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街是温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这条东起五马街交叉口、西至新国光大厦的街道上,如今开着许多的咖啡店,“状元咖啡”却是其中最特别的存在。
这家还未满一周年的咖啡店,是一家“无声咖啡店”,店里只有两名固定员工,都是听障人士。在这里,微笑可以代替语言。为什么要开这么一家店?昨天下午,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状元咖啡”,听创始人陈招乐讲述背后的暖心故事。
闹市中的“无声咖啡店”
近年来,“无声咖啡店”在国内兴起,旨在为残障人士就业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而“状元咖啡”是温州市首例。
30多岁的慧慧(化名)是一名听障人士,也是“状元咖啡”的一号员工,采访这天,正好是她当班。记者在店里看到,遇到顾客来点单时,她立刻拿出打印好的纸质菜单,用手示意其在上面选择,选定后她立刻开始制作,浓郁的咖啡香伴随着打发奶泡时的“嘶嘶”声,几分钟后,一杯香气四溢的拿铁就送到顾客手中。
虽然在这里工作还不到一年,但慧慧肉眼可见变得自信了,人也爱笑了。“我第一次遇到慧慧,是在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一场招聘会上,她是去找工作的,但试了好几家都被婉拒了,整个人都显得非常落寞。”陈招乐是鹿城区隔壁邻舍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在这一场招聘会上,他记下了许多残疾人朋友的求职诉求,希望帮他们牵桥搭线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慧慧便是其中之一,“她当时说,自己梦想当一名咖啡师。但是,其实她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和慧慧一样发生变化的还有小圆(化名)。小圆是永嘉人,也是一名听障人士,以前在老家只能做点散碎活,听说慧慧在“状元咖啡”实现了咖啡师的梦想,她辗转联系到陈招乐,表达自己想来学习的想法,于是她成了店里的二号员工。
记者看到,店里一本留言本上留下了许多顾客温暖的文字,其中一条写道:“每个无声世界的居民,都能收获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们可以用更敏锐的触角、更细腻的情感去拥抱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寻找公益合伙人一起加入
为什么要开一家“无声咖啡店”呢?面对记者的提问,陈招乐说,“状元咖啡”,其实是他的一次重要的助残尝试。
1997年,只有20岁出头年纪的陈招乐,在四川遭遇了一次严重车祸,多处压缩性粉碎性骨折,他也因此被评定为二级肢体残疾,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一年多。经历这次大难不死后,他开始投身公益事业,把自己的一些好运气留给更需要的人。
状元咖啡公益活动 资料图
“最初开始做公益,我都是以资助为主。但渐渐地,我发现单纯给予资助,并不能帮助他们实质解决问题,要帮助残障人士自力更生,‘授人以渔’更重要。”他将这一理念称为“重技能轻资产”,先让帮扶对象学会技能,再配合技能配置资产,提供设备和店面的支持。在他看来,温州有政策的支持,也有“敢为人先”的创业氛围,能够让他尝试帮助残障人群“重技能、轻资产在家门口创业”。
去年下半年,在鹿城区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协调下,他在蝉街开了这家“状元咖啡”,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搭建起一个平台,让有意从事咖啡就业的听障人士能有实践和学习的机会,进而帮助他们创业,实现梦想。“像是我店里的小圆就说,她未来要和哥哥一起在永嘉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陈招乐说,“状元咖啡”是一个试点,也是一个突破口。他希望通过小店的成功,能够让更多残障人士尝试这类强调技能傍身、设备成本不高的小业态。
记者了解到,如今,“状元咖啡”时常举办咖啡和手语研学活动,也曾与温州特殊教育学校合作,让学生们体验咖啡制作。
不过,眼下“状元小店”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陈招乐说,虽然咖啡店是他出资开的,但实际上因为他还有许多公益事业在做,咖啡店的日常运营基本交给了慧慧和小圆,“这一带咖啡店很多,我对咖啡店的运营管理也不熟悉,想要在这里做出一点名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希望能为咖啡店寻找到一位公益合伙人,需要他或她一样热爱公益事业,为咖啡店提供营运建议,为咖啡师提供业务指导。”陈招乐说。
引入智能化打破无声边界
除了急于寻找到合适的公益合伙人外,还有一件事也是眼下陈招乐认为需要抓紧的,那就是将咖啡店进行智能化升级。
“听障人士因为听不见,所以只能靠着视觉、嗅觉、触觉去感知。我能想到的智能化是,如果灯光能随着顾客进出自动变化色调,慧慧他们就能轻松知道是否来顾客了;如果有个手环能与外卖平台连接,通过手环震动,他们就能知道有外卖订单来了……”陈招乐告诉记者,关于智能化的这些想法,他已经到一线城市进行了咨询,具有可行性。另外,考虑到大部分的顾客看不懂手语,他也正在考虑引入高科技产品,便于咖啡店的员工与顾客交流。
此外,“状元咖啡”还计划推出外包装由残疾人设计、绘制的挂耳咖啡等文创产品,销售收益将会回馈给残疾人创作者。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鹿城区隔壁邻舍志愿者协会联合“状元咖啡”将蝉街红色驿站打造成“互联网+咖啡+公益”理念融合的公益咖啡铺,推出“一杯咖啡支持,一元公益捐助”活动。如今,在“状元咖啡”点的每一杯咖啡,都有一元公益金捐入红十字会。此外,“状元咖啡”还坚持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免费咖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