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草根工匠到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这位“守艺人”“刻活”了100多位红楼人物

字体:
—2024—
04/28
10:01:55
2024-04-28 10:01:55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通讯员 陶倪 林璟汝


  胡建能与他的作品《龙腾中华》。 


  胡建能雕刻的红楼人物作品初坯。 

  樟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几十种粗细不同的刀笔,在手中转换自如……在宁波江北区文教街道,有一位擅长独木圆雕的工艺美术大师——胡建能。数十年来,他以独木为纸、雕刀为笔,全身心投入独木圆雕的设计创作,从民间草根工匠一步步成为远近闻名的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屡获国家、省、市大奖。2018年,他被宁波市政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木圆雕)传承人。

  而这几个月来,胡建能忙着创作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作品《龙腾中华》。日前,笔者走进了他与木雕结缘的艺术人生。

  重传承,更重创新

  用作品讲述光阴的故事

  1958年出生的胡建能老家在宁海,爷爷是远近闻名的木雕巧匠。家里许多同辈的孩子都尝试过学习这门手艺,但只有胡建能,其幼时做活的架势被长辈们认为是可造之材。8岁起,他就开始跟着爷爷学圆雕工艺,15岁时,就独立完成了古木床的雕刻。

  成年后的胡建能不仅走南闯北讨生活、学手艺,还十分注重自我提升。他订阅了全国发行的美术期刊,既开阔眼界、培养“美商”,又学习专业的美术知识与技艺。虽然彼时的他身处小县城,但这样的探索精神却为今后他走向更大的舞台奠定了基础。

  1980年,胡建能以其木雕作品《放牧间隙》,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美术展,并得到了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和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的赞赏,称他“牛刻得极好”。

  在胡建能的工作室,笔者看到了微缩版的《放牧间隙》。一头老黄牛匍匐在地上休息,旁边坐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她面前摊着书,手中拿着笔,学得十分认真。

  这看似普通的场景再现,却满是胡建能的巧思。那时,高考刚恢复不久,全国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即便在乡间田野,也可见努力学习的青年。而以小女孩作为主角,更显示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没有对乡村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就无法雕刻出活灵活现的老黄牛,展现田园牧歌的浪漫情怀;没有对时代背景的思考与把握,就无法融入极具特色的年代元素,彰显农村青年响应新时代号召发愤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

  “传统的技艺,还要融入创新的思维,不能一味‘啃老’。”在胡建能的心中,雕刻不仅仅传承老底子工艺,还要勇于创新,用作品讲述“光阴的故事”。

  走出国门,博采众长

  雕刻出百余个红楼人物

  醉心木雕的同时,胡建能还是《红楼梦》的爱好者。他一直思索着进一步打磨自身技艺,将红楼人物雕刻出来,而机遇也随之到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成为大势所趋。1985年,胡建能受浙江省家具公司委派,赴加拿大设计并雕刻中西式家具。

  在加拿大的两年时间里,胡建能不断吸取西洋技法之精华,并在闲暇时间构思《红楼梦》中的人物。他花了两年时间,绘就100多个红楼主要人物图稿,每个人物的造型、表情、服饰、动态等,都是根据原版《红楼梦》书籍中对每个人物的描述和插图来定型的。为了让人物形象更传神,他一遍遍研读原著,力求将每个人物表现到位。笔者翻阅这本厚厚的手稿,虽均是铅笔所绘,但通过发型、配饰、动作等细节表现,人物的身份与个性跃然纸上。

  胡建能回国后,于1990年创办了宁波市江北华能工艺厂,靠经营所得保障家用和创作经费。2002年,工厂走入正轨后,他正式开始着手雕刻红楼人物。

  与其他雕刻手法不同的是,圆雕讲究立体地表现人物,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人物不同的方面,这就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等不同维度进行雕刻。胡建能平均每天雕刻8个小时左右,因雕刻难度大,要完成一个1.5米高的作品初坯,一般要1个多月时间。从2003年起至今,胡建能总共雕刻了100多位红楼人物。

  在他的工作室内,笔者见到了部分作品初坯。红楼人物的嬉笑怒骂、贪嗔痴怨,似乎都在刀刻斧凿间被倾注进了这些木坯人偶中,令人啧啧称奇。

  创作《龙腾中华》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前些日子,胡建能一心扑在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作品《龙腾中华》上。

  笔者看到,在作品的主体部分,一条龙盘踞在长城之上,龙鳞、龙须、龙爪栩栩如生。

  “万里长城代表着中华,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今年又是龙年,寓意中华民族有龙的庇佑,也有龙的精神,在华夏大地上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胡建能告诉笔者,将主体部分放置到底座上后,整个作品总的高度刚好是1.949米,以纪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谈及最大的心愿,胡建能表示,圆雕工艺是雕刻中比较普遍的传统工艺,但如今却面临着鲜有人传承的窘境。“传承非遗技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他期待能有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圆雕、了解圆雕,投身到传承这项非遗技艺当中,并将其发扬光大。

  让更多“手艺人”成为“守艺人”

  工报快评

  ■郭元鹏

  胡建能不仅是一位手艺人,更是一位“守艺人”。数十年如一日,他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念,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无限敬仰和传承。每一次创作,都是一场与木头的对话;每一次设计,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他的作品中,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乏现代的创新,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尊重。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传统手艺正逐渐消失。然而,胡建能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阵地,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人愿意去守护,任何一门手艺都不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胡建能的故事,是对那些默默坚守在各自领域的手艺人最好的致敬。他们或许不为世人所熟知,但他们的坚守与努力,正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困境。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传统手艺”自然也包含在内。异彩纷呈的民间手艺曾经点缀我们的记忆,却又在一声声吆喝里唱远时光。

  传统手艺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因此,如何让“手艺人”成为“守艺人”值得思考。这几年,随着“国潮风”的兴起,传统手工艺品开始走红,要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弘扬传统手工艺。社会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帮扶力度,同时也要激发年轻人传承的热情。

  让更多“手艺人”成为“守艺人”,用匠心守护传统文化的根脉,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手艺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