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台州推动残疾人服务和管理向智能化转型

字体:
—2024—
05/19
10:53:44
2024-05-19 10:53:44 来源:台州日报

  戴上无喉助讲器,失语者能与他人顺畅交流;运用盲人导航眼镜,视障人士能在户外安全行走;坐着运动轮椅,特殊人群也能参与体育竞技……5月16日,临海市高科技辅具体验中心正式揭牌,前来体验的残障人士发现科幻片里的那些“黑科技”正在走进现实。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当前,随着一项项助残“黑科技”的面世,大批切中残障人士生活“痛点”的科技产品,正努力消除他们与外界的鸿沟。

  在台州,残联系统正不断把合适的科技成果带到残障人士面前,并依据相关补贴政策,让越来越多残障朋友开启“无碍”生活。

  康复体验中心等设施不断完善

  临海市高科技辅具体验中心位于临海市残联大楼内,总面积700多平方米,共设10个呈现室,包括辅具体验中心、引导训练体验室、孤独症体验中心、沉浸式情景体感屋、无障碍影院、无障碍卧室等功能区。

  走进体验中心,一款无障碍汽车驾驶模拟器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这款模拟器采用三联屏全景呈现,搭配真实车辆操作部件和汽车座舱外观,营造出沉浸式驾驶体验。“另外,如眼动仪、人工耳蜗、超声波电子盲杖等,都能帮助残疾人‘扫除’生活中的障碍。”临海市残联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娇娇说。

  同时,康复训练也是体验中心的一大功能。其中,沉浸式情景体感屋尤为孤独症孩子所喜爱。屋内的全息桌面互动游戏、3D触摸音乐壁纸、3D动态地面音像等设备,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感互动空间中,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进而促进他们在语言认知、社会互动、注意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张娇娇介绍,体验中心内引进了100多项当下最为前沿的智能辅具设备,打造成台州首个汇集AR、VR、全息等各类智能功能的辅具展示平台,“残障朋友亲自看到了实物,就能明确知道自己的需求所在。”

  让科技助残“飞入寻常百姓家”

  智能辅具不单要让残障朋友“看到”,更要让他们“用起来”。

  今年2月,临海市民小冯把普通假肢更换为杭州一家科技公司生产的智能仿生腿。经过几个月的适应,他觉得现在走路轻松、平稳了很多,之后通过训练或许还可以跑步、打羽毛球。

  “相比传统假肢,仿生腿可以通过电极检测穿戴者的神经电和肌肉电信号,结合内置的传感器系统,经过算法处理做到对运动状态的实时适配。”负责装配工作的台州交康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王永平说。

  他介绍,随着残障朋友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提高,以及相关补贴政策越来越好,近年前来装配智能辅具设备的残障人士越来越多。

  日前,省残联发布了最新的《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实施办法》,将智能仿生上肢假肢、智能仿生大腿假肢、运动式生活轮椅、智能助盲穿戴等辅具列入了补贴范围。小冯便是受益于这类补贴政策,成为台州免费安装智能仿生腿的残障人士之一。

  台州市残联康复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仿生腿刚刚纳入残疾人辅具适配目录,盲人导航眼镜则更为普遍,去年台州全市共免费发放59台盲人智能眼镜。

  另外,台州多地公共服务场所也在运用智能设备,以便于残障朋友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如2022年,在温岭市残联牵头下,温岭市体育中心对场馆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在体育馆室外坡道和场馆内各增设一台轮椅升降机,让残障人士能够顺利“走到”观众席观看比赛。

  助残智治应用掀起助残热潮

  生活中,残障人士在很多时候依然需要大家的帮助。

  打开手机进入“浙里办”,登录“台州助残智治”应用,无论是想申请轮椅、拐杖等辅具,还是想要创业、工作,残障朋友只要找到符合条件的相关助残微项目,就能申请参加实现自己的需求。

  自去年8月“台州助残智治”应用上线以来,扶残助残的如潮暖流便在台州各地不断涌现,包括定期探访残疾人家庭、为残障朋友送上慰问品、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等。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应用共上线公益项目258个,有9000多人次残疾人接受了帮扶。

  “未来,台州市残联将持续依托科技赋能,通过智慧应用场景应用、大数据互联互通等推动残疾人服务和管理向智能化转型,把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美好图景变成幸福实景。”台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残疾人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