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一寸木头”,感动兰城

——悼念“中国好人”姚宝熙

字体:
—2024—
06/19
09:20:17
2024-06-19 09:20:17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赵如芳 方丽 文 胡肖飞 摄

  一寸有多长?3.333333厘米。

  一寸木头能做什么?一个握在手心里的玩具。

  6月17日,兰溪籍89岁的姚宝熙因病去世。1955年他从兰溪市兰江街道姚村到外求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华东供应办事处。他生活简朴,一根皮带用20年,一双皮鞋二三十元,却捐330万元建兰溪老年宫、在母校兰溪一中资助1156名学生、出资千万元为姚村修建古建筑、每年重阳节给全村老人发红包……20年来累计捐款1500万元。2021年,他入选“中国好人”榜,2022年荣获“浙江慈善奖”。他说,他只是一寸木头,所做的事微不足道,只是对社会和家乡尽寸木之用。

  如今,“一寸木头”回归大地,掀起如潮哀思。市民自发前往兰溪市殡仪馆,送花、鞠躬、流泪,道不尽崇敬和惋惜。

  “一寸木头”的最后时光

  昨天上午,雨一直没有停歇。兰溪市殡仪馆,自发前来悼念姚宝熙的人群手拿清香,向他鞠躬致哀。姚宝熙的儿子、女儿强忍悲痛,迎接或熟悉或陌生的悼念者,眼圈红了一次又一次。

  突然、悲痛,是所有悼念者的共同感受。姚宝熙的女儿姚可声音低沉,讲述了父亲生命里的最后一段时光。

  早在2017年,姚宝熙已身患重症,他一面与疾病抗争,一面依然尽己所能回报家乡。“最近几年,他经常要去医院。半个月前住院,他以为会像以前一样过几天就好,没料到病情加重。他叮嘱过我们,一切从简,不要麻烦别人。最后一段时间,他说不出话,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姚宝熙这次生病,亲人们从天南海北赶回兰溪,6月17日,家人们陪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没有遗言,符合姚宝熙的低调作风。他的女婿孙志勇告诉记者,2021年,他在媒体上看到关于岳父的报道时,非常吃惊。“好多同学、朋友来问我,我说我知道的信息并不比你们多。”

  雨水淅淅沥沥,从姚氏家庙的屋檐上滴落,管理员姚国尧心情悲痛。作为与姚宝熙接触较多的人,他是为数不多的知道姚宝熙最后安排的人。“去年他住院开刀,把我们几个人叫到医院,说他手里还剩下百来万元资金,放在侄子姚海光那里。如果姚村集体需要用钱,可以去找姚海光。”望着由姚宝熙牵头捐造的姚氏家庙,姚国尧一脸敬意,“他生前说过,不把钱留给子女,让他们自己去奋斗。他真的捐尽了所有。”

  “一寸木头”的经年往事

  “感谢姚老对兰溪慈善事业的大力支持!‘中国好人’一路走好!”18日上午,兰溪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庆松和同事悼念完毕后,在留言簿上写下这句话。

  姚宝熙为家乡慈善事业做贡献,持续了20年,“2004年左右,兰溪筹建老年宫,资金短缺。姚宝熙知道后,先后捐赠330万元。我们又向省里、市里争取支持,最后花680万元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年宫。通过精心运营,老年宫已成为兰溪老人的精神乐园。”与姚宝熙打了多年交道的兰溪市慈善总会前副会长杨志毅说。

  “姚老,一路走好。”78岁的许康林痛哭流涕。许康林和姚宝熙认识40年左右,在他的讲述中,姚宝熙回馈家乡并不是从2004年捐建兰溪老年宫开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老乡亲的爱。

  40年前,许康林在兰溪农药厂工作,生产农药需要钢材。得知兰溪乡贤姚宝熙在石油部门工作,许康林和兰溪化肥厂厂长跑到北京去找姚宝熙。“我现在还记得他的话,‘不开后门,不搞歪门邪道,不收你们高价’。他去找领导,说应该支持农药厂和化肥厂,拼命挤出指标,想尽办法给我们调配钢材。”回忆往事,许康林泪眼婆娑。

  “父亲生前常说,他做得不够多,却收获这么多善意。他在自己热爱、又有这么多人热爱他的家乡安详离开,是一种安慰,很感激大家。”姚可说。每一个前来悼念的人,都有一段被姚宝熙感动的过往,如今他们的一言一行,又打动着姚宝熙的家人。

  “一寸木头”的众多秘密

  18日上午9时多,兰溪市女埠街道舒村63岁的舒孝祥等4名村民冒雨来到兰溪市殡仪馆悼念姚宝熙。

  舒村村民为何凭吊姚村出生的姚宝熙?舒孝祥道出真相:“他帮过我们村。”舒村是姚宝熙外婆所在的村庄,他曾在舒村生活过一段时间。“舒氏宗祠破损漏雨,舒氏小宗祠也倒了,姚宝熙说要修,我劝他,都这样了还怎么修?他说他有感情,拿出了30万元。”村民舒松涛说。受姚宝熙影响,其他村民出钱出力,将宗祠修葺一新。“这样的好人走了,我们怎么不来送他?”原来,姚宝熙帮助的不止姚村。

  即便在姚村,也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这些年,姚宝熙为村里花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没人说得清。“外界认为,姚宝熙为姚村捐了800万元,其实不止。”村民姚国尧说,除了修家庙,姚宝熙还出资建了文昌阁和武圣宫,这些就需要上千万元。这些年,姚村带有天井的老建筑破损,姚宝熙都出钱帮忙维修,截至目前已修十几幢,花了多少钱,至今还是个谜。平时,看到村里一些老人生活困难,姚宝熙还会偷偷送上红包,迄今送过多少红包,没人统计过。“外界说他累计捐款1500万元,在我看来,这个数据很保守,实际数字姚老不愿意说。”72岁的村民姚红良说。“他帮过的村庄不止姚村、舒村,我知道的还有南楼村、朱村、潭塘坞村,不知道的肯定还有。”村民姚国富说。

  “一寸木头”走了,带走了这些“秘密”,留下了一个伟岸光辉的形象。

  “一寸木头”,一路走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好人;公益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寸有多长?3.333333厘米。一寸木头能做什么?一个握在手心里的玩具。6月17日,兰溪籍89岁的姚宝熙因病去世。