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7日讯(通讯员 郑佳君)近日,浙江省检察机关枫桥式轻罪治理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市拱墅区召开,多位全国知名刑事法学专家,与来自全省各地的14家轻罪治理试点单位的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进行对话交流,共同探讨轻罪治理的理论逻辑、实践经验和推进路径。
轻罪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犯罪形势和犯罪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总体呈现明显的轻刑化趋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于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轻微犯罪,刑事司法制度的运行不仅关系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更需要关注犯罪行为中“人”的因素,实现治罪与治理的并重。
作为全省轻罪治理试点单位,拱墅区检察院在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轻罪转处配套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全力探索构建量化指标体系,依托数字化手段绘制“轻罪法治地图”,构建起包含3个层级、75个指标的轻罪治理量化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数用于反映交通安全、经济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社会安全等区域整体治理情况,二级、三级指数则根据不同罪名的犯罪特点细化设置关键指标和权重赋值。通过分析指标变化精准定位治理重点,判断治理成效,继而为下一步把脉问诊、找准病灶提供参考。
拱墅区检察院依托院内监督线索研判处置中心,形成“刑事检察主导,四大检察协同”的案件线索同步发现、双向移送、综合履职机制。同时,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外部拓展,着力形成“数据采集—深度研判—生成报告—提出建议—共治共赢”的轻罪治理闭环,通过检察建议、检察宣传、多方磋商等多元治理手段,实现以“我管”促“都管”。结合“枫桥式检察室”“枫桥式检察e站”建设,宏观把握各街道社区犯罪活动特点和刑事发案规律,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直观、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做到治已病于根源、防轻罪于未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