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评丨三十年援藏情,种出最美“格桑花”

字体:
—2024—
05/22
16:46:02
2024-05-22 16:46:02 来源:潮新闻 评论员 张萍

那曲风情。图源视觉中国。

  5月20日,浙江日报头版刊登了《跨越三十年的两封高原来信》的报道,将一段延续三十年的援藏故事再次带到大众视线。30年前,因为援藏干部姜军的一封“求援”信,杭州全城老少齐上阵,为建起“那曲杭州希望小学”慷慨解囊。30年后的今天,曾经受益于这所小学的学生也成了教育工作者,写来了当年那个孩子未尽的感谢,写出了高原人民从这份事业中收获的幸福和满意。

  两封信,隔了三十年,完成了善良与责任的闭环,种出了民族团结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格桑花”。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三十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把雪域高原当成第二故乡,他们“与海拔比高度,与雪山比纯洁,与风沙比坚韧,与草原比广阔”,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把事业的根基向高原的土壤中深扎,演绎了许多“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高原上的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西藏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含氧量低,被形容为“只有藏地雄鹰才能飞过的地方”。而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级城市,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在这种环境中干事业的艰难程度,从一位援藏干部的回忆中可见一斑:“我下乡时多次‘享受’过‘烛光晚餐’,也时常经历盖三层棉被都冻得无法入睡的苦楚,更严重的是,缺氧低气压面前‘人人平等’,至今仍清楚记得第一年冬天,半个多月没怎么睡着的那种痛苦。”

  但是不要忘了,援藏干部有一股特有的信念叫“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艰苦环境不仅没有让跨越山海而来的干部屈服,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苦熬也是缺氧,不如苦干实干来得实在痛快”。从“踏过昆仑唐古拉,开劈石峡到拉萨”,到“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从“老西藏精神”到援藏精神,每个援藏人都有自己的“传说”,都有一段与雪域高原上割不断的情。

西藏的格桑花。图源视觉中国。

  30年间,在一批批援藏干部接续努力下,西藏的医疗、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提升,西藏人民的衣食住行、就医教育等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数据显示,浙江对口支援西藏那曲近30年来,累计投入援藏资金50多亿元,实施援助项目410多个。浙江依托后方强大的资源优势,在西藏搞农业、兴产业、助教育,从“输血”到“造血”,从“送人”到育人,帮出了特色、帮出了成效。

  如果要问援藏援的是什么?两封跨越三十年的高原来信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援藏援的是资源、人员、理念,也是爱与希望。“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也不会有三十年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会有改天换地的西藏发展、民族团结的辉煌事业。在雪域高原种下爱与希望的种子,西藏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一定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援藏留下的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援藏干部:“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远道而来的人们在高原耕耘,高原也同样从未吝啬付出。“每一次下乡调研,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震撼;每一次看到西藏群众清澈和质朴的笑容,都是一次情感的交融”,战胜困难、挥洒青春、干事创业、成就幸福,意志的磨砺和灵魂的升华,情感的联结与心的拉近,援藏留下了有形的成果,也创造了无形的财富。

  “各族人民相亲相爱,茶和盐巴永不分离”,援藏事业的成就硕果累累,进藏援藏的故事总是动人心弦。30周年之际回望,那朵“格桑花”分外妖娆,那条“天路”何其壮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援藏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两封信,隔了三十年,完成了善良与责任的闭环,种出了民族团结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