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7日讯(记者 胡静漪 郑亚丽 周琳子)“长三角作为我们共同的名字,更有归属感,也更有凝聚力。”
“长三角一体化对标的是世界领先城市群,需要我们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广泛汇聚各方社会力量。”
……
6月6日,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三省一市相关合作单位发布一批实事项目、成立一批合作组织、签约一批重大事项,“一体化”和“高质量”成为各地各领域参会者的共识。
其中,有多个首创成果亮相。一是三省一市首次联合推出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实事项目清单,包含10项民生实事;二是成立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面向12个重点产业领域。一体化“上新”,将带给“长三角人”怎样的体验?
生活更便捷
开着新能源汽车行驶在温州市区街头,“一键找桩”已经不是难事。但如果上高速、出浙江,充换电还方便吗?
今年,三省一市能源部门瞄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行,准备构建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全年长三角区域要新建公共充电桩超7万个,车桩比力争达到1.9之内,累计公共充电桩达到60万个以上,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将让长三角畅行无阻。
像这样的实事项目,三省一市今年首次推出共十项,涵盖交通、医疗、文旅、养老、社保、食品安全、政务服务等方方面面。主要聚焦2亿多“长三角人”的衣食住行,打通线上平台、串连线下机构,切实让一体化成果惠及群众。
比如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开展“长食常安”监管服务惠民活动,联动禁止涉食品安全严重失信人员从事食品行业,推动重点品种追溯信息贯通,确保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再如医保跨省结算提质扩面,将统一把12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长三角地区医保支付范围,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增至8个以上,争取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以上的医院全部实现跨省异地直接结算。
生活在长三角,越来越多的事项不必再跨省奔波。长三角区域内将开通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服务点位200个以上,累计上线政务服务200项以上,实现41个设区市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推进跨省“一件事”和“免申即享”创新服务。
实事项目不仅面向“长三角人”。长三角将全域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在任一适用政策口岸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以免签证在三省一市最多停留144小时,享受短期商贸洽谈、文化交流、观光旅游、探亲访友等便利。
创新更强劲
造一辆新能源汽车,在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就能配齐所有零部件。更大力度构建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将引领长三角经济开拓新空间、迸发新动能,怎样让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更加紧密?
在高层论坛现场,首批由科技领军企业或重大创新平台牵头组建的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12个联合体涉及领域广阔,涵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重点产业。它们专攻单一细分赛道,汇聚长三角志同道合的科研同行。
其中,浙江单位牵头的联合体共有3个。在集成电路领域,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长三角超高洁净不锈钢材料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有来自沪苏浙的高新企业,也有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西湖实验室牵头成立的长三角肺癌新药创新联合体,集聚杭州企业、南京高校和上海三甲医院的资源。由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核工业机器人创新联合会凝聚了沪宁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力量。
“跨区域整合高端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将以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牵引,推动创新主体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并加快成果转化落地。
跨界合作,往往能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在项目签约环节,12家单位签署“长三角AI+场景联合创新战略合作协议”,除了三省一市的信息化行业协会,杭钢集团、南京康尼机电、合肥荣事达、正泰集团、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等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齐步登台。它们将和AI碰撞出多样的火花,通过AI+多元场景应用,不断丰富数字长三角的内涵。
不过,“0到1”的突破更需要长三角强强联合。“加强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就是要在长三角开展基础研究专家信息共享、合作发起长三角基础研究学术论坛、探索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等,提升长三角原始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市场更统一
“长三角巨大的经济和市场规模为深化分工、促进竞争、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供了广阔空间。”高层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长三角要进一步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现场,一系列加快一体化机制建设和市场要素流通的重大项目“牵手”成功。
“我们将共同推动长三角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动完善一批产业链质量支撑、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满意消费长三角”等。
人才、资金、能源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三省一市能源部门、党委金融办和金融工作委员会、组织和人社部门分别签署了“省际电力互济置换合作协议”“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金融行动方案”“推动长三角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为市场要素流通和共享搭建桥梁。
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不同省份间用电高峰时段的差异,浙皖、沪皖、苏皖可以两两“互换”电力来增强迎峰度夏(冬)季的保供能力,接下来互济置换规模还将提升。在金融领域,将合力建设长三角授信和信用一体化、科技金融一体化等体制机制。人才方面,将推进跨区域协同人才“揭榜挂帅”制度、搭建互通共享人才服务平台等。
从长三角走向世界,沪苏浙皖17家单位还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这一组织计划推动长三角地区开展贸易、投资、商事法律和经济技术合作等中外交流活动,提升国际经贸信息平台综合功能,为长三角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这是区域发展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行走在长三角,市场更大、舞台更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