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阿拉”童谣和少数民族歌谣对唱,宁波90后音乐老师手绘433张书签寄情

字体:
—2024—
06/17
23:58:18
2024-06-17 23:58:18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陈葛泉成 蔡微波

  “全年级433个孩子,有好多个扎西和卓玛,为了记住大家的名字,我给每个孩子都手绘了名牌。”

  “来木里支教的第一天,我给孩子放了家乡宁波的城市宣传片。”

  “他们瞪着大眼睛问,老师这是哪里?晚上那么多灯,好亮哦!”

  “这一年,我教孩子唱宁波童谣,他们也教我唱藏族歌谣……”

  时光荏苒,宁波鄞州区四眼碶小学的支教音乐老师姜怡萱,即将结束一年的支教工作,离开她任教的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城关小学。

  受访者供图

  6月14日,临别前的那堂课上,姜怡萱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为任教的四年级433位学生,手写433张书签。当同学唱起藏族歌谣欢送老师时,大家忍不住热泪盈眶。

  依依惜别的时候,孩子们大声说:“老师,我们以后都来上浙江的大学。”姜怡萱就说:“好,我在浙江等你们,加油!”

  受访者供图

  2023年8月,鄞州—木里东西部协作迎来第三批教育帮扶团队,90后的宁波市四眼碶小学音乐老师姜怡萱,是唯一的女老师和音乐老师。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县城所在地的海拔在2300米以上。

  一双双闪光的眼睛背后,是孩子们对山外世界的向往。

  受访者供图

  “姜老师,宁波在哪里?”

  “姜老师,大海是怎么样的?”

  ……

  这一年,姜怡萱任教木里城关小学四年级8个班的音乐课,课上她带着孩子“玩”音乐,让大山里的孩子对世界有更多新的认知。

  从西昌机场到木里,要坐7小时的大巴,沿途都是崎岖的山路,每次放假回来进山,姜怡萱都是一路晕车呕吐抵达目的地。

  去年刚来支教时,姜怡萱发现,山里的孩子爱唱歌,却不怎么爱上音乐课。因为过去学校没有专职音乐老师,好好激发孩子们对这门课的热爱。

  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孩子们对上课感兴趣,姜怡萱用积分兑换礼物的方式为自己的课程圈粉,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就奖励一颗星,如果积极举手发言,就奖励两颗星,集齐15颗星,可以跟老师来换礼物。

  每周16节的音乐课,用积分来兑换礼物的孩子越来越多。

  山里的孩子没玩过乐高,姜怡萱就网购批发了好几大箱这样的小玩意。孩子们特别开心,他们说:“以前的老师上课,没给我们换过礼物,大家特别喜欢现在这样的学习奖励。”

  受访者供图

  班里的孩子来自藏族、彝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学校用的人教版教材,教的是汉族歌曲。每周的音乐课上,姜怡萱上完课,还会留10分钟时间,让孩子们教她唱自己民族的歌曲。

  多民族的孩子一起上课,更能激发大家对各民族语言的兴趣。课上,姜怡萱会教孩子们说宁波方言,孩子们也会教她说少数民族语言。

  本周,姜怡萱为木里城关小学带队参加凉山州的中小学艺术展演,之后学校就开始放暑假了。几天前,她提前和孩子们告了别。

  受访者供图

  这场告别,已经准备了很久。姜怡萱用卡通字体写下学生的名字,配上简单而有寓意的图案,最后盖上自己名字的印章。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一共写了433张书签,刚好是四年级8个班所有学生的人数。

  离别时,姜老师把书签送到每位学生手中,孩子们也用小卡片给姜老师写了留言。

  这一年非比寻常的工作经历,让姜怡萱感慨万千:“每次上课,孩子们都会在楼道上等我,接我去教室,用掌声欢迎我的到来。这一年的支教是双向奔赴的情意,更是遇见更好彼此的约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90后;支教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时光荏苒,宁波鄞州区四眼碶小学的支教音乐老师姜怡萱,即将结束一年的支教工作,离开她任教的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