鸟会每年的科研调查和拍摄记录,目前全市共记录到野生鸟类已达387种。越来越多观鸟护鸟者出现,也记录下了更多的珍稀濒危鸟类的美丽身姿。
良好生态吸引候鸟
去年10月,首批南迁候鸟到达上虞滨海湿地,其中就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鸟类黑脸琵鹭。据上虞区野鸟保护者协会统计,去年留宿绍兴的黑脸琵鹭数量明显比往年增多,最多一次观察到的有17只。
一个地方的生态好不好,候鸟们会“投票”。为了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我市多部门通过打、防、治、护、宣综合施策,全力构筑立体守护防线,维护鸟类种群种源持续增长,野生动物资源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
“野生鸟类是环境测评的专家,也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风向标。我市地处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会有逾万只水鸟在此停歇越冬。鸟类多样性丰富的背后,折射的正是绍兴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努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各地大力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和栖息地修复治理,通过职能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构建候鸟保护长效工作机制,为这些鸟类在绍兴安家筑巢创造友好的生存条件。
为了守护好这些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和“新朋友”,近年来,我市基于“林长制”护林网格体系,在全省首创市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模式,不断完善站点结合、互补融合的监测巡护“保护网”,全年开展重点区域巡护1200次以上,为鸟类特别是迁徙候鸟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了8次全省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在2024年调查中,全市监测到各类越冬水鸟超过1.1万只。
留住这些美丽“精灵”
为了更好地留住这些美丽“精灵”,一直以来,我市各地高度重视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大保护力度,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在鸟类资源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收容救护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绍兴累计记录有野生动物480余种,包括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震旦鸦雀、小天鹅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2种。
在昨天的启动活动中,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还获赠了绍兴市“野生鸟类摄影创作基地”牌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保护举措,在“鉴水飞羽”鉴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鸟类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上,公园专门聘请优秀摄影师作为鸟类保护志愿者,他们将在“观鸟”中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守护鸟类栖息的美丽环境。
“爱鸟是一项全民行动,‘爱鸟周’活动的举办,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野生鸟类保护的认识,也进一步推动了绍兴生态文明建设,大家将合力打造更多平台共同守护鸟类朋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联合公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开展“之江利剑”联合执法行动,把握候鸟保护形势,在持续打击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同时,常态化开展生态保护进村社、进企业、进学校等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