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宁波“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推动全民阅读

一颗“小种子”,让城乡书香四溢

字体:
—2024—
06/15
07:11:05
2024-06-15 07:11:0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波 共享联盟·鄞州潘火 章媛

  在鄞州区潘火街道殷家社区,张杨在给孩子们读经典故事书。 记者 王波 摄

  浙江在线6月15日讯(记者 王波 共享联盟·鄞州潘火 章媛)在宁波,一场场“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正成为孩子们的心头好。在这些活动中,总能看见鄞州“小种子”儿童亲子阅读俱乐部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走进社区、乡村,陪伴着孩子,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颗热爱阅读的“小种子”。正是有了一个个公益阅读组织,“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才能在宁波茁壮成长。近日,我们走进“小种子”儿童亲子阅读俱乐部,看一颗“小种子”,如何让城乡书香四溢。

  6月6日清晨,宁波市鄞州区“小种子”儿童亲子阅读俱乐部理事长张杨匆匆出门,前往潘火街道殷家社区,给学龄前的孩子送去一场“我陪孩子读经典”亲子阅读故事会。作为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广人”,她志愿推广亲子阅读已经9年,说话软软糯糯,亲和力十足,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张杨提前半个多小时到了社区活动室,搬道具、准备书籍……每一场活动前,她都做足准备。“要让学龄前孩子持续专注,不是易事。”好在张杨有自己的办法——在阅读间隙,她会拿出各种道具,配合着绘本的内容和孩子们做游戏。不知不觉中,1小时的阅读时间很快过去。

  如今,随着宁波推出贯穿全年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像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越来越多。在推广亲子阅读的路上,张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张杨从事推广亲子阅读的志愿服务,源于十多年前送儿子上早教班的经历。2010年11月的一天,张杨送孩子去早教班,无意间被书架上一排精美的绘本所吸引。

  随手翻开一本,图画精美、文字妙趣横生,不禁让张扬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么漂亮的绘本。”她蹲坐在角落,不知不觉看完了整个书架的绘本。从那以后,她便会陪着孩子一起读绘本,周末和朋友的亲子聚会也以此为主题。

  看到孩子们对亲子阅读的喜爱,张杨和朋友萌生了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走出朋友圈,去分享阅读的快乐。想到了就干,2015年,她和几个朋友成立了“小种子亲子公益阅读社”。

  至今,张杨还清晰记得,首场活动吸引了10多户家庭报名。当时正是三四月份,张杨想着给孩子们讲“春天故事会”。但要面对陌生的孩子,张杨还是有些紧张。为此,她反复斟酌内容,课件也几易其稿。为了让孩子直观感受春天,她还特意在网上学习便于室内放的折纸风筝。

  活动当天,现场热烈的氛围超乎她想象。她边讲绘本边学着青蛙的样子,与孩子们一起制作飞机造型的折纸风筝,孩子们欢呼雀跃,一片欢腾。

  这次活动的成功坚定了张杨和伙伴们的信心。此后,每到周末,她便和伙伴们分别走进不同社区,开展活动。久而久之,“小种子”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社区、幼儿园、学校纷纷邀约。

  一场场阅读活动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张杨对亲子阅读有了深入学习的向往。反复思量后,她决定辞去工作,专注于亲子阅读。她想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热爱阅读的“小种子”。

  2018年的一次活动,又一次改变了“小种子”的轨迹。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活动结束时已是11时。随着人群散去,张杨发现,一个孩子仍坐在角落里看书。家长几次提醒孩子回家,可孩子还是不肯走,吵着还要再玩会。直到家长催着说“再不走赶不上回村里的公交车”,孩子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绘本。

  这一幕让张杨意识到,农村的孩子或许更需要亲子阅读活动。这与鄞州区相关部门的想法不谋而合。在鄞州区妇联的引荐下,“小种子”在东吴镇北村村迎来首场乡村活动。

  张杨记得特别清楚,那天雨特别大,汽车雨刮器开到最大仍刮不清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原本不到40分钟的车程,开了足足一个半小时。一路上,张杨还有些担心:这么大的雨,会不会有孩子来听?

  没想到,他们在村口邂逅了一辆三轮车,车上一位老师正载着七八名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盖着雨披向着举办活动的村文化礼堂方向赶。等孩子们走进来时,头发都湿了。

  看着头发带着雨丝的孩子,张杨感触良多。原先,她还担心孩子太小会吵闹,但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听得入迷。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更加坚定了张杨在乡村开展公益阅读的决心。

  一场场亲子阅读乡村行活动的举办,让张杨惊喜地发现,原本他们还以为需要村里协助召集孩子,如今活动报名帖一经发出,就会被“秒抢”,甚至外村的家长也带着孩子来参加。

  在云龙镇王夹岙村妇女主任王雪艳看来,“小种子”亲子阅读是村里最热闹的活动。

  随着乡村阅读需求增长,张杨也越发感觉到仅靠“小种子”40多位骨干,远远不够,“时常会出现好几个地方邀约,排不出人手。”

  张杨手机里近千人的活动群,成了志愿者蓄水池。“有时间,我就会在群里分享如何亲子阅读,招募家长、年轻人。”张杨告诉记者。在线下,她也会召集志愿者,针对性地开展亲子阅读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

  如今,“小种子”陆续汇聚了108位志愿者,并在各地建立阅读服务团队,形成“小种子”阅读网。在乡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女主任等也加入了队伍。

  从鄞州城区走进乡村,再走向海曙、江北、镇海、杭州湾……摊开“小种子”的足迹图,数十个红色小圆圈分外显眼。截至目前,“小种子”已走过宁波近60个镇、街的数百个村、社,开展阅读活动6000余场,惠及8万余人。

  令张杨欣喜的是,如今宁波又推出贯穿全年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并发放了首批12万册经典阅读的大礼。通过家长陪读、老师引读、社会伴读、名人领读、远程共读以及走读游学、经典“童”行等方式,形成全年万场阅读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宁波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传说,读经典、学经典、品经典。同时,宁波建起多达3841家的各类“书房”,活跃着近千个公益阅读组织,丰富着孩子的阅读。

  随着暑期临近,张杨和小伙伴联合潘火街道设计出“跟着绘本游宁波”特色书香项目,同时,“小种子”也排定了近110场活动,让孩子们体验阅读的诗意与美好。

  让种子在更多人
  心中扎根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让儿童养成阅读习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热度持续升温,我们看到众多和张杨一样的年轻人,用自己对阅读的热忱,带领着儿童。

  更让人欣喜的是,除了“张杨们”个人的努力,在宁波,我们也看到了全社会推动全民阅读的实践——推动书房建设,孕育公益阅读组织。尤其是,今年宁波又通过贯穿全年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持续助推儿童阅读,推动全民阅读。

  儿童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中,这个“我”可以是家长,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志愿者。“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看似是我们引导着孩子阅读,事实上也是孩子让我们主动放下手机、电脑,拾起了久未打开的经典读物。”不少家长在参加陪读活动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推动全民阅读,需要久久为功。“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持续播撒种子,这种子不仅在孩子心中扎根,也在陪读的成年人心中扎根。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们必将长出一片森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亲子;阅读;宁波;志愿者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