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故事里的战火友谊 现实中的异国亲人

——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侧记

字体:
—2024—
04/20
07:47:08
2024-04-20 07:47:0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于山 王璐怡 钱洁瑗 共享联盟·衢州 蓝晨

  浙江在线4月20日讯(记者 于山 王璐怡 钱洁瑗 共享联盟·衢州 蓝晨)4月19日,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苏珊·奥扎克一行7人完成4天的衢州行程,他们回访了杜立特突袭者营救遗址,并参加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纪念和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1942年4月18日,美军实施杜立特行动轰炸日本,后轰炸机队飞往中国的衢州降落,因燃油耗尽等原因他们或跳伞或迫降在浙江、江西等地,被中国军民成功营救,由此开启了一段跨洋友谊。

  82年后,部分杜立特突袭者的后人来到突袭者的获救地,与衢州百姓重温往事、互动交流。我们一同见证了这历久弥新的民间友谊。

  一瓶酒,外公常讲的故事

  “致杜立特行动!”4月16日,一场大雨后,在江山市大桥镇芳源村的一处山腰,一座降落伞造型的雕塑被揭晓,一瓶从大洋彼岸带来的威士忌被打开,一段慷慨激昂的英文致辞后,在场的7名美国人和1名中国老人,举杯共庆。

  82年前,杜立特轰炸机队的5号机历经艰辛飞到这里,但因大雨不得不弃机。生死关头,副驾驶罗德尼·罗斯·威尔德带上了一瓶威士忌。落地后,正是依靠这瓶酒撑到天亮,他等到了村民毛光孝的救援。

  82年后,威尔德的两位外孙——威廉·罗斯·康特伯格和乔治·邓肯·康特伯格,和营救者后代毛洪根共同揭晓落点纪念标志,以敬酒仪式纪念往事,并感谢村民的帮助。

  乔治高举酒杯,高声讲述了外公获救的故事。毛洪根也一同举杯,8人一饮而尽。

  战后,威尔德无数次和家人讲述自己在东京上空的30秒壮举,他也讲述了那个异国的雨夜、那瓶威士忌以及那群帮助他的中国人。后人铭记于心。2018年,康特伯格兄弟曾来到这里,以敬酒仪式缅怀过去、表达感恩,同时也延续友谊。

  敬酒祝酒,是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常用的纪念方式。2018年,24位突袭者的子女和朋友来到当年父辈们获救后集结地——位于衢州城郊的一个防空洞旧址时,也曾举杯祝酒。

  还有一场祝酒,意义更大。

  在4月18日开展的“血与火铸造的友谊——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主题展”中,陈列着“最后的祝酒”图文展板。这是一瓶1896年酿制的轩尼诗,突袭者们曾约定,由最后两位健在的突袭者打开对饮,以纪念逝去的战友。但在2013年,最后在世的4位突袭者都已90岁高龄,他们决定开启这瓶酒。实地考证了15架杜立特轰炸机坠落地和大部分突袭队员降落地的郑伟勇受邀在现场见证了这“最后的祝酒”。

  一把钥匙,不同国度的一家人

  春雨下个不停。老屋前,89岁的廖明发拉着中英文双语横幅“欢迎苏珊·奥扎克回家”,不断向路的尽头张望。

  82年前的那个晚上,江山市长台镇小南坑口的廖诗原和兄弟将跳伞受伤的3号机领航员查尔斯·奥扎克抬回家养伤,廖诗原的儿子廖明发当时7岁。

  车终于到了,奥扎克的女儿苏珊·奥扎克一下车,一句话没说,就和廖明发紧紧拥抱。

  短暂相拥后,廖明发的儿子廖群雄上前,搀扶着苏珊向老屋走去:“姑姑走这边。”

  这里曾是奥扎克养伤的地方,历经风雨已无人居住,逐渐年久失修。苏珊得知后,捐赠1.5万美元用于旧址保护,以传承这段历史。修缮工作于2023年9月完成。

  土墙、旧床、老躺椅,春雨沿着瓦片滑落在院中,一切如同82年前那样。苏珊一行人和廖明发围坐在八仙桌旁,一碗碗鸡蛋面端了上来。

  在跳伞中,奥扎克右腿受伤,骨头外露,在廖家养伤5天。深山小村,生活清贫,廖家最好的食物是鸡蛋,这是廖明发过年才能吃上的美味,但廖诗原夫妇毫不犹豫拿出来为奥扎克补充营养。

  通过郑伟勇等人的努力和牵线,2018年,苏珊回访老屋,与廖家的情谊再次连接起来。如今,老屋的墙上,挂着廖诗原夫妇的照片,也挂着奥扎克的全家福,他们成了一家人。

  不远万里而来的苏珊对老屋依依不舍,她步入父亲曾经住过的房间,坐在父亲养伤的木床和躺椅上。这是一段源自82年前的友谊和亲情。

  离开的时候,苏珊亲手将老屋锁上。廖明发将钥匙交到苏珊手中,“我家就是你家,希望你常常回家。”

  苏珊接过钥匙后高举头顶说:“1942年的那个晚上,当我父亲被找到并带到廖家时,他们就变成了我的兄弟和朋友。”

  一锹土、一桶水,友谊之树发新芽

  “你好。”苏珊一开口就出乎大家意料。尽管还不太标准,但这句中文,意外打破了初见的拘谨,现场一下子轻松起来。为衢州二中2023年杜立特行动征文获奖学生颁奖,是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

  2016年,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在衢州二中设立“杜立特行动”英语征文比赛和奖学金。到如今,比赛已经举行了四届,共有54名学生获奖。

  来颁奖前,苏珊认真看完了这次参赛的所有作文,对同学们的表现印象深刻。

  “很高兴大家通过写作,对杜立特行动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苏珊也特别好奇,在复原历史过程中,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对传承历史又有哪些感悟?

  问题一出,同学们都思考起来。片刻过后,学生方海玲举起手,用英文大方回答:“我想每个人只有认识历史,才会记住历史、传承历史,历史才会一直活下去。”

  方海玲说,在写这次作文时,她查找了很多资料,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中美人民的友谊有了新的感悟。她将这次作文标题起为“Together,For Better”,寓意只有团结一致,才有更好的未来。

  苏珊带头鼓掌。记住历史、传承历史,这也是英语征文比赛用意所在。也正是在理解历史中,一棵友谊之树,在校园里茁壮成长,更在一届又一届青少年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2015年9月,时任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主席、杜立特突袭者戴维·J·撒切尔之子杰夫·撒切尔与衢州二中师生代表共同栽下了一棵花梨木,并留下一块镌刻着面向未来的寄语——续“杜立特突袭”传奇,谱中美友谊新篇章。

  又一个春天来了,同是突袭者后人的苏珊等人来到友谊树旁,和学校师生共同培土浇水。

  树梢上,新芽已萌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杜立特;中美关系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