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父亲铸剑女儿烧瓷,徐州父女扎根浙江龙泉16年

字体:
—2024—
06/08
11:16:48
2024-06-08 11:16:48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吴鹤鸣

  老于的名字很侠气,叫“卫国”,干的是打铁铸剑的行当。

  2008年,正值不惑之年的于卫国,毅然辞去了安稳的工作来到浙江龙泉。光拜师就磨了八年,对方是龙泉第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陈阿金大师。凭借着在刀剑论坛里积累的人气与口碑,于卫国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从数百元的刀胚到价值上万元的长刀长剑(不开刃),他的作品得到不少收藏爱好者的认可,还得到知名导演曹盾的青睐,受邀为《海上牧云记》和《长安十二时辰》等影视剧铸造了兵刃。曹盾说:“于卫国的刀剑设计精美,充满力量和内涵,大量融合了华夏历史、神话传说等众多元素,成功展现了中国刀剑文化,厚重的历史感和极致的东方美学。”

  在龙泉扎根三年后,于卫国将女儿于小凡和妻子接到了身边。如今,于卫国则专注于刀剑铸造,女儿与男友共同烧瓷。

  于卫国刀剑作品 受访者供图

  初入龙泉

  今年是老于来到龙泉的第16年,一家人的房子就租在环城西路老宫头村委会旁,房租一年5万元。

  这个一进的院子里,老于凿了个六平方米的池子,里面养着十几条肥肥的锦鲤,池子旁边搭了个茅草亭,摆着几张露营椅。

  池子旁就是一间三层小楼,北侧是女儿于小凡的青瓷工作间,拉坯、烧窑,成品展陈,都在这儿。老于请了景德镇的做窑师傅做了三座窑,最大的一座于小凡还不敢驾驭,因为几年前找来的新釉矿成品率不高。

  南边的前屋则是一间颇为雅致的茶室,里屋是杂物室,存着一张很久不用的铁砧和一些杂物,老于打算改造成新的工作间,旧的工作室和展陈间都在西街。

  工作时的于卫国 受访者供图

  2014年,于卫国接到一位老客户的电话,问他是否有空能去上海一趟,一句“别问”,神神秘秘。他到了上海才知道,老客户竟是导演曹盾,当时正在筹拍《海上牧云记》,想让他为剧中的角色制作兵器。

  来龙泉6年的老于感慨,终于接到了“大活”。

  老于祖籍山东,生在新疆,父亲曾是援疆军人,他的童年在新疆度过,中学后随母亲回到徐州生活,多年的辗转造就了他自立和乐观的性格。他看着64开本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长大,纸板和木棍自制的龙胆亮银枪和方天画戟陪伴他度过了无数欢乐时光。

  然而前半生的老于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在徐州一家商场做招商工作,业余时间则泡在刀剑论坛上自学锻造技艺。因为知识和技术都有限,从制式到刀型,都靠野路子自学,不成章法,加之设计天马行空,做出来的刀剑,在论坛上会有同路人问询。

  老于说,其实他一直缺一个能领着他的师父,不论是制作刀剑还是人生方向。

  “这辈子就这样了吗?”老于说他想好了,人得为一个什么事儿而活着。直到2008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老于毅然辞去工作,来到龙泉拜师学艺,开始了自己的铸剑生涯。

  初到龙泉的老于,跟着当地的朋友四处转悠,最终花7000元租下一间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国威刀剑”就这样算是在龙泉开业了。

  地以剑名

  龙泉地处浙闽赣交界,“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丽水市全境的地貌特点。龙泉因剑得名,又凭借青瓷闻名世界,一武一文,铿锵和温润,成就了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20世纪70年代后期龙泉刀剑产业快速发展,老师傅们纷纷自立门户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如今龙泉的街边随处可闻敲打声,远处襟山带水,青岱如眉。

  “山清水秀,特别喜欢”,于卫国不善言辞,只用了8个字形容龙泉,其实是想说这里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样子,安静祥和,适合铸剑——能磨去剑本身的戾气保留气质上的神采。

  于卫国来到龙泉时,龙泉刀剑已经高度产业化,各个工序化繁为简,分工早就非常明确,剑首、剑鞘、雕刻、热处理、研磨、装配等等,包括上游钢材、木材、装饰材料和下游的物流和销售,甚至刀剑展架,在龙泉都有专人专店负责。

  2010年之后,直播电商又为龙泉刀剑打开新销路,销量连年翻番,供不应求,连附近省份的人都会来龙泉谋生,各家出了名的刀剑铺都有自己的直播团队。如今这里从事刀剑相关行业的企业已经接近四千家,但多数的外来人员都是来做刀剑生意,而不是学习铸剑。

  初到龙泉的于卫国,如同初涉江湖的侠客,对这里充满了向往和敬畏。他想拜在陈阿金大师的门下,只因在师父家中偶然瞥见的那柄镶嵌着马赛克花纹的宝剑,虽然如今制作这种花纹已不再是秘密,也有成品的大马钢材,但在于卫国眼中,那却是他追逐梦想的起点,“就觉得一定要拜他为师”。

  然而,陈阿金婉拒了于卫国的拜师请求。面对这样的困境,于卫国并未气馁,他隔三岔五地上门拜访,想用真诚和毅力打动陈阿金大师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但陈阿金依旧没有松口收徒。

  于卫国的刀剑作品 受访者供图

  于卫国的刀剑作品 受访者供图

  网上学,四处看,于卫国最初的铸造技术多是自学,如何锻造夹钢,如何锻造陨铁,如何扭转钢胚,如何覆土烧刃,控制淬火温度,做废了就重来,抡锤和夹钢的手臂都宽了几个围度。

  然而,初来乍到的于卫国在当地的铸剑世家间默默无闻,缺乏足够的客源。店铺开张之初,生意冷清至极。在最困难的时刻,他的口袋里仅剩下40元,只能买些挂面,用清水简单煮食。

  门店生意不济,于卫国便将目光转向刀剑论坛。由于资金有限,他起初只出售刀胚,寻找那些同样热爱刀剑但缺乏热处理条件的爱好者,让他们体验磨剑的乐趣。

  凭借在论坛上的高信誉和口碑,“水友们”都愿意相信他,“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大家因共同的热爱而聚集”。他通过论坛发布帖子,引导客户到QQ上进行交流、交易,款项通过银行卡或邮政汇款完成。在那个网购尚未普及的时代,这种交易方式虽朴素却充满了信任。于卫国也很挑客户,“通过几句交流,便能洞察对方的性格和需求”,对于那些非真心热爱刀剑或心术不正的人,他坚决不卖。开店十多年来,这个原则始终如一。

  几个月后,于卫国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笔交易——一把刀胚,成交价为400元。这笔收入让他有了久违的喜悦,他舍得下馆子改善伙食,虽然点菜时仍有些小心翼翼,但心中却是悲喜交加。

  有了第一笔成交,买家们便自发地为他宣传,向新顾客推荐这位“靠谱”的卖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卫国的订单逐渐增多,每月的收入也稳定在3000至5000元之间。闲暇之余,他还会亲手打造一些小刀剑作为礼物回馈给那些最初支持他的顾客们。

  常新长存

  相比铸剑师的称呼,于卫国更愿意称自己是个“铁匠”。

  在刀剑爱好者的世界里,购买成品剑的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复刻,渴望拥有一把与某个历史人物或传奇故事相匹配的宝剑;另一类则是热爱刀剑本身,对独特设计和精美工艺有着无尽的追求。

  由于于卫国的设计充满创意,天马行空,吸引了热爱刀剑、追求个性的玩家们。他善于从各种元素中汲取灵感,融入剑身的设计之中,甚至将降魔杵的样式巧妙地融进剑柄,这成了他最为得意的设计之一。

  陈阿金大师的另一位入室弟子江龙,如今已是省级大师,说起于卫国时也连连称赞:他的做法很新颖,用龙泉的锻造技艺,但并不拘泥于传统形制。江龙自己其实也是这么做的,“想要传承龙泉剑锻造技艺,需要的正是形制上的转变,不变的是它的内核。”

  辻目剑:《海上牧云记》中的帝王剑 受访者供图

  2014年,于卫国受邀前往上海,为电视剧《海上牧云记》的剧组打造兵刃。这部作品没有严格的历史设定,也就意味着在兵器的制作上没有固定的制式要求,这给了于卫国极大的发挥空间。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拿着定金赶回龙泉开始了紧张的设计工作,为了满足剧组的需求,他多次奔赴上海与剧组沟通定稿,前后历时两年,设计制作了剧中人物铁沁的王剑,穆如寒江的寒彻,牧云笙的木剑,以及中州权力顶端的皇家刀剑,主线人物墨先生的月影噬魂等十多把兵刃。

  于卫国在制作刀剑 受访者供图

  曹盾在纪录短片《海上牧云记·刀剑篇》中说:“我们希望拍摄的物品能经得住细看,能拍到大特写,能让观众看到细节……就是要让人看到好的东西,我们民族的东西真的是很美的、很好的,并不亚于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东西。”

  合作很成功,后来曹盾在拍摄《长安十二时辰》时,也给他下了单。通过翻阅大量历史典籍,查找流失海外的中国古兵器资料图片,于卫国想要努力还原盛世大唐的刀剑风采,剧中主角扮演者雷佳音、周一围等几位主要演员的兵刃都由他设计并制作完成,随着这些影视剧的热播,于卫国的刀剑开始供不应求。

  生意的成功没有让于卫国忘记自己来龙泉的目的。2016年,磨了整整8年之后,陈阿金大师终于答应收他为徒,老于算是带艺投师。

  “不愧是大师”,陈阿金的经验如同明灯,不仅验证了于卫国过往许多正确的实践,还纠正了他之前未曾察觉的错误做法。从提高热处理温控的精准度,到规范兵器的制式,于卫国在师父的指导下受益匪浅,也算是有了师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卫国的技艺愈发成熟。以判断铁块温度为例,过去他只能依靠烧红的亮度来估测,而如今,仅凭火星子飞溅的形态,他便能精准地把握温度。

  于卫国家的小院

  去年,于卫国收下了龙泉本地人泮林俊为徒。泮林俊大学学习设计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拜师的选择上经过深思熟虑,毅然投入于卫国的门下。泮林俊敬佩于卫国的独特理念和匠心精神,而于卫国则欣赏他的实诚和勤奋。

  泮林俊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协助于卫国拍摄视频和产品图,并在线上直播中帮助师父销售刀剑。有趣的是,在直播间下单的往往是初级爱好者,他们出手阔绰,“一出新就下单”,而于卫国的老客户们往往隔几年才会购买一把心仪的刀剑。

  父亲打剑,女儿烧青瓷

  13年前,女儿于小凡和妻子一起来到龙泉。老于带着女儿参观陈少青师傅的工厂,希望她能学习青瓷艺术。然而,年轻的心总是向往着更广阔的天空,于小凡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依然回到徐州老家,兜兜转转了五年之后,再次返回龙泉。

  再次回到龙泉的于小凡,报名参加了当地的青瓷学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成绩斐然,年年都能获得奖学金。当地政府对于学习青瓷的年轻人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和支持,“不用学费,一年只要交几百块的书本费”,这让她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于小凡在刻花 受访者供图

  于小凡逐渐爱上了青瓷,正式拜朱知平和王传斌为师,开始了更为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校和师父们教的还是有很大不同”。

  有一次,在好友的指点下,于卫国亲自上山寻找青瓷釉矿。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幸运地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新釉矿,“龙泉没有其他人烧过”,这种釉矿烧制出的瓷器呈现出纯正的天青色。

  于小凡在第一次尝试烧窑时就取得了成功,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要知道烧瓷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差错,“所以在龙泉,每个名家的釉矿和调配比例、如何烧釉、如何升温保温等都是不传之秘,采釉的地方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父女俩未曾预料到,接下来的数年,这款釉料的试验之路竟如此坎坷。无论是气泡、跳釉还是剥釉,种种问题接踵而至,让于小凡在调试的漩涡中挣扎不已。连续几次的失败让她的情绪终于崩溃,泪水夺眶而出,“数不清的烧窑尝试,投入的资金高达数十万元,也邀请了多位师傅前来指导,但意见纷纭,唯一达成共识的是,单釉的成型难度极大。”然而,于小凡并未就此放弃,她在釉料中融入其他矿物,终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釉的附着能力,试验才算勉强取得突破,这一过程耗费了整整三年时间。

  过去的三年,于小凡的青瓷技艺日臻成熟,但她说,青瓷技艺学习之路永无止境,任何手艺都一样。无论是换胎、换釉还是换窑,每一次的调整都需要重新学习和实践。老前辈们的经验固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大家仍需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寻求解决方法。

  于小凡制作的青瓷杯

  几年前,于小凡的男朋友从新疆退伍后,选择跟随她来到龙泉,找师父学习烧窑技艺。在他之前,烧窑的工作主要由于卫国负责,时长忙于剧组的订单无暇顾及。如今,男友已掌握了基本的烧窑流程,让于小凡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手艺。

  这两年,龙泉市政府对从事青瓷行业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好的减税和补助政策,“还提供了免费的宿舍和场地租赁优惠,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得多”,使得他们的创业之路更加顺畅。于小凡说,她在龙泉办理营业执照,仅用了两个小时就顺利领取了营业执照,光这一点就让父女俩对浙江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由于产量有限,于小凡的青瓷作品一直以来都仅在朋友圈内小范围流通。前不久,经父亲于卫国的引荐,她的作品吸引了导演的注意,成功进入了剧组,这无疑为她的创作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

  数年前,于卫国将展示间搬迁至龙泉溪北岸的西街。这是一条千年老街,街上不乏千年老树,理发店、铁匠铺、打铜店、金银首饰、蓑衣店、弹棉花等偶有其间,包罗万象。前些年西街翻新,成了年轻人打卡新去处,老木新漆,新街老店,算是在含蓄地讲,后时代的老技艺,如今依旧能焕发新生,翩如少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铸剑;烧瓷;瓷器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龙泉扎根三年后,于卫国将女儿于小凡和妻子接到了身边。如今,于卫国则专注于刀剑铸造,女儿与男友共同烧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