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全部完成派驻点报到,活跃于基层——

努力把文化之力注入乡村

字体:
—2024—
06/03
07:03:46
2024-06-03 07:03:4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刘雨升

  浙江在线6月3日讯(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刘雨升)4月30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至今文化特派员制度实施已1个多月。

  从文件印发、人员选拔、逐一面谈到启动选派工作,百名省级文化特派员已全部完成基层派驻点报到,并开始宣传思想文化指导服务工作,活跃在乡野大地、田间地头。

  作为我省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千万工程”、助力“三支队伍”建设、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项创新之举,文化特派员制度实施1个多月来,文化特派员都干了些啥?

  点面结合 深入调研摸家底

  百名省级文化特派员大多来自省直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文艺院团,初来乍到,如何快速掌握派驻乡镇(街道)、村(社区)情况,高效开展工作?

  调查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也成为文化特派员了解基层的重要方法。

  用耳朵倾听,用脚步丈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干部石小倩到武义县熟溪街道报到后,足足呆了一周,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实地走访、村民调研上。

  石小倩发现,武义拥有国家级非遗婺州窑、古建筑群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了婺州窑遗址公园、艺术馆等。“资源很丰富,但整体相对零散。”她要做的就是串珠成链,“我准备将非遗资源与当地温泉、民宿产业结合,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文化项目,帮助熟溪把文化存量转变为经济增量。”

  文化特派员是浙江在做的一项探索性工作。作为各地主要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门积极当好后援团,在文化特派员报到后,第一时间组织座谈会、见面会等,为文化特派员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提供有利条件。

  杭州西湖国学馆执行馆长周媛媛的派驻地是德清县禹越镇。报到第一天,当地就召集相关部门、乡镇、社区干部一起迎接她的到来。这是欢迎会,也是工作碰头会。

  “大家既介绍情况,也说想法、谈需求,信息量很足,很实在。”周媛媛说,尽管来之前也做了不少功课,但远不如通过这样的碰头会了解得深入、全面。这也让她顺利制订了初步工作计划:邀请文化团队和相关领域专家助力,挖掘好当地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项目,落地省级社科成果,让文化在下一代中做好传承。

  根据省里部署安排,经过摸排调研后,文化特派员将与县(市、区)、乡镇(街道)共同谋划一个文化项目,在选派的两年内完成。这是他们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评价其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

  瞄准需求 履职尽责出实招

  “文化特派员在乡村能发挥哪些作用?”这是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奔赴基层、深入调研后思考的重要问题。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乡村文化资源挖掘者、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者……对于文化特派员来说,首要的任务还是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设计艺术系副系主任李承华所派驻的海曙区洞桥镇,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调研后李承华发现当地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上存在不足。

  几天后,李承华送来了“文润文村”文化品牌矩阵“文‘言’”系列宣讲。首场活动,宣讲人从不久前习近平主席赴法国事访问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书籍互赠,讲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当地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的生动一课,打开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新视野。

  “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博大精深,学习其丰富内涵,也让我们看到自己家乡的文化价值,我们要把文村故事讲好,把这里的文化之美展示给世界。”文村村党总支委员朱逸超说。

  绍兴市越城区沥海街道潭许村距离杭州一个多小时的车程。5月27日,绍兴莲花落第五代传承人陈祥平带着莲花落普及课如约而至。

  “最开始,我想我可以做些什么?”带着思考,陈祥平走进了潭许村。走访后,她发现,地处绍兴东北部的潭许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知名度不高。 (下转第四版)

  这也是潭许村当下面临的难题。“我们村不缺故事,但知名度始终欠了些。”村党总支书记李建坤说,这些年,村里缺少一首有传唱度的“村歌”也是村两委的“心病”。

  “如果以绍兴地方传统曲艺莲花落形式推广潭许村,既富有特色,能发挥我所长,也能响应基层需求。”陈祥平找到了发力的方向,并迅速在潭许村开设了莲花落普及课堂,每周到村现场教学。消息一出,报名火爆。学员中不仅有潭许村村民,还吸引了不少周边村民加入。

  让这些拥有专业特长和高水准文化素养的省级文化特派员到基层,就是要让他们在履职实践中,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乡村,把先进文化注入乡村,激活乡土文化活力、壮大乡村文化产业。

  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方下店村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门球场地。村庄1.2万平方米的文化体育公园中,连片的10个门球场占地近一半,正式投用短短4年就举办过多场次国家级门球锦标赛。但“墙内开花墙外香”,当地会打门球的村民屈指可数。如何将地方特色转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度困扰着方下店村两委。

  “从‘村超’‘村BA’火爆的经验看,群众基础很重要。而门球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一项全年龄段体育项目,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参加。”浙报集团金华分社全媒体运营中心主任徐贤飞提出将门球与家训文化建设相结合,这让村两委干部眼前一亮。

  “徐老师的建议一下子开拓了我们的思路。”方下店村党支部书记方永锋表示,接下来将计划组织开展村级家庭门球联赛等活动,“让家家户户动起来,让村民多参与,凝聚更多发展力量。”

  整合协调

  多方联动齐发力

  一个现实的考验是,省级文化特派员下基层的同时,还需兼顾好原工作岗位。这需要文化特派员们发挥智慧。

  “文化特派员既要聚焦当地文化特色成为形象品牌打造者,更要利用自身优势,做好资源整合利用者。”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延隆到基层报到前,就明确了“地域+领域”组团式服务思路。

  他所派驻的慈溪市龙山镇经济发达,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在故事挖掘、带动地方辐射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还有值得提升的地方。”4天时间,王延隆带着6人团队走访龙山镇及周边,详细调研地方特色,初步提出“富而思源、富而思敬、富而思帮”“三思”文化品牌;又深入村庄,与当地老人面对面开展了口述史访谈。

  “要做的还有很多,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王延隆说,结合他所在学校专业和资源优势,接下来,还要由点到面,以文化之力助推慈溪乡村振兴。

  文化特派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党委宣传部的支持、派出单位的配合,以及文化特派员团队之间的互学互鉴,都让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省文投集团之江电影集团院线技术部经理王大川也积极借势借力。入驻缙云县溶江乡新西坑村后,他利用农村数字院线的资源优势,第一时间开展“送文化下乡”,在村文化礼堂为村民放映《跨过鸭绿江》等红色主旋律电影。

  接下来,他将发挥省文投集团在直播电商方面的优势,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推动当地文旅资源变现。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和整合,在红色文化挖掘、古村落保护利用开发等方面贡献力量。

  两年的服务期,文化特派员们在基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值得关注的是,文化特派员大家庭也在不断充实。据悉,各市、县(市、区)正紧锣密鼓开展两级文化特派员选派工作,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将加入进来,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注入文化活力,与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振兴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4月30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至今文化特派员制度实施已1个多月。百名省级文化特派员已全部完成基层派驻点报到,并开始宣传思想文化指导服务工作,活跃在乡野大地、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